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鼎梅晴雪

鎖定
鼎梅晴雪即指人們熟知的小西天,它位於河北省邢台縣西南部龍泉寺鄉(原西上莊鄉)境內,距邢台市約四十五公里。主峯鼎梅山,又名栲栳紅山,當地人稱奶奶頂,海拔1089米。由於附近一帶崗巒山嶺,村鎮山莊海拔較低,唯“小西天”海拔高,相對高度大,所以顯得格外雄偉壯觀。
中文名
鼎梅晴雪
地    址
河北省邢台縣西南部龍泉寺鄉
主    峯
鼎梅山
海    拔
1089 m

鼎梅晴雪簡介

仰觀山巔,直插雲霄,使人望而生畏,頗有可望而不可及之感,無怪乎有人以“雷鳴峯崖下,雨起半山間”來描繪該山之高。其雄偉氣勢,漪麗的風光,以及沉浮在雲海迷霧中的佛廟古剎,早在唐、宋以前就聞名於世。中憲大夫順德知府楊於廷,在小西天重修正殿碑序中贊此山道:“考諸禹謨而名山峻嶽,其始有五、泰、華、嵩、衡、恆是也,無外不聚一仙景焉,抑又不獨此五嶽為然爾。今邢州西南不百里有一山焉,名曰栲栳紅山,不亞五嶽然。孤峯矗矗其高,造天林森森,其圍纏日,如此峻極,寧不動人讚美。於是俗稱為小西天。層巒秀麗,佳氣瀠洄,正神聖修真之洞府也”。解放後,在山後又修建了大型人工湖--映雪湖(即朱莊水庫),給歷史名山又增添了新的異彩。如今是温泉碧波,奇峯峻嶺,懸崖峭壁,古樹野花,山光水色渾然一體。

鼎梅晴雪人文歷史

小西天興盛於何代,已無從查考,但從殘存的碑文上可看到,在唐代就成為我國一大名勝和聞名遐邇的佛教聖地。唐丞相宋景親遊小西天,並奏聞皇帝,為雷音寺法主曇那和宗明和尚封耕田若干,劃定四至為域,親書碑文以志之,現碑仍存。
明嘉靖年間,在頂峯上建起廟堂館舍三十餘座,最宏偉的是“玉皇廟”,“天仙玉女碧霞宮”和“睡宮樓”三座,其餘均是中小型建築。無論規模大小,大都富麗堂皇,耀眼生輝。周圍羣山之中分佈着十六處大小不一,風格各異的建築物。

鼎梅晴雪景觀風貌

頂峯的東面,是小西天羣峯爭翠處。千峯竟峭,萬嶂爭拔,峽峪幽深,景色優美。各種岩石的形態奇特,有的象人,象猴,有的象飛禽,象走獸,真是神工鬼斧,栩栩如生。南面,從山頂到山腰,皆在紅葉、綠草、板柿、野花的簇擁下,絢麗多姿,光彩如畫。有的象仙女的花籃,有的象王化的冕旒,有的象侍女的花鬢繡裙,真是風光萬千,使人目不暇接。西面,太行山層巒疊嶂,交輝爭榮,雲霧繚繞,好一派雄偉磅礴之勢。北面,胡目遠望,邢台縣的壯麗山河盡收眼底。無怪乎順治年間,清朝一些達官顯貴,如總督薊遼及大理,太常等朝廷命官,遊小西天后嘆曰:“ 其高造天,其圍纏日,南臨洛滏,東睇海碣,西塞太行,雲霞之所,蕩沃日月之所”。
小西天的景觀四季有別,春天一到,花紅草綠,生氣盎然。據不完全統計,每年的二至四月份,僅晉、冀、豫三省和附近各地、市、縣的遊子香客達五萬之多。山道湖畔來往行人絡繹不絕,好一幅遊春的壯麗圖畫。夏季,小西天是有名的避暑勝地地,清風綠蔭,是理想的消暑療養地方。就是烈日炎炎的三伏盛夏,在山上招待所午休也要蓋好被子,以免着涼。人們常説:“三伏熱人慾死,到此涼爽頓疑仙”。秋天羣峯時而披紗纏雲,時而滴蒼飛翠,時而融金耀新,真是氣象萬千。深秋季節頂峯東面的紅羅山,光豐山等皆似盛米麪的栲栳被紅葉、紅柿、紅花所覆蓋,使這些栲栳似的奇峯層林盡染,漫山紅遍,形成一幅五彩繽紛的畫面,在此景中游玩使人有疑入仙界之感。“栲栳紅”的美名由此而得。
冬季的小西天,更有一番景色。陰天時,山下未雪,山頂上已是一片白了。整個山巔上所有的植物已掛滿了冰凌花,真是銀裝素裹,分外妖嬈,如同一座天然水晶宮。如遇大雪紛水,好一個粉飾玉雕的世界,千條巨龍飛舞,萬樹梨花盛開。小西天羣山之中有一種叫鼎梅的野生植物,遍地都是,在冬季開紅、白、黃三種顏色的花,一片銀白的世界裏盛開着鮮豔多姿的鼎梅花,確是別有一番情趣。怪不得古人説:世間奇豔,鼎梅山上雪。此即“鼎梅晴雪”名稱的由來。

鼎梅晴雪小西天三絕

小西天有世間三絕:其一是“長毛石”。在頂峯北山腳下的一條山溝內,有一巨石,上面長着跟人頭髮一樣的長毛,拔下來點燃之,散發出燒頭髮的撲鼻氣味,此為一絕。其二是“和尚迎客”中的石頭和尚,它在光羊山背後的萬刃壁上,形態逼真,栩栩如生,在通往頂峯的道路上可望到老誠忠厚的小和尚拱手端坐。第三絕是在通往頂峯關山腰的大路旁,有一棵千年古樹,名曰“滴血樹”,若折其一枝便滴紅水三晝夜。據説:此乃世間奇樹。這兩石一樹,堪稱三絕,流傳至今。

鼎梅晴雪多功能風景區

另外,特別難得的是小西天山後的温泉,水温在56度左右,內含有益礦物質元素20餘種,經常洗浴可治療高血壓、關節炎、胃病等多種慢性病及痔、瘡、疹等許多皮膚病。據文獻記載,早在唐、宋時期,就有不少病人到此就醫。如今此處已建有温泉浴池,並有療養院。
小西天有山、有水、有温泉,集遊覽、避暑和療養於一處,是河北省南部理想的多功能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