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

鎖定
鄧小平1980年8月18日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講話。1982年收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講話共五個部分:一、國務院領導成員的變動,是要解決國務院領導成員權力過分集中,兼職、副職過多,黨政不分、以黨代政和交接班的問題。二、改革黨和國家領導制度及其他制度,以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加速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三、黨和國家的領導制度、幹部制度方面,主要的弊端就是廣泛存在官僚主義現象,權力過分集中的現象,家長制現象,幹部領導職務終身制現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權現象。四、要肅清封建主義殘餘和資本主義、資產階級思想的影響。五、現在正在考慮逐步進行的重大改革還有:1.中央向五屆人大三次會議提出修改憲法的建議;2.正在考慮再設立一個顧問委員會(名稱還可以再考慮);3.真正建立從國務院到地方各級政府從上到下的強有力的工作系統;4.有準備有步驟地改變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分別實行工廠管理委員會、公司董事會、經濟聯合體的聯合委員會領導和監督下的廠長負責制、經理負責制;5.各企業事業單位普遍成立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代表會議;6.各級黨委要真正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講話指出,改革黨和國家的領導制度,不是要削弱黨的領導,渙散黨的紀律,而正是為了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堅持和加強黨的紀律。改革並完善黨和國家的領導制度,我們這一代人也許不能全部完成。但是,至少我們有責任為它的完成奠定鞏固的基礎,確立正確的方向。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中共黨史學會編.中國共產黨歷史系列辭典:中共黨史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