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守道

鎖定
黃守道,男,漢族,1962年10月出生於湖南資興,中共黨員,湖南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2023年9月,入選2023年度“湖南省教書育人楷模”。 [4] 
中文名
黃守道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湖南資興
學位/學歷
博士
專業方向
電氣與信息工程
任職院校
湖南大學
性    別

黃守道人物經歷

黃守道教育經歷

1979-1983年 湖南大學電機專業 本科
2000-2005年 湖南大學電氣工程 博士
2009-2010年 丹麥奧爾堡大學 訪問學者 [1] 

黃守道工作經歷

1983年8月至1993年3月 湖南電機廠技術科長,工程師
1993 年4月 至1995年1月 中科院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工程師1995年2月至2003年3月 湖南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系講師/副教授,電機教研
室主任/電氣與信息工程系副主任
2003年4月至2012年5月 湖南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國防科工局電力驅動與伺服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主任
2012年6月至2016年12月 湖南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國防科工局電力驅動與伺服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主任、電力推進與伺服傳動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2016年12月至今 湖南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國防科工局電力驅動與伺服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主任、電力推進與伺服傳動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1] 

黃守道參選院士

2023年8月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羅安提名 [5] 

黃守道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涉及直驅式永磁風力發電技術、特種電機設計及驅動、複雜機電系統故障診斷與容錯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涉及電氣工程學科中的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機與電器等二級學科。 [1] 

黃守道人物事蹟

他默默耕耘在科研教學一線,牽頭承擔國家重大重點科研項目10餘項,研製2—12MW系列大型風力發電機並規模化裝機,引領風電裝備大型化發展;基於項目創新積極反哺教學,培養包括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國家重大裝備型號總師在內的博碩士180餘人。 [3] 

黃守道科研成果

在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技術、大功率永磁電機及其控制、高性能永磁伺服系統及其控制、電力驅動及節電技術、風電場併網控制及其柔性直流輸電技術等進行深入研究,並將理論與技術成果轉換成技術裝備,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與裝備。研究成果已應用於新能源發電、特種車輛、電動汽車、電動工具等行業,經濟與社會效益顯著。已主持和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國家國際科技合作重點專項、國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軍工預研項目、軍品配套項目、湖南省科技重大專項、湖南省自然科學創新羣體基金項目“等30餘項。申請和獲得16項國家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8項,發表高水平論文150多篇,其中SCI、EI收錄60餘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次;省部級特等獎1次、一等獎3次,二等獎6次。
[1] 重大複雜電機系統服役質量檢測監測及維護質量控制技術研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項目負責人(首席科學家),2016-2019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多相直驅永磁風力發電變流一體化系統關鍵基礎問題研究(51737004),項目負責人,2018-2022
[3] 科技部國際合作重點專項:基於輕型直流輸電的海上風電系統關鍵技術(2011DFA62240),項目負責人,2011-2013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電網故障下Z源逆變換器直驅永磁風電系統的併網控制(51377050) ,項目負責人,2014-2017 [1] 
[5] 湖南省自然科學創新羣體基金項目:直驅式風電機組的多重故障穿越技術(湘基金委字[2013] 7號),項目負責人,2013-2016
[6] 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電機產業集羣科技服務平台(2012BAZ02072),項目負責人,2012-2014
[7] 湖南省國際合作重點項目:基於輕型直流輸電的海上風電系統關鍵技術 ,項目負責人,2011-2012
[8] 湖南省科技重大專項:2兆瓦及以上風力發電機組和關鍵部件的研製及產業化(2006GK1002),子項2項目負責人,2012-2014
[9] 國防科工局軍品配套:×××中頻永磁同步電動機(JPPT-CZ2**),項目負責人,2007-2009
[10] 國防科工局軍品配套:×××交流永磁伺服電機的研製(JPPT-115-*),項目負責人,2006-2008
[11] 總裝備部預研項目:×××盤式對轉永磁推進裝置研製(6250103***),項目負責人,2012-2014
[12] 國防科工局軍品配套:×××大功率永磁啓動發電一體機(JPPT-125-2-**),2013-2015
[13] 湖南科技重大專項:兆瓦級低風速直驅永磁發電機及變流器研製(2009FJ1002-2),2009-2011
[14] 國家“863”計劃重大專項:串並聯混合動力車用驅動電機系統研發(2006AA11A169),2006-2009
[15] 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1.5MW以上風電機組雙饋式發電機的研製及產業化(2006BAA01A16),2006-2009
[16] 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直驅式風電機組永磁單軸承發電機的研製及產業化(2006BAA01A06),2006 -2009 [1] 

