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崗墓羣

鎖定
龍崗墓羣,位於遼寧省錦州市北鎮市富屯鄉龍崗子村,是遼代時期的古遺址。 [2-3] 
龍崗墓羣共發現四座墓葬。由墓誌載而知墓主人分別為遼魏國王耶律宗政、鄭王耶律宗允和秦晉國妃。為遼代晚期墓葬。因為耶律宗政墓誌銘載“歸葬乾陵,附祖宗之寢廟”耶律宗允墓誌銘載“陪葬於乾陵,附孝貞皇太弟之塋”,所以推定龍崗墓羣是遼景宗乾陵的陪葬墓羣。1號墓為一座八角形多室磚墓。2號墓形制、大小與1號墓相似。3號墓為一座弧方形多室磚墓。龍崗墓羣1、2號墓出土三合墓誌一《耶律宗政墓誌》《秦晉國妃墓誌》和《耶律宗允墓誌》是最重要的遺物。1號墓內還出土了一件金手鐲。龍崗墓羣三塊墓誌銘的出土,對於補充和訂正《遼史》有重要的意義。而龍崗墓羣的發現,對於遼皇陵的尋找,也成為史學界研究的重點。該墓羣對考證遼代顯、乾兩陵的位置及範圍提供了重要依據,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考古價值。 [2-3]  [5] 
2013年5月,龍崗墓羣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龍崗墓羣
地理位置
遼寧省錦州市北鎮市富屯鄉龍崗子村
所處時代
遼代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0556-2-040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龍崗墓羣歷史沿革

龍崗墓羣1~2號墓,始建於遼清寧八年(1062年)和遼鹹雍元年(1065年)。 [3] 
民國九年(1920年),發現龍崗遼墓。 [3] 
1970年,發現龍崗墓羣兩座墓葬的墓誌。 [2] 
1975年,發現龍崗遼墓。 [3] 
1987年,對1、2、3號墓進行了清理發掘。 [3] 
龍崗墓羣墓道口 龍崗墓羣墓道口
1998 年,發現一座用綠琉璃磚砌築的多室磚墓(4號墓)。

龍崗墓羣遺址特點

綜述
龍崗墓羣 龍崗墓羣
龍崗墓羣,遼代帝陵陪葬墓羣,共發現四座墓葬。墓區及四周都開闢為果園,墓區以東300 米有龍門水庫。1~2號兩座墓均為磚築券頂八角形,由墓道、墓門、甬道、耳室和主室幾部分組成。由墓誌載而知墓主人分別為遼魏國王耶律宗政、鄭王耶律宗允和秦晉國妃。為遼代晚期墓葬。因為耶律宗政墓誌銘載“歸葬乾陵,附祖宗之寢廟”耶律宗允墓誌銘載“陪葬於乾陵,附孝貞皇太弟之塋”,所以推定龍崗墓羣是遼景宗乾陵的陪葬墓羣。 [3-4]  [5] 
墓葬形制
龍崗墓羣墓穴通氣孔 龍崗墓羣墓穴通氣孔
1號墓為一座八角形多室磚墓。墓道為長斜坡式,長 約25 米,兩側繪壁畫。墓門為磚雕仿木結構,四阿頂。甬道兩側各有一六邊形耳室,主室平面呈八角形,南北長 5.47米、東西寬 5.37 米,穹隆頂。墓內以方磚鋪地,耳室、主室都鑲柏木枋。2號墓形制、大小與1號墓相似。3號墓為一座弧方形多室磚墓,由墓道、墓門、前室、耳室、主室幾部分構成。耳室為方形,主室為弧方形,長 5.05米、寬 5.15米、高6米。四壁以磚砌出立柱、門窗等裝飾。甬道、前室和主室皆繪壁畫,內容為祥雲、花卉、鳥獸、人物、建築等。清理的3座墓葬均早期被盜,墓內隨葬品所剩無幾。 [4]  [5] 

龍崗墓羣文物遺存

龍崗墓羣墓門 龍崗墓羣墓門
龍崗墓羣1、2號墓出土三合墓誌一《耶律宗政墓誌》《秦晉國妃墓誌》和《耶律宗允墓誌》是最重要的遺物。1號墓內還出土了一件金手鐲。 [3] 

龍崗墓羣文物價值

龍崗墓羣三塊墓誌銘的出土,對於補充和訂正《遼史》有重要的意義。而龍崗墓羣的發現,對於遼皇陵的尋找,也成為史學界研究的重點。該墓羣對考證遼代顯、乾兩陵的位置及範圍提供了重要依據,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考古價值。 [2-3] 

龍崗墓羣保護措施

龍崗墓羣 龍崗墓羣
2013年5月,龍崗墓羣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龍崗墓羣旅遊信息

龍崗墓羣地理位置

龍崗墓羣位於遼寧省錦州市北鎮市富屯鄉龍崗子村。

龍崗墓羣交通信息

自駕:自遼寧省錦州市北鎮市人民政府開車前往龍崗墓羣,路程約6.8千米,用時約9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