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家梁隧道

鎖定
黃家梁隧道位於四川省劍閣縣青川縣境內,全長超過11公里,是I級高風險瓦斯隧道及重點控制性工程,於2013年3月開工。 [1] 
中文名
黃家梁隧道
隧道全長
11631.947m

黃家梁隧道隧道參數

黃家梁隧道全長11631.947m,進口裏程DK431+660,出口里程DK443+292。隧道位於劍門關~江油北區間,雙線隧道,線間距4.6m,設計為6‰、20‰及-3‰的人字坡。全隧除DK431+660~DK431+971.791位於半徑R=12000m的右偏曲線上外,其餘地段均為直線。

黃家梁隧道地質環境

隧道地表屬構造侵蝕、風化剝蝕中低山區地貌,山嶺呈北東向展布。地面高程540~910m。自然山坡坡度25°~60°。隧道洞身最大埋深約265m,最小埋深約20m。
隧道洞身為侏羅系中統沙溪廟組下段(J[2]s(1))泥岩夾砂岩和千佛巖組(J[2]q)泥岩夾砂岩,下統白田壩組(J[1]b)泥岩夾砂岩、礫岩、煤線;存在的主要不良地質為油砂岩、有害氣體及原油,危巖落石、順層等。
黃家梁隧道根據鑽探揭示在鑽井過程中循環水中有大量氣泡逸出,天然氣最大為28450ppm,有2層油砂岩,有較多稠油流出,同時根據原油樣品測量分析,隧道內可能存在硫化氫及二氧化硫對隧道工程及隧道施工的危害,對鑽孔採氣分析時,測式結果顯示CH4的含量最高為5.7143%。根據油氣專題報告及評審結論,黃家梁隧道為高瓦斯隧道,其中DK434+500~DK439+500段為高瓦斯區段,其餘為低瓦斯區段,同時為原油危害隧道。根據《鐵路瓦斯隧道施工技術規範》的規定鐵路隧道在勘測與施工過程中,通過地質勘探或施工檢測表明隧道存在瓦斯,該隧道應定為瓦斯隧道的規定,因此本隧道正洞應按瓦斯隧道進行爆破設計。

黃家梁隧道施工方法

根據設計文件要求,黃家梁隧道正洞開挖III級圍巖地段採用台階法開挖,IV級圍巖、V級圍巖深埋地段採用三台階法施工,V級圍巖淺埋、偏壓地段、斷層地段、巖性接觸帶地段採用三台階臨時仰拱法開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