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雄

(清康熙朝廣西提督)

鎖定
馬雄(?-1678年),陝西固原(今寧夏固原)人,回族,廣西提督馬蛟麟養子,清初官員。 [3] 
順治八年(1651年),襲一等輕車都尉世職。順治九年(1652年),充定南王標下左翼總兵官。順治十年(1653年),隨軍徵湖廣,以功,加都督同知。順治十一年(1654年),授二等男,鎮守廣西。屢敗南明桂王朱由榔將李定國軍。順治十六年(1659年),加雲騎尉世職。順治十七年(1660年),受劾,以庇商抗課,欠鹽餉,降二級留用。順治十八年(1661年),任廣西提督,駐柳州。康熙十三年(1674年)九月,投吳三桂。康熙十四年(1675年)冬,與三藩叛軍取高、雷、廉三州地。康熙十七年(1678年),病死於雒容(在今廣西鹿寨縣)。 [3] 
馬雄篤信伊斯蘭教,創建柳州北門內潭中路清真寺及窯埠村回教墳山,並延聘著名伊斯蘭教經師常志美(原籍撒馬爾罕,後落籍山東濟寧)、舍起雲(山西人)、馬代蛟(北京經師)等到柳州講學,對當時柳州伊斯蘭教的傳播及國內伊斯蘭教學術的交流有一定影響。 [1]  [3] 
所處時代
明末清初
民族族羣
回族
出生地
清陝西固原
逝世日期
1678年
本    名
馬雄
職    位
提督
馬雄,陝西固原(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人,廣西提督。順治間從定湖南、廣西,留鎮廣西,授廣西提督。康熙十三年,廣西將軍孫延齡叛應吳三桂。雄初猶豫,未久亦跟着歸降。
順治八年(1651)襲一等輕車都尉世職。順治九年(1652)任定南王旗下左翼總兵。順治十年(1653),因隨徵湖南、廣西軍功,加都督同知。順治十一年(1654),授二等男,鎮守廣西,永曆帝朱由榔李定國襲擾南寧。順治十二年(1655),在藤縣擊破李定國部將李先芳、廖凰部,俘獲永曆政權知府江炎。順治十三年(1656),靖南王耿繼茂兵至南寧,馬雄擒陽春伯李先芳,斬參將杜紀,俘獲無數,因功加右都督。順治十五年(1658),收復橫州。順治十六年(1659),授雲騎尉世襲。順治十七年(1660),廣州巡按御史張問政彈劾馬雄庇商抗課,降二級。順治十八年(1661),授廣西提督。
康熙十三年(1674)二月,孫延齡叛亂響應吳三桂,廣西震動。馬雄捉拿吳三桂部下左江鎮總兵郭義,並上報吳三桂的書信,得旨嘉獎;九月,馬雄與郭義都叛降吳三桂,廣東全境陷落。
康熙十五年(1676)九月、十二月,清帝兩頒諭旨,派專人赴其軍前招撫,均未果。他熱心伊斯蘭教文化事業。提督任內曾創建規模宏大的柳州城內清真寺,經營柳州“回教墳山”,延聘各地著名經師,如李秉旭、馬明龍、常志美李永壽、馬忠信、馬之祺、馬承益、皇甫經、舍起靈、馬化蛟等至柳州講學,並於戎務之暇與他們諮論教典、追研精義。對伊斯蘭教在柳州的傳播與發展及當時國內伊斯蘭教學術文化交流,均有一定影響。歿於雒容(今廣西壯族自治區·鹿寨縣·雒容鎮),葬於柳州城內清真寺之左。其子承蔭曾為馬注清真指南》作序。 [2] 
參考資料
  • 1.    鄭天挺,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大辭典 1,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09,第235頁
  • 2.    宛耀賓總主編;楊克禮等主編;中國伊斯蘭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編. 中國伊斯蘭百科全書[M]. 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 2007.04. 第353頁.
  • 3.    高文德主編.盧勳,史金波,白濱等副主編.中國少數民族史大辭典.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第15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