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黑豹黨

鎖定
黑豹黨(Black Panther Party)是一個美國黑人社團,1966年10月由休伊·牛頓(Huey Newton)和鮑比·西爾(Bobby Seale)在加利福尼亞奧克蘭創建。 [1]  最初自稱為“黑豹自衞黨”(Black Panther Party for Self Defense),1968年底改稱黑豹黨。 [2]  1982年正式解散。 [5] 
黑豹黨反對美國政府,認為改變世界必須透過對民眾的長期組織和動員,他們試着從大眾組織和社區節目規劃來造就革命性的社會主義,在黑人社區提供窮人小孩免費早餐、給予社區民眾政治教育,希望一點一滴地改變人民想法,並賦予他們力量。由於黑豹黨堅持武裝自衞和社區自治(實際上就是在黑人聚居區建立黑人革命政權)的原則,多位領導人被處死、暗殺、長期監禁。
中文名
黑豹黨
外文名
Black Panther Party
別    名
黑豹自衞黨
成立時間
1966年10月
解散時間
1982年

黑豹黨成立

1965年,休伊·牛頓和鮑比·西爾梅里特學院(Merritt College)相識,在那裏他們接觸了新興的黑人民族主義浪潮。 [3]  牛頓和西爾在仔細研讀了馬爾科姆·艾克斯(Malcolm X)等人的思想之後,總結出黑人想要贏得真正的自由必須採取一切必要手段,而他們確信黑人社區正在遭受政府的襲擊,而黑人社區就像是美帝國主義的殖民地一般,佔領軍就是警察。若要贏得真正的自由,黑人社區就應該一方面抵抗佔領軍,另一方面實現自己的民族自決 [6] 
1966年10月,牛頓和西爾成立了黑豹黨,“黑豹”的名稱與標誌取自亞拉巴馬州的朗茲縣自由鬥爭組織(Lowndes County Freedom Organization)。 [5]  在黑豹黨綱領性的《十點計劃》(Ten-Point Program)中,兩位創始人談到黑人需要有“決定黑人社區的自由”,需要有充分的就業,像樣的住房,一定的教育,免除兵役的自由和黑人陪審團等等,目標是獲得“土地、麪包、住房、教育、衣服、正義與和平”。 [3]  1967年1月,黑豹黨的首個辦公處在奧克蘭建立。 [5] 
黑豹黨內較為著名、有影響力的領導者有休伊·牛頓(防衞部長)、鮑比·西爾(主席)、埃爾德里奇·克里弗(Eldridge Cleaver,宣傳部長)、大衞·希利亞德(David Hilliard,幕僚長)、詹姆斯·福爾曼(James Forman,外交部長)、斯托克利·卡邁克爾(Stokely Carmichael,總理)、H.布朗(H. Rap Brown,司法部長)、凱瑟琳·克里弗(Kathleen Cleaver,新聞發言人)。一些地方分部的領導人,如弗萊德·漢普頓(Fred Hampton),受到廣泛關注。也有其他的黑人活動家加入過黑豹黨或是與之有聯繫,如安吉拉·戴維斯Angela Davis)和喬治·傑克遜(George Jackson)。 [5] 

黑豹黨活動

黑豹隊組織了武裝巡邏隊,跟隨黑人社區中的警察。他們還從事社區服務工作,設立了免費早餐計劃、醫療診所和課後項目。這些活動贏得了很多黑人社區的支持。 [3]  據估計,1969年的黑豹黨成員數量達到頂峯,約為5000人。在1970年的一次全國民意調查中,25%的非裔美國人認為黑豹黨代表了他們的觀點。 [5] 

黑豹黨武裝自衞

黑豹黨利用黑人對白人警察暴力執法事件的激進情緒,舉辦抗議集會,宣傳武裝自衞和社區自治。當時加州海灣地區發生多起手無寸鐵的黑人青年遭白人警察從背後槍擊致死的事件。而法官和白人陪審團通常裁定當事警察無罪。黑豹黨在懇請複審無效的情況下,轉而發起黑人抗議集會。此外,黑豹黨自辦報紙《黑豹》,運用當時流行的各種激進話語和形象竭力宣傳黑人攜槍鬥爭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2] 
黑豹黨直接利用黑人自由攜槍權對進入黑人社區的白人警察展開武裝巡邏,以遏制警察暴力執法現象的發生。牛頓派出數十名黑豹黨成員攜帶上膛槍支和法律文書,日常監督奧克蘭警方在黑人社區的執法活動。黑豹黨武裝巡邏的具體機制是:當白人警察巡邏時,黑豹黨人刻意與他們保持一定距離。而當白人警察涉嫌違法時,黑豹黨人卻很快趕來予以干涉,援引法律文書提醒他們依法行事。當警察試圖以武力威脅武裝巡邏的黑豹黨人時,後者毫不示弱地攜槍與之對峙,並做出隨時準備開火自衞的姿態。 [2] 
牛頓組織黑豹黨人每日集中進行政治學習,除以美國憲法和加州法律文本對黑豹黨人進行合法鬥爭教育,還對黑豹黨人開展“革命”政治教育,以提升黑人“革命覺悟”,防止其濫用武力。黑豹黨在集體公開行動中統一地身着黑色皮衣、黑色貝雷帽、黑色眼鏡,統一攜帶同一類型的槍支。 [2] 
為提高影響力,招募更多黑人,黑豹黨有意識地與白人警察攜槍對峙或以攜槍形象表達政治抗議,吸引媒體更多的關注。 [2] 

