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黑鰭鰁

鎖定
黑鰭鰁,又名花花媳婦、花花魚 [4] 是鯉形目鯉科鰁屬常見小型魚類。體稍側扁,腹部圓、頭小、口小、唇薄、無須、眼小;體被鱗,胸、腹部的鱗片較細;側線完全、平直;背鰭無硬刺,尾鰭深分叉;體暗褐色,略黃,腹部白色,鰓孔後緣有1條深黑色斑紋,體側具許多不規則的黑斑,沿側線連成縱帶。 [5]  生殖期間雄魚體色深而鮮豔,斑紋更為顯著,故名花花魚。 [4] 
黑鰭鰁在珠江、閩江、錢塘江、長江、黃河及海南、台灣的諸水系均有分佈。 [6]  喜棲息於水流緩慢的河流中。雜食性, [7] 食搖蚊幼蟲、水生昆蟲幼蟲、稜角類、橈足類、藻類。 [8]  性情活潑,但不爭鬥,並有羣遊性。 [4]  產卵期為每年的4~5月,懷卵量1347~4679粒。 [8] 
黑鰭鰁個體小,數量較多,有一定的經濟價值,是一種小型的食用魚類。因其體色較鮮豔,有4塊黑斑,因此有作為觀賞魚開發的潛力。 [9] 
別    名
花腰, 火燒魚
中文學名
黑鰭鰁
拉丁學名
Sarcocheilichthys nigripinnis(Gunther)
動物界
CYPRINIFORMES鯉形目
Cyprinidae鯉科
亞    科
Gobioninae鮈亞科
Sarcocheilichthys鰁屬
nigripinnis
分佈區域
我國平原地區各主要河流, 海南島和台灣

黑鰭鰁概述

黑鰭鰁 黑鰭鰁
黑鰭鰁 [1]  拉丁科名:硬骨魚綱;鯉形目;鯉科Osteichthyes;Cypriniformes;Cyprinidae拉丁屬名:硬骨魚綱;鯉形目;鯉科Osteichthyes;Cypriniformes;Cyprinidae
種 學 名:Sarcocheilichthys nigripinnis
中文別名:花腰、花玉穗、花花媳婦、花花魚

黑鰭鰁識別特徵

黑鰭鰁
黑鰭鰁(5張)
體長為體高的3.5-4.2倍,為頭長的4.0-4.6倍,為尾柄長的5.0-5.8倍,為尾柄高的7.6-8.4倍。頭長為吻長的2.7-3.4倍,為眼徑的3.7- 5倍,為眼間距的2.6-3.5倍,為尾柄長的L 2-1.5倍,為尾柄高的1.7-2.0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4-1.6倍。體長,略例扁,尾柄稍短,腹部圓。頭較小,頭長略小於體高。吻賂短,圓鈍,稍突出。口小,下位,呈弧形。唇較薄,下唇狹長,前伸幾達下頜前緣。唇後溝中斷,間隔狹窄,下頜前緣角質層較薄。須退化,一般僅留痕跡。眼小,位於頭側上方,位略前、眼後頭長遠大於吻長眼間較寬,稍隆起。體被圓鱗,中等大小,側線完全,較平直。背鰭短,無硬刺,其起點距吻端遠小於至尾鰭基的距離。胸娟較短小,後緣圓鈍,不達腹鰭起點。腹鰭末端可達肛門,其起點位於背鰭起點之稍後方。肛門位置約在腹鰭基與臀鰭起點間的中點。臀鰭短,起點距腹鰭基較至尾鰭基部為近。尾鰭分叉,上下葉等長,末端稍呈圓鈍形。下嚥齒主行的最大2枚側扁,頂端尖,稍鈎曲。鰓耙不發達,甚短小。腸管較短,腸管長為體長的0.8-0.9倍。鰾2室,前室卵圓或橢圓形,後室粗長,其長度為前室長的1.4-1.6倍。
腹膜白色.略透明。體背及體側灰暗,間雜有黑色和棕黃色的斑紋,腹部白色。體側中軸沿側線自鰓蓋後上角至尾鰭基具黑色縱紋,鰓蓋後緣、峽部、胸部均呈桔黃色,鰓孔後緣的體前部具有一條深黑色的垂直條紋,背鰭、尾鰭灰黑色較深,其他各紹呈黑色。生殖期間雄魚體側斑紋黑色更明顯,一般呈濃黑色,頰部、頜部及胸鰭基部處為橙紅色,尾鰭呈黃色,吻部具有多數白色珠星;雌魚產卵管稍延長,體色不及雄魚鮮豔。 [2] 

黑鰭鰁生 境

為江河、湖泊中常見的小型魚類。
鰁屬魚類棲息於水質澄清的流水或靜水中。喜食底棲無脊椎動物和水生昆蟲,亦食少量甲殼類、貝殼類、藻類及植物碎屑。體質健壯,性情温和,喜羣遊,易飼養,可單養,也可混養。飼養水温為18~26℃。一齡魚即可達性成熟。產卵期3~5月,分批產卵。

黑鰭鰁地理分佈

分佈甚廣,珠江、閩江、錢塘江、長江、黃河及海南、台灣諸水系均有分佈。

黑鰭鰁川西黑鰭鰁

頭長小於體高。口小,弧形,亞下位。下唇側葉前伸不達下頜前緣。下頜具角質邊緣。無須。側線鱗38~39。背鰭起點至吻端與至尾鰭基的距離相等。肛門位置近臀鰭。在生殖期間雄魚吻部出現珠星,體色鮮豔。

黑鰭鰁東北黑鰭鰁

體長,側扁。口小,下位,呈弧形。吻略鈍,稍突出。唇薄,下唇側葉較長,下頜前端具不發達的角質邊緣。胸鰭小。尾鰭分叉淺,上下葉末端圓鈍。背部和體側灰黑色,具分散不規則的小黑點,體側中軸有一條黑色紋帶,鰓蓋後部及胸鰭基部呈橘黃色。

黑鰭鰁核型分析

黑鰭鰁2N=50,其中中部着絲點染色體11對,亞中部着絲點染色體10對,端部着絲點染色體4對,塘鱧2=44,22對染色體全部為端部着絲點染色體。 [3] 
參考資料
  • 1.    黑鰭鰁  ..[引用日期2013-11-29]
  • 2.    黑鰭鰁  .中國動物主題數據庫[引用日期2015-03-09]
  • 3.    長體鱖、黑鰭鰁及塘鱧的染色體組型研究 張克儉 水產學報 1989-04-02
  • 4.    陳煒,張詞祖等編著,觀賞魚彩色圖鑑,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02,第140頁
  • 5.    甘西著,中國南方淡水魚類原色圖鑑,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01,第111頁
  • 6.    鰁屬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引用日期2023-06-22]
  • 7.    甘西著,中國南方淡水魚類原色圖鑑,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01,第111頁
  • 8.    李明德編著,天津魚類志,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09,第66頁
  • 9.    唐建華,歐陽敏主編,江西水產經濟動物圖譜,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12,第9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