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猩猩

鎖定
猩猩又名黃猩猩、紅猩猩、褐猿,英文名實為馬來語“林中野人”之意。成年雄性兩頰生出“頰胝”,老年時臉呈圓盤形。猩猩棲居於海拔1500米的原始森林及次生林地帶。單獨或成對生活,樹棲,日行性。平時行動遲緩,在地面走動笨拙。以野果、樹葉、種子、昆蟲、鳥卵及其他小動物為食。
中文名
黃猩猩
拉丁學名
Pongo pygmaeus
別    名
紅猩猩
褐猿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亞    綱
真獸亞綱
靈長目
亞    目
原猴亞目
猩猩科
猩猩屬
黃猩猩
分佈區域
分佈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的部分地區。

黃猩猩簡介

英文名:Orang-utan
分佈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的部分地區。
猩猩又叫紅猩猩、黃猩猩、紅毛猩猩,是生活在亞洲的大猿,包括婆羅洲猩猩、蘇門達臘猩猩兩種、僅存於蘇門達臘的北部。猩猩生活在低地和山區的熱帶雨林,包括腦香樹林和泥炭沼澤森林。猩猩棲息在樹上,喜歡獨居。雌性猩猩約在10歲時達到性熟,到30歲時停止生育。每3~6年產一仔,懷孕期約為235~270天。幼仔需要哺乳3年,7~10歲的時候才完全獨立 [1] 

黃猩猩形態特徵

繁殖期不固定,孕期8-9個月,每產1仔,5-7歲性成熟,壽命25-30年。北京動物園1959年開始飼養展出,1980年繁殖成功。
猩猩在野外的生殖率很低,每四年才產一仔,且幼仔死亡率高達 40%。由於猩猩數量已極為稀少,已被國際保護自然和自然資源保護聯合會列為瀕於滅絕的動物。雖已有嚴格法律規定禁止捕獵,但仍有人對猩猩進行捕殺,據調查,野外的猩猩已不到5000只,大多數都活在加里曼丹。
僅產在亞洲的加里曼丹島及沙巴、沙撈越的低地熱帶雨林和蘇門達臘西北部的亞奇山谷。 猩猩體態龐大,身毛粗長。體長約1. 25-1. 5米, 最大可達1.8米,雄性體重約75公斤,人工飼養下可達100公斤。猩猩腿短,但胳膊長而有力,直立時可下垂至腳腕,兩臂伸開約2.2米長。雌性比雄性小得多,平均體重40公斤。在靈長類中,除大猩猩外,猩猩體型最大。它的口闊鼻塌,下頓肥大,唇厚耳小,眼距很近。手足呈灰黑色,毛短或無毛。成年面顏呈藍黑色,幼年的面色及手 足均蒼白,胸腹部無毛。 猩猩的體毛棕紅或桔黃, 成年的雄猩猩面部周圍皮膚下面長出大片組織硬塊,看上去更顯威武、兇猛。當雄性直立時 它又像一位歷經滄桑的老者因此它的馬來可文意為"森林中的人",
猩猩是真正具有四隻手的動物,它們在樹上懸蕩,如同樹懶,慢慢吞吞,謹慎地移動身軀,絕無跳躍之舉,在地面上行動,四肢並用,上身支撐手掌部,或雙臂 以拳拄地,如架拐而行。 它們在樹巢上睡覺,巢築於樹冠部位,距地面10-20米,每天新做一巢,巢是用樹枝在樹上築成一個平台狀。在天氣寒冷時或下雨時,它們將樹枝葉蓋在身上保暖。 猩猩主食水果,最愛吃的是芒果無花果、榴蓮,並吃樹葉、樹皮及 蟻類等昆蟲。 猩猩一般單獨或成對生活,有時結成小羣,一個家族在一起。老年雄猩猩除在短暫的配偶期外,通常都過孤獨生活,有領域性,以大聲吼叫與其它個體聯絡,吼叫時喉囊振嗚,聲音可傳出幹米之外。
猩猩在野外的生殖率很低,每四年才產一仔,且幼仔死亡率高達 40%。由於猩猩數量已極為稀少,已被國際保護自然和自然資源保護聯合會列為瀕於滅絕的動物。雖已有嚴格法律規定禁止捕獵,但仍有人對猩猩進行捕殺,據調查,野外的猩猩已不到5000只,大多數都活在加里曼丹。

