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子祠

鎖定
龍子祠位於臨汾城西的姑射山下。龍子祠泉在山西臨汾市西南13公里姑射山麓。
中文名
龍子祠
地理位置
臨汾城西的姑射山下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龍子泉
平均降水量
年降水量為345-588毫米

龍子祠地理位置

龍子祠 羣泉爭湧, 如蜂房蟻穴,四周渠道縱橫,密如蛛網,流量6.25立方米,分12道官河,灌溉襄陵、臨汾兩縣汾西地帶。 [1] 

龍子祠歷史文化

寺前泉水湧瀉而出,清澈透明,人稱龍子泉。泉水流量較大,渠道縱橫,灌溉萬頃良田,一派水鄉風光。因泉水澤潤於民,人們建祠祀奉。祠坐北向南,創建於唐,元、明、清各代都有增建修葺。現存山門、過殿、水母殿、康澤王殿等主要建築。祠內還有碑碣11通,對研究當地的水利開發和祠宇沿革有一定價值。每年農曆四月十五有傳統廟會,四方農商雲集,十分熱鬧。
龍子祠泉 龍子祠泉

龍子祠文化地理

龍子祠節日

龍子祠
龍子祠(3張)
龍子祠泉的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這些名稱,可以説正是廟會形成過程中所留下的歷史“軌跡”。作為一種社會風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和歷史原因,而廟會風俗則與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廟觀的宗教活動有着密切的關係,同時它又是伴隨着民間信仰活動而發展、完善和普及起來的。原來屬於民間信仰的報賽酬神活動,紛紛與佛道神靈相結合。其活動也由鄉間裏社逐漸轉移到了佛寺和道觀中進行。在佛、道二教舉行各種節日慶典時,民間的各種社、會組織也主動前往集會助興。這樣,寺廟、道觀場所便逐漸成了以宗教活動為依託的羣眾聚會的場所了。而這些宗教活動逐漸世俗化,也就是説更多的是由民間俗眾出面協商舉辦。這種變化,不僅大大增加了這些活動自身的吸引力和熱鬧程度,也使這些活動中的商貿氣息隨着羣眾性、娛樂性的加強而相應增加。在宗教界及社會各界的通力協助下,使廟會活動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2] 

龍子祠氣候

龍子祠泉附近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四季分明。屬於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年平均氣温在4.3-9.2℃之間。年降水量為345-588毫米。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