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黯然失色

(漢語成語)

鎖定
黯然失色,漢語成語,讀音是:àn rán shī sè,本指心情不好,臉色難看。後多比喻相比之下有很大差距,遠遠不如。出自《別賦 [1] 
中文名
黯然失色
拼    音
àn rán shī sè
注    音
ㄢˋ ㄖㄢˊ ㄕㄧ ㄙㄜˋ
出    處
別賦

黯然失色成語辨析

近義詞】相形見絀、大相徑庭
反義詞】光彩奪目、不相上下 [1] 

黯然失色成語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用於兩者比較,差的更差
示例
所有同類題材的繪畫和它比較起來,都~。 ◎秦牧《藝海拾貝·〈最後的晚餐〉》 [1] 

黯然失色成語出處

南朝·梁·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李善注:“黯然,失色貌。” [1-2]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況秦吳兮絕國,復燕趙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風兮暫起。是以行子腸斷,百感悽惻。風蕭蕭而異響,雲漫漫而奇色。舟凝滯於水濱,車逶遲於山側。棹容與而詎前,馬寒鳴而不息。掩金觴而誰御,橫玉柱而沾軾。居人愁卧,怳若有亡。日下壁而沈彩,月上軒而飛光。見紅蘭之受露,望青楸之離霜。巡層楹而空掩,撫錦幕而虛涼。知離夢之躑躅,意別魂之飛揚 [2] 
參考資料
  • 1.    黯然失色  .漢典[引用日期2019-12-15]
  • 2.    江淹.《江文通集匯注》:中華書局,198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