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鰣,漢語二級字 [5]  讀作鰣(shí),意思是背黑綠色,鱗下多脂肪,是名貴的食用魚
中文名
拼    音
shí
部    首
五    筆
QGJF
倉    頡
NMADI
筆    順
352512112511124
統一漢字
U+9CA5
UniCode
CJK
四角號碼
24100

基本解釋

繁體字:鰣
shíㄕˊ
◎ 〔~魚〕背黑綠色,鱗下多脂肪,是名貴的食用魚。
方言集匯
◎ 粵語:si4
◎ 潮州話:si5
English
reeves' shad; hilsa herring [1]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鰣shí
〈名〉
鰣魚 [hilsa herring; reeves shad]。鯡科魚,體側扁,長70釐米,銀白色,分佈於中國、朝鮮、菲律賓沿海,是一種名貴食用魚 [2]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亥集中】【魚字部】鰣 ·康熙筆畫:0 ·部外筆畫:0
廣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𠀤音時。魚名。似魴肥美,江東四月有之。或作𩶬。《爾雅·釋魚》一名當魱。《韻會》通作時。 [3] 

音韻集匯

上古音系

字頭
聲符
韻部
對應廣韻小韻
擬音
註解
djɯ
-

廣韻

字頭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調
韻系
韻攝
廣韻目次
高本漢
王力
李榮
邵榮芬
鄭張尚芳
潘悟雲
蒲立本
推導現代漢語
古韻羅馬字
有女羅馬字
註解
市之
平聲
三等
開口
上平七之
ʑi
ʑĭə
ʑiə
dʑie
dʑɨ
dʑɨ
dʑɨ
chi2
zji
zjio
魚名似魴肥美江東四月有之

中原音韻

字頭
小韻
聲母
韻母
韻部
聲調
四呼
寧繼福
註解
支思開
支思
陽平
開口呼
ʂɿ
-

洪武正韻牋

字頭
小韻
反切
韻目
韻部
聲調
辰之
二支
平聲

分韻撮要

字頭
小韻
聲母
韻母
韻部
聲調
註解
第三幾紀記
陽平
魚名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