黃守道學術成果

黃守道專著出版

(1)電機瞬態過程分析的MATLAB建模與仿真,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
(2)《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設計及併網控制》,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

黃守道論文發表

[1] A novel grid-connected PV system based on MMC to get the maximum power under partial shading conditions,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017, 32 (6) :4320-4333
[2] Modulation Methods for Indirect Matrix Converter Extending the Input Reactive Power Range,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017,32 (6) :4852-4863;
[3] Frequency splitting suppression method for four-coil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IET Power Electron,Vol.9(15),2016.
[4]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n switching frequency and switching losses of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with maximum sub-module capacitor voltage deviation, IET Power Electron,Vol.9(2),2016.
[5] Control strategy f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with contra-rotating rotors under unbalanced loads condition. IET Electric Power Applications,Vol.9(1),2015.
[6]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Novel and Conventional Four-Resonator Coil Structures i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 Vol.50(11),2014.
[7] Transfer efficiency analysis of magnetic resonanc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with intermediate resonant coil,Joural of Apllied Physics,Vol. 115,17A336,2014.
[8] Transfer efficiency analysis of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under frequency drift,Vol.117,17E706(2015).
[9] Cogging Torque Reduction by Slot-Opening Shift for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s, IEEE Transcation on Magnetics,Vol.7,2013.
[10] DC-bus Voltage Control of Grid-connected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y using SVM-DPC Under Unbalanced Network Conditions,IET Power Electronics ,Vol.6(5),2013.
[11] 一種基於電流滯環控制的模塊化多電平變流器調製策略,電工技術學報,2016,31(17).
[12] 基於改進均壓算法的模塊化多電平變流器開關頻率分析,電工技術學報,2016,31(13).
[13] 基於估算電流模型的永磁同步電機無速度傳感器控制,電工技術學報,2016,31(11).
[14] 一種新型模塊化多電平光伏併網系統,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5,35(23).
[15]基於VSC-HVDC串並聯拓撲結構風電場協調控制策略研究,電工技術學報,2015,30(23).
[16] 基於變結構自抗擾的永磁電動機速度控制系統,電工技術學報,2015,30(20).
[17] 永磁直驅系統變流器開路故障診斷方法,電工技術學報,2015,30(16).
[18] 基於VSC.HVDC海上串聯拓撲風電場低電壓穿越控制策略研究,電工技術學報,2015,30(14).
[19] 基於模塊化多電平換流器的直流輸電系統網側不平衡故障穿越研究,電工技術學報,2015,30(12).
[20] 對轉永磁同步電機直接轉矩控制,電工技術學報,2015,30(10).
[21] 模塊化多電平型變流器電容電壓波動及其抑制策略研究,電工技術學報,2015,30(7).
[22] 電壓型PWM整流器無差拍預測直接功率控制,電工技術學報,2015,30(4).
[23]Z源逆變器在風電併網系統中的電容電壓紋波抑制策略,電工技術學報,2015,30(2).
[24] 一種增強可靠性的永磁同步電機初始角檢測,電工技術學報,2015,30(1)
[25] 直驅型永磁同步風力發電機機側變流器諧波抑制,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1,31(6) [1] 

黃守道榮譽獎勵

[1]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大型水電站泵站高效運行優化控制與成套自動化裝置及其工程應用,2009,排名第2;
[2]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智能圖像信息處理方法及其在工業系統中的應用,2004,排名第4;
[3]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高速灌裝生產線智能檢測分揀成套裝備研製及其推廣應用,2006,排名第6;
[4] 大型直驅風力發電系統結構與能量轉換優化技術(全國商業科技進步獎特等獎),2016,排名第1;
[5] 兆瓦級直驅風電系統能量高效轉換關鍵技術及應用(中國電力技術發明二等獎),2016,排名第1;
[6] 直驅永磁風力發電關鍵技術及其工程應用(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2014,排名第1;
[7] 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兆瓦風力發電機組和關鍵零部件研製及產業化,2010,排名第3;
[8] 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DFWG1500/4 1.5MW雙饋異步風力發電機,2011,排名第3; [1] 
[9]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大型低速高效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關鍵技術及應用(第一完成人),2019; [2] 
曾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等榮譽。
2023年9月,入選2023年度“湖南省教書育人楷模”。
2023年12月,入選2023年度“湖南十大教育新聞人物”。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