黑豹黨社區服務

黑豹黨的總部設在加州奧克蘭,而各個地方分部的構架均依照總部設立,並且從屬和聽命於奧克蘭。據不完全統計,黑豹黨一共支持了二十多個社區服務的行動,而“早餐計劃”,傳播解放思想的學校以及“診所計劃”是這些行動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6] 
第一個“免費早餐計劃”(Free Breakfast for Children)開始於1969年的奧克蘭的聖奧古斯丁聖公會教堂。而關於志願者的招募則在1968年底就已經開始。黑豹黨會組織志願者在各個中小學附近堅守,鼓勵碰到的孩子們加入這一“免費早餐計劃”。只要一些孩子來到這個教堂領取早餐,消息就會在學生和家長中傳開,因而在短時間內參與的學生數量就有比較大的增長。此外,黑人區內的商家也被動員捐贈資金,食品以及烹飪和餐飲器具。 [6] 
從加州開始,據統計有多達22個黑豹黨分支機構實施了“免費早餐計劃”。截止1969年,這些黑豹黨的成員們一共為近2萬名黑人學童提供了免費早餐。而這些分支組織基本上都分佈在擁有龐大黑人人口的城市(比如芝加哥紐約市、洛杉磯費城巴爾的摩堪薩斯城舊金山紐黑文波士頓),這些城市都設有不止一個的免費早餐提供點。 [6] 
從1969年開始, 黑豹黨開辦了名為“解放學校”(Liberation Schools)的教育機構。這樣的學校在黑人爭取自由的運動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南方的“解放學校”起着向社區成員解釋民權運動,在黑人中普及投票權等的作用。1971年設立的奧克蘭社區學校(Oakland Community School)是該項目的典型代表。 [4]  [6] 
黑豹黨的“免費醫療計劃”(People’s Free Medical Centers)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黑豹黨認為美國城市的醫療制度反映出了制度化的種族主義,因而有必要建立黑人自己的診所,來改善黑人社區的醫療狀況。因而黑豹黨下屬的醫療團隊接手了給黑人社區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的任務。專業的醫療人員向其他的成員傳授基本的醫學知識和急救常識,以期可以擴大在社區的醫療服務。黑豹黨的醫療小組在幾乎所有大城市的黑人社區中開展了行動,在開展該項目時尤其重視對鐮狀細胞性貧血的防治。 [4]  [6] 
黑豹黨的社區濟貧不排斥鄰近社區的白人貧困兒童,也有白人志願者參與其中。 [4] 

黑豹黨衰落

黑豹黨內始終存在意識形態的分歧。以牛頓為代表的黑豹黨多數派可稱為“暫緩革命派”,其意識形態本質上仍屬於黑人激進民族主義範疇,主張以漸進方式實現黑人社區自治。而以克里弗為代表的極端左派則主張“暴力革命”,在國際上站在社會主義陣營並互相援助;在國內則試圖發動游擊戰,直接挑戰美國政府。隨着牛頓的入獄,克里弗等極端派人士逐漸失去了制約。 [2] 
兩派之間的衝突日益公開化,牛頓出獄後逐漸放棄武裝自衞主張,並於1971年將克里弗等極端激進派開除,這標誌着黑豹黨的分裂。1968年底,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埃德加·胡佛將黑豹黨視為“國內安全的最大威脅”,使之成為“反諜計劃”(COINTELPRO)的目標,受到秘密滲透和全面壓制。聯邦調查局利用告密者、虛假宣傳和騷擾,試圖在黑豹黨內部以及與敵對團體之間煽動衝突。在內外交困態勢下,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黑豹黨的“黑人權力”鬥爭策略逐漸發生轉型,由武裝自衞轉向社區救濟與建設。1972年起,牛頓為確保對黑豹黨的控制力,要求黑豹黨人放棄各支部匯聚於奧克蘭總部,黑豹黨逐漸淪為地方組織,在美國公共生活中的影響力迅速下降,走向衰落。 [2]  [3-4] 
1974年,鮑比·西爾退出黑豹黨。1974年至1977年牛頓流亡古巴期間,伊萊恩·布朗(Elaine Brown)曾主持黑豹黨的領導工作,直至牛頓回國。1980年,《黑豹》報紙停止發行。1982年,隨着奧克蘭社區學校的關閉,黑豹黨正式解散。 [5] 
參考資料
  • 1.    The Black Panther Party  .美國國家檔案和記錄管理局[引用日期2021-10-27]
  • 2.    鞏大松,謝國榮.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美國黑豹黨的武裝自衞及其影響[J].求是學刊,2018,45(05):142-154.
  • 3.    Black Panther Party (U.S.A.)  .BlackPast.org.2008-01-28[引用日期2021-10-29]
  • 4.    鞏大松.“黑人權力”運動之社區濟貧:黑豹黨“生存計劃”探析[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03):179-192.
  • 5.    Delli Carpini, M. X. (2000). Black panther party: 1966-1982. In I. Ness & J. Ciment (Eds.), The encyclopedia of third parties in America (pp. 190-197). Armonke, NY: Sharpe Reference.
  • 6.    黃逸雲.試析“黑人力量”運動的源泉:“黑豹黨”及其社區基層組織行動[J].台州學院學報,2018,40(02):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