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馮兆金

鎖定
馮兆金(1845年—1894年),清末將領。字麗生,廣東廉州府人城郊龍船衝(今屬廣西欽州市康熙嶺鄉傍欽村)人。
本    名
馮兆金
麗生
所處時代
清末
出生日期
1845年
逝世日期
1894年
主要成就
參與鎮南關大捷
人物生平
年少家貧,受僱為童工。14歲,跟馮子材學武藝,後當馮差役。清同治年間到光緒初年,3次隨馮子材出鎮南關作戰,官至副將,賞戴花翎。
光緒九年(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光緒十年(1884年),馮子材復出,招兵抗法,委任兆金為招兵委員。馮兆金於欽州等地樹旗,並遣其舊屬分赴各地招募士兵,僅15天,便招集士兵1200人編入萃軍。
光緒十年(1884年)12月,馮兆金任副將右軍督帶,率兵4個營,隨馮子材於欽州誓師出征。
光緒十一年(1885年)3月23日,法軍數千越境直撲關前隘。馮兆金奉令扼守關前隘欄崗閘,與法軍展開激戰。是時陳嘉蔣宗漢奪回東嶺,法軍集中全力撲向中路陣地。馮兆金見機行事,主動率部出擊,相持不下。午後,東嶺梁振基搖旗傳信,馮兆金知悉麥鳳標,楊瑞山兩部截擊敵後之兵將至,便領兵佯退,誘敵深入。法軍不知是計,按步追擊,僅及長牆百步,差官黃輔成出戰,斬法官1人,馮子材一聲號令,全軍躍出長牆撕殺,法軍敗走驅驢。馮兆金及梁振基率部追至驅驢,用先鋒煲(炸藥包)破其壘,除排牆,法軍棄城逃竄。馮兆金率部追擊潰敵,直至諒山、谷松、長慶府、觀音橋等處。
同年4月,接清政府停戰撤軍令,馮兆金隨馮子材班師回國。先後署理龍門協副將和羅定協副將,不久準保總兵,交軍機處記名簡放,賜予愛興阿任巴圖魯(勇士)稱號。
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馮兆金率領威勇前營隨統領馮相華抵浙江防衞,接統楚軍寅字中營,同年秋,病逝于軍營,終年4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