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登連

鎖定
龍登連,(1750年 ~1797年),彝族,今廣西隆林縣德峨鄉阿稿寨人。在嘉慶二年(1797年),因官府賦税沉重,與其子龍朝鳳率領廣西隆林各族人民起義反清。
性別:男
中文名
龍登連
民    族
彝族
籍    貫
廣西隆林縣德峨鄉阿稿寨
逝世日期
1797年

龍登連生平事蹟

嘉慶二年(1797年)初,在貴州省安龍縣布依族常朝元、王囊仙領導反清起義的影響下,在嘉慶二年(1797年),率領隆林各族人民舉行了反清起義。龍登連父子領導的起義很快得到各族人民的支持和響應。起義由阿稿、那地等地發展到蒙裏、革步、巴結、八達、古障、遮逢、廣平諸寨。並控制了舊州、八渡等地。苗、仡佬、壯、漢等各民族人民都紛紛參加義軍。起義軍兵分4路。一路由阿稿、八達、古障方向進攻與當地壯族起義軍會合。二路向蒙裏、革步、巴結方向擴展。三路由那地向新街、普馱、遮逢方向進軍。四路進攻新州、舊州等城。起義軍搗毀各村鄉、保甲政權,殺死流官漢目和土司頭人。起義軍很快控制了西隆、西林等大部分地區。清王朝命令兩廣總督覺羅吉慶和總兵彭承堯等率兵鎮壓。

龍登連主要貢獻

嘉慶二年四月中下旬覺羅吉慶在舊州八渡一帶與起義軍激戰,吉慶雖佔領了舊州、八渡,兵員損失慘重,又從廣東調兵2000補充。為了換回敗局,吉慶於五月進攻西隆,企圖佔領那地、阿稿。由於起義軍的英勇抗擊,清軍無法攻下那地、阿稿。經過1個多月的拉鋸戰,起義軍消耗很大,清軍不斷增援,到六月二十五日,清軍繞道,從阿稿背後採取夜擊,佔住阿稿的尤家營房。龍家父子潛逃。清兵殘酷鎮壓,四處搜捕,族侄龍起鳳叛變,出賣龍登連和龍朝鳳父子,引誘龍登連父子出山後逮捕,送至清兵營,清軍將龍登連父子及其家屬全部送往京師斬殺。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