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斯洛

(2013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馬斯洛》是2013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在介紹這些心理學家的章節中列出了“理論背景”板塊,一方面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心理學理論內容,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突出理論思考在心理學發展史上的地位。 [1] 
中文名
馬斯洛
作    者
葉浩生
作    者
陳曦 
出版社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
9787303153176

馬斯洛內容簡介

心理學家的成長曆程可以作為心理學後繼者的參照,這些人為什麼會從事心理學研究?他們是如何為之堅定不移、辛勤付出的?讀者或許可以得到這樣一些啓示。
,心理學家對心理學孜孜不倦的追求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巴甫洛夫是一位“不承認自己是心理學家”的心理學家。他在從消化系統的生理研究轉向神經系統的心理研究時,曾承受着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但是這些都沒能改變他的決心。經過長達30多年艱苦卓絕的研究探索,巴甫洛夫終於建立了完整的條件反射學説。這種鍥而不捨的科學精神是值得心理學後繼者學習和借鑑的。
第二,心理學家對信念的堅守是取得成功的保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在他生前就遭人非議,而他死後仍難逃詬病。即使這樣,也不能否定精神分析理論從一個獨特的視角詮釋了人類心理和行為的功勞。如果沒有弗洛伊德對“力比多”的堅定信念,就可能不會出現心理學的“第二勢力”。心理學研究者首先是作為社會人而存在的,一個時代的文化思潮、價值觀和科學哲學觀都會影響到心理學研究者的熱情和研究取向,甚至決定着心理學的研究內容和方法論原則的形成。所以,今天看來,心理學發展史上任何一個理論流派的存在都有其特定的價值。當然,這些心理學思潮的形成都離不開心理學家對心理學研究信念的堅守。
第三,心理學家對實證研究和理論思維的態度是心理學發展的重要因素。一門學科的進步,既需要科學的實驗求證,也離不開嚴謹的理論思維。心理學也是這樣,構造主義、行為主義、人本主義等心理學理論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哲學基礎之上的。從某種意義上説,心理學實驗是為證實心理學理論而存在的。例如,格式塔心理學的似動和頓悟實驗。但是,當前的心理學實驗是在尋找和發現問題。研究者試圖把心理學理論建立在大量的心理學實驗結論之上,或者説把心理學實驗作為發現心理學理論的有效的途徑。通過這種途徑建立起來的心理學理論更像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當代心理學再沒出現像詹姆斯、馬斯洛、科勒這樣的心理學大家,也沒有出現如行為主義、精神分析、人本主義這樣的心理學理論,這與當代心理學重視實驗求證,偏廢理論思維不無關係。叢書在介紹這些心理學家的章節中列出了“理論背景”板塊,一方面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心理學理論內容,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突出理論思考在心理學發展史上的地位。

馬斯洛圖書目錄

章 導 論
一、主要理論簡介
二、理論背景
三、地位及評價
第二章 馬斯洛生平
一、生平簡介
二、學術生涯
三、人格特徵
四、重要著作
第三章 主要理論介紹
一、關於研究方法
二、動機論
三、自我實現論
四、高峯體驗
五、心理科學觀
六、人性觀
七、健康與病態
八、超個人心理學
第四章 理論應用
一、教育論
二、心理治療論
……
第五章 評價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