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麻夜蛾

鎖定
昆蟲名,屬鱗翅目,夜蛾科。分佈在河南、浙江、青海、台灣、海南、廣東、廣西、雲南、四川等省。寄主於黃麻、蓖麻等。為害特點幼蟲為害麻葉、花蕊及嫩果,影響麻的纖維質量和留種,大發生時麻葉被食光,造成減產。成蟲吸食柑桔、桃、葡萄等果實汁液。
別    名
黃麻橋夜蛾
弓弓蟲
造橋蟲等
中文學名
黃麻夜蛾
拉丁學名
AnomissabuliferaGuenee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昆蟲綱 Insecta
鱗翅目
夜蛾科
分佈區域
河南、浙江、青海、台灣、海南、廣東、廣西、雲南、四川等

目錄

黃麻夜蛾形態特徵

黃麻夜蛾成蟲

黃麻夜蛾 黃麻夜蛾 [1]
體長11一17mm,翅展28—37mm,體淺茶褐色,前翅淺紅褐色至淡咖啡色,翅上布有黑色小點,外橫線以內色較深且曲折,內橫線略彎,均為褐色,有的伴有白邊。中室末端具黑斑2個,中室中間具一白點,白點周圍具淺褐色或褐色斑塊,外緣中部向外突出,緣毛淺褐色,上具黑斑5個,後翅淺褐色,緣毛色較深。 [1] 

黃麻夜蛾

長1mm,饅頭形,綠色至淺綠色,表生縱稜約37條。

黃麻夜蛾幼蟲

黃麻夜蛾幼蟲 黃麻夜蛾幼蟲
末齡幼蟲體長35mm左右,黃綠色,頭部具不明顯淺色斑,背線深茶褐色,亞背線、氣門上線色淺且細,氣門線的上下方各具斷周續的黑色闊帶,體背面、側面具黑色毛突且明顯,毛突四生白色圈,前胸具毛突14個排成二橫列,前列8個,後列6個;中胸毛突14個,8個在各節中間排成一橫列,餘兩側各3個排成三角形;腹部各腹節生10個毛突,排成二橫列,前列4個,後列6個;第1對腹足小,第二對腹足稍小,3、4對腹足發達。

黃麻夜蛾

長17mm,棕褐色,後胸及腹部1一8節小黑點滿布,4—7節刻點大且密。 [2] 

黃麻夜蛾發生規律

1年生代數不詳。長江流域麻田5—6月未見到成蟲,一般7月上旬始見成蟲,7月中下旬在麻田可見到卵和幼蟲,8月中旬一9月中旬進入為害盛期,10月下旬發生量減少。成蟲在夜間活動,飛翔力強,有趨光性。羽化後即交配產卵,卵多產在麻葉背面,每雌產卵412粒,卵期3—4天,初孵幼蟲先取食嫩葉葉肉,稍大食葉成小孔洞或零亂缺刻,3齡後食量大增,每隻幼蟲日食麻葉4—6片,幼蟲常吐絲下垂,受震動即落地,老熟後在麻田土面落葉上或麻梢葉片、嫩莖上化蛹,蛹期6—8天。 [2] 

黃麻夜蛾防治方法

防治技術
1.網捕成蟲。
2.摘除蟲苞。
3.藥劑防治。幼蟲爬出蟲苞時,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