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首陽采薇

鎖定
首陽采薇,典故名,成語,典出《史記》卷六十一〈伯夷列傳〉。伯夷、叔齊辭讓王位,勒住武王的馬繮諫諍,在周滅商後,恥於吃周家天下的糧食,采薇首陽,最後餓死。後遂用 “首陽采薇”等喻人堅守氣節。
相傳周武王滅商後 ,伯夷、叔齊不願做周的臣子,在首陽山上采薇而食,最後餓死。
中文名
首陽采薇
注    音
shǒu yáng cǎi wēi
解    釋
喻人堅守氣節。
同義詞
夷齊采薇

首陽采薇典源

伯夷 叔齊 伯夷 叔齊 [1]
《史記》卷六十一〈伯夷列傳〉~222~
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於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善養老,盍往歸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載木主,號為文王,東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採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於首陽山。唐·司馬貞《史記索隱》:“薇,蕨也。” [2] 

首陽采薇釋義

(一)典源譯文
伯夷、叔齊是孤竹國君的兩個兒子。父親想將王位禪讓給叔齊,等到父親死後,叔齊要讓位給伯夷。伯夷不肯接受:“這是父親的遺命啊。”於是逃走了。叔齊也不肯即位而逃走了。國人只好擁立孤竹君的次子為王。這時候,伯夷、叔齊聽説西伯姬昌擅長讓老人得到充分的照顧,心想:“何不去歸附他呢?”等到達的時候,西伯已經死了,武王車載着靈牌,説是奉了文王的遺命,東去討伐商紂。伯夷、叔齊便勒住武王的馬繮諫諍説:“父親死了不安葬,卻要發動軍隊打仗,能説是孝子嗎?做臣子的要去弒殺國君,能説是仁者嗎?”武王左右的人想要殺掉他們。太公説:“這是有氣節的人。”於是把他們攙扶開去。等到武王平定殷紂的暴亂以後,天下都歸附周朝了,而伯夷、叔齊卻以做周的臣民為恥,為了堅守節義,便不吃周的米糧,隱居在首陽山,採些山菜來充飢。等到餓得將死的時候,作了一首歌,歌辭説:“登上那個西山啊,去採些薇菜。以暴臣取代暴君啊,還不知道自己的錯誤哩!神農、虞、夏的時代已很快地過去了,叫我到哪裏去好呢?唉!我將死了,命運真是衰薄啊!”於是餓死在首陽山上。 [3] 
(二)釋義
伯夷、叔齊辭讓王位,勒住武王的馬繮諫諍,在周滅商後,恥於吃周家天下的糧食,采薇首陽,最後餓死。後遂以“伯夷、夷齊、夷叔”等稱有高尚情操之人;用“首陽、西山”等作為隱居、守節的地方;用 “首陽采薇、西山薇蕨、采薇”等寫堅守氣節。 [3] 

首陽采薇同源典故

伯夷 伯夷食菜 北山薇 叩馬西山 周粟不顧 問首陽 夷叔 夷齊 夷齊采薇 夷齊餓 恥周粟 采薇 薇老首陽 西山羞 西山老 西山薇蕨 西山遺老 西山食粟 西山餓 採蕨 採蕨為糧 采薇 采薇歌 采薇士 采薇翁 采薇蕨 雙麋不返 食周薇 食薇 餓死西山 餓首陽 首陽 首陽二子 首陽人 首陽山 首陽薇 首陽餓 首陽魂 [2] 

首陽采薇示例

作者
詩題
詩句
元稹
有鳥二十章
可惜官倉無限粟,伯夷餓死黃口肥。
孟郊
罪松
伊呂代封爵,夷齊終身飢。
岑參
東歸晚次潼關懷古
伯夷在首陽,欲往無輕舟。
常建
空靈山應田叟
白水可洗心,采薇可為餚。
李白
笑歌行(以下二首。蘇軾雲是偽作。)
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齊餓死終無成。
李白
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飲水箕山上,食雪首陽顛。
李邕
銅雀妓
潁水有許由,西山有伯夷
杜牧
中途寄友人
何日一名隨事了,與君同採碧溪薇
杜甫
早發
薇蕨餓首陽,粟馬資歷聘。
柳宗元
種術
留連樹蕙辭,婉娩采薇歌
王維
偶然作六首
復笑采薇人,胡為乃長往。
白居易
訪陶公舊宅(並序)
立惟孤竹子,拂衣首陽山。夷齊各一身,窮餓未為難。
盧仝
揚州送伯齡過江
夷齊餓死日,武王稱聖明。節義士枉死,何異鴻毛輕。
盧象
家叔徵君東溪草堂二首
自惟負貞意,何歲當食薇。
邵謁
送從弟長安下第南歸覲親
采薇秦山鎮,養親湘水源。
錢起
落第劉拾遺相送東歸
獨收和氏玉,還採舊山薇
陳子昂
感遇詩三十八首之十四
西山傷遺老,東陵有故侯。
韋應物
送褚校書歸舊山歌
故山可往薇可採,一自人間星歲改。
韓偓
餘卧疾深村聞一二郎官今稱繼使閩越笑餘迂古潛於異鄉聞之因成此篇
枕流方採北山薇,驛騎交迎市道兒。 [2] 

首陽采薇人物簡介

采薇而食,餓死首陽上 采薇而食,餓死首陽上 [4]
伯夷、叔齊是商末孤竹君的兩個兒子。相傳其父遺命要立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死後,叔齊讓位給伯夷,伯夷不受,叔齊也不願登位,先後都逃到周國。周武王伐紂,二人叩馬諫阻。武王滅商後,他們恥食周粟,采薇而食,餓死於首陽山
參考資料
  • 1.    伯夷 叔齊  .唐山地名網.2011-7-14[引用日期2012-11-27]
  • 2.    典故  .搜韻[引用日期2012-11-27]
  • 3.    於石 王光漢 徐志成 .《常用典故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5 :362,363
  • 4.    伯夷叔齊  .中華藝術家網.2010-11-22[引用日期201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