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集村

(江蘇省徐州市伊莊鎮下轄村)

鎖定
2019年12月25日,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評為國家森林鄉村 [1] 
中文名
馬集村
行政區劃代碼
320312
所屬地區
徐州市銅山區伊莊鎮
面    積
5.28 km²
下轄地區
馬集、老後樓、新後樓、毛橋、馬廟
電話區號
0516
郵政編碼
221128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性氣候
人口數量
3200 人
著名景點
十里杏花村
呂梁風景區
機    場
徐州觀音國際機場15公里
車牌代碼
蘇C

馬集村行政區劃

馬集印象 馬集印象
馬集村隸屬於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伊莊鎮,地處銅山區東南部,位於徐州呂梁風景區內,南鄰黃河故道(呂梁風景路)。全村共660户,3200餘人,共有五個自然村(馬集、老後樓、新後樓、毛橋和馬廟),六個村民小組。村域面積5.8平方公里。

馬集村歷史沿革

由於伊莊鎮西北和東南部地勢高,中間地勢低窪,地下水較豐富。
1972年,地方政府以“防汛抗旱保生產,農業灌溉促豐收”為目的修建了崔賀莊水庫(現為呂梁湖)。隨後的三年,馬集村和附近的王廟村、洪山村、賀莊村4個行政村陸續開始搬遷至現址。
1975年各村搬遷任務完成後,引入黃河故道水源,水庫正式蓄水使用,形成水域總面積1.1萬畝,並經一干渠等流向周邊農田,用於防洪抗旱,保灌溉促豐收。綿長的水岸帶為馬集村帶來良好的濱湖景觀,吸引遊客和附近村民前來遊玩。
馬集村涉及搬遷的三個自然村分別為馬集村、老後樓村和新後樓村。搬遷之前,馬集村耕種方式多樣,人均3畝地,農田利用率高。搬遷之後,村莊南北距離長,因土地結構性矛盾及耕地區位劣勢,導致“耕不及時,收不方便”,村集體債台高築,馬集村被定位為省級經濟薄弱村。
從2001年開始,馬集村在時任村支部書記的帶領下,實施了“引果上山”工程。貓山土質適宜種杏,馬集村人秉持“農藥不入田、化肥不進地”的原則,在加大產量的同時全力提高果實品質。

馬集村地理環境

馬集村依山傍水,村落整體自北向南狹長分佈。東臨低山緩丘,有狄山、貓山、黑山等,大體呈西南-東北走向,巖體以灰巖石英砂岩為主,山地面積約3200餘畝。西臨黃河故道,歷史時期黃河南遷期間給該區域帶來豐富泥沙,在該村谷底地區形成較大面積沖積平原温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土壤多以粉砂質黃橙色潮土為主,廢黃河沿岸地帶分佈少量水稻土,土壤呈弱鹼性(PH在7.0-7.5之間)。
植被類型多樣,以喬木、灌木為主,主要經濟果木有桃樹等。農作物以小麥水稻玉米為主,山坡上種有少量山芋。土地利用類型較豐富,主要包括水田、旱地、水澆地、溝渠、果園、坑塘水面等。其中,耕地(包括旱地、水田、水澆地)面積約為4600畝,果園約為600畝,其他林地約為80畝。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