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鴻門寺塔

鎖定
鴻門寺塔,又稱響鈴塔、鴻門寺響鈴塔,建於元代泰定年間,後經多次修葺,位於陝西省榆林市橫山區塔灣鎮塔灣村西南500米處的蘆河東岸,東經109°11´45.1″、北緯37°47´42.1″,海拔高度1141米。蘆河從鴻門寺塔西側流過,相對河高30米。 [1]  [3]  [6] 
鴻門寺塔,建在一形同卧虎的園石峁上,為密檐式磚石結構塔,外觀呈八角形,共十一層,總高27米。塔每層皆以疊澀牙子出檐,每角都砌成三角中空挑檐,中插磚木雕獸出挑,上懸掛風鈴。塔基為岩石鑿平後直接起建,底周21.6米,每邊長2.7米,以後逐層收縮變小,形如圓錐。現塔整體明顯向東南方向傾斜。鴻門寺塔對研究陝北元代建築、歷史、宗教文化等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料。鴻門寺塔的對外開放向當地人民展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傳統建築文化,豐富了當地的文化內涵和當地人民的文化活動,對人們瞭解弘揚傳統優秀文化具有一定的作用。 [1]  [3-6] 
1992年4月20日,響鈴塔(鴻門寺塔)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三批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5日,鴻門寺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6] 
中文名
鴻門寺塔
地理位置
陝西省榆林市橫山區塔灣鎮塔灣村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別    名
響鈴塔
別    名
鴻門寺響鈴塔
建造時間
元代泰定年間
公佈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1428-3-726

鴻門寺塔歷史沿革

元代泰定年間,建此塔。 [1] 
明代成化十九年(1483年)、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修葺此塔。 [6] 
民國年間,修葺此塔。 [1] 
2022年3月,陝西省文物局同意修繕鴻門寺塔。 [7] 

鴻門寺塔建築特點

鴻門寺塔,建在一形同卧虎的園石峁上,為密檐式磚石結構塔,外觀呈八角形,共十一層,總高27米。塔每層皆以疊澀牙子出檐,每角都砌成三角中空挑檐,中插磚木雕獸出挑,上懸掛風鈴。塔基為岩石鑿平後直接起建,底周21.6米,每邊長2.7米,以後逐層收縮變小,形如圓錐。第一層為基礎,高2.52米,由薄厚不等的紅砂石石片壘砌而成,在西南方向一側面中央開闢一圭形門洞,上寬1.28、下寬1.4、高1.9米。門洞下為五級石砌台階,由此進入塔室。塔室為圓形厚壁空心式,壁厚1.65米、內徑3.56米。室內頂中央有圓孔直通上部,仰望可看出該空心塔內有五層距離不等、每層由兩根柏木檁建成“井”字形構架,砌築於磚層之內起到筋骨作用。圓孔四周彩繪逐層收縮的二層疊澀牙子,形如倒垂蓮花。室內四壁先用白灰抹牆後彩繪壁畫,共有兩層。上層剝落處顯露出下層壁畫,採用褐、綠等色繪製人物等圖案。該層外檐下方發現有綠彩,與塔內壁畫中的綠彩為同一種顏料。第二層高1米,八角及八面均有兩組對稱的隱形柱,由二層半圓形磚砌成,作為裝飾用的仿木構台柱。第四層至第十層間,每層八面都有兩個對稱的約10~15釐米見方的孔洞。塔頂為磚式塔剎。整個塔身全部由條磚砌成,通體用黃土夾雜少量沙粘合而成。磚略顯絳紅色,長31釐米、寬19釐米、厚5.5釐米。鴻門寺塔的塔頂殘破,塔身多處破爛、缺損,塔基遭損壞處用磚塊填補,現塔整體明顯向東南方向傾斜。塔室內壁牆面大量剝落,四壁貼滿對聯,壁畫遭受破壞,現大部分圖像漫患不清。塔身中段南側有寬約2、高200釐米的縱向裂縫;塔基西側有寬1~1.5釐米、高200釐米的縱裂縫。 [1]  [3-6] 
鴻門寺塔

鴻門寺塔文物遺存

鴻門寺塔第一層室內壁畫上層周壁滿畫,主像為一佛二弟子,其餘為佛道畫像,共計25尊,為明清時作。 [1] 

鴻門寺塔歷史文化

鴻門寺塔名稱由來

因塔角有風鈴,風吹鈴響,傳聲甚遠,故名響鈴塔。因塔下原為鴻門寺院所在地,所以又名"鴻門寺響鈴塔""鴻門寺塔"。 [3-4] 

鴻門寺塔傳説

據説很久之前,家裏有兩兄妹,哥哥的手藝特特別奇巧,尤其是建造的塔特別精緻,他的妹妹是當地有名的"針黹能手",她的鞋子做得很別緻,人稱"巧妹子"。某天晚上,兄妹倆聊天約定比賽建塔和做鞋來決定二人誰的手藝更加精妙。結果兄妹倆幹到快要天亮,雄雞也開始鳴叫,當妹妹的十二雙鞋子做完的時候,哥哥的塔還有一層沒有建起,為了讓妹妹心服口服自己的建築才華,哥哥做了一口泥鍋蓋在塔頂上面,弄巧成拙的是這一行為給塔體增添了建築藝術上的完美效果,使塔變得更加美麗。也有一説是那天晚上,妹妹看到哥哥已經筋疲力盡,生怕自己的哥哥會活活累死便裝雄雞叫,讓哥哥以為天亮而停止勞動。結果哥哥蓋上泥鍋剛好是十二層,不但完成了預先的計劃,而且使得建成的塔更加別緻漂亮。一大早,行人們在山間小路上,看到一夜豎立起來的漂亮高塔都驚歎不已!後來塔院中駐進了僧人,僧人在塔上裝上了風鈴,只要微風一吹,風鈴便叮叮鐺鐺響個不停。 [3] 

鴻門寺塔文物價值

鴻門寺塔對研究陝北元代建築、歷史、宗教文化等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料。鴻門寺塔的對外開放向當地人民展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傳統建築文化,豐富了當地的文化內涵和當地人民的文化活動,對人們瞭解弘揚傳統優秀文化具有一定的作用。 [1] 

鴻門寺塔文物保護

1992年4月20日,陝西省人民政府公佈“響鈴塔”為第三批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公佈保護範圍。重點保護區為響鈴塔;一般保護區東至榆寶公路西,西至蘆河岸,南至岩石腳下水井,北至學校操場;建設控制地帶為一般保護區外延100米內。 [1]  [6] 
2013年3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以“鴻門寺塔”名稱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6] 

鴻門寺塔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鴻門寺塔位於陝西省榆林市橫山區塔灣鎮塔灣村西南500米處的蘆河東岸。 [6] 
  • 交通指引
從榆林市區駕車,大約99公里,需要1小時30分鐘,途經:包茂高速公路、榆靖公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