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黎城核桃

鎖定
黎城核桃,山西省長治市黎城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據史料考證,黎城核桃已有400多年的栽培歷史。核桃素稱黎城“四大寶”之一。黎城縣土壤主要為褐土、草甸土。黎城縣土壤有機質含量1.8%;全氮含量為0.091%,全速磷9.98PPM,全速鉀128.88PPM,土壤pH值6.5-8.2,呈中性至微鹼性,特別適宜發展核桃經濟林。 [1]  黎城縣盛產的長圓綿核桃,為黎城“四大寶”之首,其果實中大,呈長圓形,果殼稍薄,表面較粗,出仁率和出油率高,含有豐富的脂肪、蛋白質、糖、維生素A、C、E及磷、鐵、鎂等營養成分。 [2] 
2008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黎城核桃”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6] 
中文名
黎城核桃
外文名
Li Cheng walnut
產地名稱
山西省長治市黎城縣
品質特點
果實中大,呈長圓形
地理標誌
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批准文號
國家農業部2008年第1054號公告
批准時間
2008年7月1日

黎城核桃產品特點

黎城核桃品質特性

核桃素稱黎城“四大寶”之一。黎城縣盛產的長圓綿核桃,為黎城“四大寶”之首,其果實中大,呈長圓形,果殼稍薄,表面較粗,出仁率和出油率高,並可取整仁,品質上等,味香可口,營養價值較高,是一種富含營養的乾果。含有豐富的脂肪、蛋白質、糖、維生素A、C、E及磷、鐵、鎂等營養成分。核桃仁一般含油量70%左右,高的達75%以上,為大豆的3.4倍,花生的1.6倍,油菜的1.9至3.4倍,可稱“油料大王”。 [2] 

黎城核桃藥用價值

黎城核桃,味甘性子,微温無毒,是難得的滋補強壯品,常食可延年益壽。適用於腎虧、腹疼、陽萎、遺精、肺虛、體虛等病。 [3]  [2] 
黎城核桃 黎城核桃

黎城核桃產地環境

黎城核桃土壤

黎城縣土壤主要為褐土、草甸土。褐土在全縣各地均有分佈,面積160.8萬畝,佔到總面積的95.7%。草甸土多分佈在清,濁漳河沿岸,面積7.3萬畝,佔總面積的4.3%。全縣土壤有機質含量1.8%;全氮含量為0.091%,全速磷9.98PPM,全速鉀128.88PPM,有機質鉀肥較有餘,氮、磷養分不足,土壤pH值6.5-8.2,呈中性至微鹼性,特別適宜發展核桃經濟林。 [1] 

黎城核桃水文特徵

黎城縣河流主要有兩條,一是北部的清漳河,黎城縣境內有3.9公里,平均10個流量;二是南部的濁漳河,黎城境內39.5公里,平均20個流量.渠道:主要有三條:一是漳北渠,引水量3400萬立方米/年;二是勇進渠,引水量7700萬立方米/年;三是漳南渠,引水量700萬立方米/年。地表水:年平均總量為8170萬立方米,水庫池塘38座,設計庫容量821萬立方米。

黎城核桃氣候特點

黎城縣屬於暖温帶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少雪,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熱而多雨,秋季有時澇有時旱。年平均氣温10.3℃,一月份最冷,平均氣温為-5℃,極端最高氣温為38.3℃,10℃以上積温為3567.8℃。全年無霜期182天,平均終霜期在四月上旬,初霜期在十月上旬,全年日照時數2533.1小時,歷年平均蒸發量為1756.9毫米,年平均降雨量為554.9毫米。一年中雨量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佔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

黎城核桃地貌境域

黎城縣位於山西省長治市東北部,太行山的中南段,東鄰河北省涉縣,西接襄垣,南連潞城、平順,北界左權、武鄉。縣轄黎侯、東陽關、西井、上遙等9個鄉鎮。地理座標為東經113°11′-113°35′,北緯36°23′-36°53′。東西寬35公里,南北長51公里,海拔高程在600-1500米左右,屬於山西高原的一部,以中等構造剝蝕侵蝕山地為主,西北多山,東部丘陵,中南部地勢較平坦。 [1] 
黎城縣環境 黎城縣環境

黎城核桃歷史淵源

史料考證,黎城核桃已有400多年的栽培歷史。因其具有卓著的健腦效果和豐富的營養價值,被百姓視為乾果中的珍品,常用來招待貴客和重大節日食用(例如:該地羣眾在中秋節時有烤“桃仁月餅”的習慣),由此,核桃被譽為“黎城四大寶”之首。 [2] 
黎城核桃在黎城縣先後經歷1958年、1988年和從1997年至今的三個高潮,特別是退耕還林工程及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規劃項目的實施,全縣對發展核桃乾果經濟林的熱情空前高漲,現已建成8個萬畝核桃林基地,勇進渠沿線和309、207國道、高速公路構建起兩條“雙百”核桃林帶,全縣70%以上的耕地形成地埂核桃化。 [4] 
黎城核桃 黎城核桃

黎城核桃生產情況

黎城核桃 黎城核桃
2000年春,黎城縣各鄉鎮報來的數字,新栽植的核桃樹已超過200萬株。 [5] 
2008年底,黎城縣地域保護範圍面積8000公頃,總生產面積4600公頃,年總生產量2000噸。 [3] 
截至2016年底,黎城縣有核桃林總面積16萬畝,總株數450多萬株,實現人均1畝核桃林的目標。核桃總產量900多萬斤,經濟收入8000多萬元,人均核桃收入500多元。核桃產品遠銷德國、美國等地,年出口創匯900餘萬美元,全縣農民人均增收554元。 [4] 