黃猩猩平衡技術

根據一項研究,黃猩猩使用獨特的運動模式從而在樹梢的小的、不穩定的枝條上獲取食物,該研究可能對於這種瀕危物種的棲息地保護以及重新引入該物種有一定意義 [2] 
Susannah Thorpe及其同事研究了野生的蘇門答臘黃猩猩,結果發現這種猿有能力在對這樣大型的動物支撐能力很弱的枝條上運動。這種動物通過使用一種豎直和水平的身體姿勢的組合從而在樹梢上運動,上下穿過樹枝。黃猩猩有能力安全地到達細小柔軟的樹枝,在那裏找到食物,這讓它們能夠在樹與樹之間運動,而不需要爬下來。它們通過緩慢、非模式的運動以及用手腳握住多條樹枝增加它們的穩定性。這組科學家發現,在29%的時間裏,黃猩猩一次握住4條以上的樹枝從而在樹與樹之間運動。這種運動模式與觀察到的其他樹棲靈長類動物的運動不同,而且與大型猿如何應對樹枝柔性的預測相矛盾。
這組科學家提出,這些結果可能幫助科學家確定黃猩猩棲息地的要求,這些要求可能影響到保護和重新引入黃猩猩的項目。

黃猩猩相關比較

狒狒(baboon)是猴科中體積最大的一種。長着一副,較長的,裸露的像狗一樣的口鼻。其中的一些種類在面部,胸部或臀部帶有明亮的藍色或紫色的斑點。狒狒的體重大約在14到40公斤,雌狒狒的體重大約是雄性的一半。 狒狒是一種有高度組織性的羣居動物,成年的雄性狒狒是羣體的統治者,同樣有責任制止成員間的爭吵和保衞羣體免受其它食肉動物的侵害。狒狒的主要危險來自於獵豹,但是即使是獵豹也會避免攻擊成年強壯的雄性狒狒。
黃猩猩分佈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的部分地區。 猩猩(又名黃猩猩)的英文名實為馬來語"林中野人"之意。成年雄性兩頰生出"頰胝",老年時臉呈圓盤形。猩猩棲居於海撥1500米的原始森林及次生林地帶。單獨或成對生活,樹棲,日行性。平時行動遲緩,在地面走動笨拙。以野果、樹葉、種子、昆蟲、鳥卵 及其他小動物為食。繁殖期不固定,孕期8-9個月,每產1仔,5-7歲性成熟,壽命25-30年。
猩猩家族包括大猩猩、黑猩猩猩猩。猩猩,又名黃猩猩,紅猩猩,屬靈長目,猩猩科,產於蘇門答臘和婆羅洲,猩猩生活於海拔1500米的原始森林、次森林和山地森林中,主要居於樹上,很少在地上移動,只是從一棵樹到另一棵樹時,可能從地上經過。以小羣活動,由一成年雄性帶領。白天覓食,食物主要是無花果、昆蟲和鳥卵等,晚上睡覺時,用樹枝樹葉搭成很大的平台做牀,基本每天重搭,偶然用舊的,孕期8-9月,每胎一仔,5-7歲性成熟,壽命30-40年,有的可達50年。
成年雄性黃猩猩體重可達100多公斤,披一身金黃色長毛,又寬又大臉上轉動着兩隻小眼睛,活象傳説中的神龍架野人,隨時窺視着你;指頭象把鉗子,可將又粗又大的鋼釺搬彎;大力士也比不過它。

黃猩猩主要特點

記憶力好,學會的東西,不易忘。有這麼一回事。一次,一位獵人獵殺了小黃猩猩的母親,這個獵人的形象便深深地刻在這隻黃猩猩的腦子裏。20多年後,小黃猩猩長大了,一次偶然相遇的機會,它認出了這個獵人,報了仇。黃猩猩,產地印尼,亞洲惟一的猩猩。幼年活潑,成年懶惰。成年的公性常常像樹頭堆一樣,不愛動。黃猩猩為印尼土著人所崇拜,被稱為“山神” [2] 
參考資料
  • 1.    唐克人編,最有趣的生物百科 動物 哺乳類,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01,
  • 2.    大衞·麥克唐納, 麥克唐納, 程高齡. 世界動物大百科全書[M]. 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