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體氣

(漢語詞彙)

鎖定
體氣,漢語詞彙。拼音: tǐ qì 釋義:1、指詩文的體制格調。2、指稟性,氣質。3、指氣血或氣息。4、體質
中文名
體氣
拼    音
tǐ qì

目錄

體氣釋義

1、指詩文的體制格調。2、指稟性,氣質。3、指氣血或氣息。4、體質

體氣出處

三國 魏 曹丕《典論·論文》

體氣例句

.1、指詩文的體制格調。三國 魏 曹丕《典論·論文》:“孔融 體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辭。”明 胡應麟《詩藪·古體上》:“擬《郊祀》,須得其體氣典奧處。” [1] 
2.指稟性,氣質。《三國志·吳志·王蕃傳》:“蕃 體氣高亮,不能承顏順指。”《世説新語·品藻》“元禮 居八俊之上”劉孝標 注引 三國 吳 姚信《士緯》:“陳仲舉 體氣高烈,有王臣之節。”《北史·元子華傳》:“子思 以手捋須,顧謂 子華 曰:‘君惡體氣。’”
3.指氣血或氣息。三國 魏 嵇康《養生論》:“愛憎不棲於性,憂喜不留於情,泊然無感,而體氣和平。”晉 幹寶《搜神記》卷十二:“體氣甚急,狀若將死。”
4.指體質。《資治通鑑·晉武帝泰始二年》:“帝曰:‘朕得奉瞻山陵,體氣自佳耳。’”清 梁章鉅《歸田瑣記·松文清公》:“公身材僅中人,而體氣壯實。”洪深《香稻米》第一幕:“黃 妻:‘不過體氣是各人的不同。像新娘子這樣瘦弱,千萬做不得笨重生活的。’”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