黎城核桃產品榮譽

1999年,黎城核桃在昆明世博會上,獲得“銅獎”,被國務院農業發展研究中心、國家科委、國家農業部聯合命名為“中國核桃之鄉”。 [5] 
2008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黎城核桃”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6] 
2022年5月,入選2022年地理標誌農產品保護工程實施公示名單。
黎城核桃 黎城核桃

黎城核桃地理標誌

黎城核桃地域保護範圍

山西省長治市黎城縣黎侯,東陽關,西井,上援等9個鄉鎮。東經113°11‘-113°35′,北緯36°23′-36°53‘。

黎城核桃質量技術要求

  • 產品品質特性特徵
外在感官特徵:果實較大,平均單果重15.8克,最大單果重18.2克,三徑平均3.74釐米,圓形,縫合線緊、平、窄,殼厚1.1毫米,殼皮光滑美觀。
內在品質指標:黎城核桃出仁率高,達56.7%。仁色中,飽滿,風味香甜,品質上等。
安全要求:黎城核桃嚴格按照國家農業部頒佈的綠色食品標準體系組織生產。具體標準如下:NY/T391-2000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技術條件,NY/T393-2000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NY/T394-2000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
  • 特定生產方式
產地選擇:土層深厚,保水和透氣良好的沙壤土,輕壤土和中壤土,pH值6.5-8.0土壤含鹽量低於0.25%。年平均氣温為8-16℃。無霜期150-240天。年日照不少於2000小時。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現狀評價綱要"(試行)要求。
品種的選擇:栽培本地區的優良品種。如:晉龍1號、晉龍2號、遼核4號、中林3號、綿核桃等。授粉品種選與主栽品種相適宜的優良品種。品種純正,主根及側根完整,無病蟲害,苗高1.2米以上,基徑1.2釐米以上,鬚根較多的優良嫁接苗。
行向與株行距:取南北行向,丘陵土地依地勢而定。株行距5-6米*7-8米。果糧間作園6*12米。早實核桃園3*5米。密植園3*3米或3*4米。定植時間春栽或秋栽。春栽自土壤解凍至芽萌動前,秋栽自落葉至土壤封凍前,一般宜春栽。授粉樹配置根據核桃雌雄易熟,風媒傳粉,傳粉距離及作果率差別較大的特點,主載與授粉品種為4:1,或兩個以上優良品種相間栽植。須防寒,措施是壓倒埋土。幼樹稍大埋土不便時,用報紙或塑料布纏扎枝條,用凡士林或豬油塗抹植乾等。
產品收穫:果實完熟後採收。完熟標準是總苞(青皮)變成黃綠色,部分果實頂部出現裂縫,容易剝離。種仁硬化,幼胚成熟。核殼堅硬,呈黃白色。北方地區成熟期多在9月上中旬。果實成熟後用棍棒擊落。乙烯利催落法,採前10-27天噴500-2000毫升/升乙烯劑。兩種方法可結合使用。脱青皮堆積脱青皮,在堆積的核桃果上蓋席片或雜草,避免日曬,促進後熟。3-4天后攤開用棍棒敲打去青皮。乙烯利脱青皮,用3000-5000毫升/升乙烯利溶液充分浸沾,放置在氣温300℃,相對濕度80%的地方,5天后離皮率達95%以上。漂白和洗滌1千克漂白粉用6千克温水化開,濾去渣子後再加60-80千克水,可漂白80千克核桃。撈出核桃後,加入0.5千克漂白粉,可再漂白80千克核桃。如此7-8次。漂白時,核桃倒入容器中應立即攪拌,5-8分鐘後核桃由青紅色變為白色時撈出,然後用清水沖洗兩遍,晾曬或烘乾,烘乾温度為40-500℃。漂白容器禁用鐵器,瓷制器皿最好。核桃按堅果大小分為,直徑30毫米以上為一級;28-30毫米為二級;26-28毫米為三級。核桃仁分為四級,頭路貨為,半仁,仁色蛋黃琥珀色;二路貨為,1/4仁,顏色同上;三路貨為,碎仁,仁色可深至琥珀色;四路貨為混末仁。
  • 包裝標識相關規定
分級包裝:依據核仁皮色和完整程度,商品核桃仁可分8個等級:白頭路:1/2仁,淡黃色;白二路:1/4仁,淡黃色;白三路:1/8仁,淡黃色;淺頭路:1/2仁,淺琥珀色;淺二路:1/4仁,淺琥珀色;淺三路:1/8仁,淺琥珀色;混四路:碎仁,種仁色淺且均勻;深三路:碎仁,種仁深色。經過分級的外銷核桃仁,應按不同等級分別用專用紙箱或木箱包裝,但包裝物應無任何異味和污染。通常,每箱核桃仁淨重20-25千克。裝箱核桃仁應避免潮濕,箱底和箱壁均應襯墊硫酸紙等防潮材料,以免核仁變質。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黎城核桃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式)。 [1] 
參考資料
  • 1.    黎城核桃  .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產訊系統[引用日期2018-10-28]
  • 2.    李仁安,山西省農業土特名優資源概覽,山西經濟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85頁
  • 3.    薛榮哲 樊積旺 陸生滿 郝靜嵐 王兆堂,山西農業名產薈萃,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5年09月第1版,第106頁
  • 4.    山西黎城縣退耕還林發展核桃產業  .中國林業網[引用日期2018-10-28]
  • 5.    焦祖堯著,焦祖堯文集 7 中短篇報告文學卷,北嶽文藝出版社,2014.07,第437頁
  • 6.    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告 第1054號  .中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網[引用日期202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