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黑光鰈

鎖定
黑光鰈,Liopsetta obscura (Herzenstein, 1890) ,鰈科光鰈屬的一種魚類。分佈於北達朝鮮、日本北海道及庫頁島鄂霍次克海以及遼寧黃海北部等,屬於太平洋西北部冷温帶底層海魚。
中文名
黑光鰈
拉丁學名
Liopsetta obscura (Herzenstein, 1890)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鰈形目
亞    目
鰈亞目
鰈科
亞    科
鰈亞科 [1] 
光鰈屬
黑光鰈
外文名
Dark smooth scale plaice

黑光鰈形態特徵

背鰭59—67;臀鰭44—49;胸鰭右11(中央6—7分枝);腹鰭5—6;尾鰭19(13分枝)。側線鱗約77—79;鰓耙3—8+6—10。
體長為體高2.3—3.3倍,為頭長3.6—4倍,頭長為眼徑4.8—6倍,為右上頜長4—4.5倍,為左上頜長3.9倍,為右下頜長2.8—3.2倍,為最長背鰭條約1.8倍,為右胸鰭長1.8—2.2倍。尾柄高為尾柄長1.5—2倍。
體長橢圓形,頭背緣近直線形。吻長等於或稍短於眼徑。兩眼位頭右側。眼間隔窄,眼徑為眼間隔寬3—4倍,有鱗。眼後嵴不顯明,粗皺。上頜伸達下眼前緣下方或稍後方。下頜略突出。牙式為[(0—2+12—13)/(0—2+15—16)] 。下嚥骨窄,長為寬3.8—4.3倍,各有鈍錐狀牙2行,內行前方牙較大。
鱗大部為覆瓦狀,頭部與體前部鱗多少為埋入式鱗;雄魚右側為強櫛鱗,左側也幾乎全為櫛鱗;雌魚兩側均被圓鱗;頭左側前鰓蓋骨與鰓蓋骨無鱗;側線上緣縱列鱗78—83個,側線到背緣中央有鱗37—39縱行。側線在胸鰭上方有一低而顯明的弧狀部,到頭部有下眼下枝及短的顳上枝。
背鰭始於上眼中央左側上方。第一間脈棘突出於臀鰭前方。胸鰭圓刀狀,第4—5鰭條最長。腹鰭基短,第3鰭條最長。尾鰭後端圓截形。
體右側淡暗褐色,小魚有暗斑及小灰白斑。背鰭有10—11個,臀鰭有7個不太顯明的橫條狀暗斑,在無眼側鰭上也可看到,奇鰭有些鰭條末端黃色。 [1] 

黑光鰈生活習性

太平洋西北部冷温帶底層海魚

黑光鰈分佈範圍

國內分佈:
遼寧黃海北部
國外分佈:
北達朝鮮, 日本北海道及蘇聯庫頁島, 鄂霍次克海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