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麻辣小面

鎖定
麻辣小面(Spicy noodles)是一道以手工面、辣椒紅油為主要原料的小吃。
中文名
麻辣小面
外文名
Spicy noodles
分    類
川菜系,蜀香
口    味
麻辣
主要食材
手工面,辣椒紅油

麻辣小面菜品特色

麻辣小面 麻辣小面
麻辣小面,相傳有上百年曆史,其獨特的風味而聞名遐邇。早年間,巴蜀一些漢子用肩挑着面,一邊裝上炭爐,趕街過巷叫賣。這就是擔擔麪的由來。重慶美食麻辣小面,一碗簡單樸素的素面,幾乎是所有重慶人的至愛。

麻辣小面發展歷史

東漢時的《四民》一書有“距春秋,毋食煮餅及水溲餅”的記載。這裏提到的“水溲餅”,即最早的水煮無餡麪食,亦即中國麪條的祖先。
重慶的“小面”,歷史悠久。在一付擔子上的小面品種有擔擔麪、麻辣小面、酸辣小面、清湯小面、素條面等。據劉金和老師傅説,抗戰前後和建國初期,吃擔擔麪的大都是太太、小姐、公務員等,是來吃味品鮮的;擔擔麪的麪條少,用精莢的小細瓷碗盛裝,佐料講究。吃麻辣小面等的,大都是經濟不富裕的人,是解決填飽肚子的;麻辣小面等麪條多,用大土碗盛裝,佐料大眾化。
改革開放後,“小面”在質、味上大有提高,其中在小巷內供應的最有特色:一口鍋,一個液化氣罐,幾張條桌几把椅子。佐料齊全,每樣佐料中都有專門工具。鍋內麪湯翻滾,熱氣騰騰。小巷內的吆喝聲、從這裏飄來的香味,引起那些過往行人駐足,情不自禁地説聲“好香”。早上的小面,是重慶早餐的主打品種,在方便上、味道上、價格上,毫不遜於西式快餐。重慶藝校校長田先生説:“麪攤上的小面好吃,簡直是一樁秘密,與美國的可口可樂的配方是同一級別。”

麻辣小面做法

用料配方:(制10碗)
新鮮水面1250克,紅油辣椒150克,醬油200克,花椒麪10克,榨菜顆20克,碎花生米20克,蒜泥水50克,薑汁50克,芝麻醬20克,小葱25克,味精20克,淨蔬菜60克,骨頭湯適量。
麻辣小面的做法:
(1)制紅油辣椒:將植物油500克下鍋,燒開冷至七成熱,起鍋置一缽中,放海椒面200克。根據經營者的理解,有放花椒、葱節增香的,有放紫菜提色的,有加白芝麻增香的等,各有特色。
(2)制味碗:將紅油辣椒、醬油、花椒麪、榨菜顆、碎花生米、蒜泥水、薑汁、芝麻醬、小葱、味精依次打入味碗,根據顧客要求添加適量骨頭湯。
(3)煮麪:鍋內燒水,開後下麪條;待開後打去沫子,放入蔬菜;待再開後,挑起蔬菜放入味碗邊;面好後用篾兜挑面入味碗,即成。
做法訣竅:制辣椒油時,要待油稍冷但還有熱氣時,放海椒面入缽內(油温以海椒面倒入時仍在油中翻漲,但不致使海椒焦煳為宜)。花椒麪要用好花椒,現辦才香,不苦。火要旺。煮完一鍋麪後,要適當加開水,使煮麪水寬裕,麪湯釅了,麪條不易煮熟。
風味特點:油紅面黃葉綠,麻辣鮮香滑爽,食後口留餘香,食而思再不倦。 [1] 

麻辣小面營養價值

麻辣小面四川麻辣小面

麻辣小面 麻辣小面
麻辣小面,由四川擔擔麪演化而來,相傳有上百年曆史,作為川菜中的名小吃,與其獨特的風味而聞名遐邇。早年間,巴蜀一些漢子用肩挑着面,一邊裝上炭爐,趕街過巷叫賣。這就是擔擔麪的由來。

麻辣小面重慶麻辣小面

重慶美食麻辣小面 重慶美食麻辣小面
重慶美食麻辣小面, [1]  一碗簡單樸素的素面,幾乎是所有重慶人的至愛。尤其在重慶濕冷冬天,花上幾塊錢,吃一碗熱乎香噴噴的麻辣小面,簡直是人生一大享受。
重慶美食麻辣小面相傳有上百年曆史,巴蜀一些漢子用肩挑着面,一邊裝上炭爐,趕街過巷叫賣,故成都地區又稱其為擔擔麪。
麻辣小面以其獨特風味早已聞名遐邇。
材料
水面,碎米芽菜,花生米,大骨湯,生抽,醋,雞精,姜,蒜,葱花,花椒粉,辣椒油,香油。
流程
1、將姜蒜搗碎,芽菜、花生米剁碎,與所有調料按個人口味放入碗中,舀入大骨湯拌勻。
2、鍋裏燒水,水開後將麪條抖入鍋中,用筷子撥散,斷生後撈入碗中,撒上葱花拌勻即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