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饒民太

鎖定
饒民太(1909-1979),生於1909年10月23日,系湖北省安陸縣趙棚區饒家中灣人。1939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漢孝陂湖區的抗日英雄、荊江分洪水利工程特等勞模。曾任湖北省荊州專員公署副專員。
1979年6月11日,饒民太因積勞成疾,醫治無效去世。 [1] 
本    名
饒民太
出生日期
1909年10月23日
逝世日期
1979年6月11日
籍    貫
湖北省安陸縣趙棚區饒家中灣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饒民太人物生平

饒民太尋找光明

生於1909年10月23日,他的父母均是老實巴結的農民。因家境貧寒,六七歲時,就開始放牛,幫做家務。1922年,父親送他到舅父家啓蒙。1923年拜饒家大灣的孫永愷先生為師,進入私塾讀書。
1925年, 因家境愈趨困難,饒民太不得不輟學。
1938年1月參加了孝感縣塗家河“國民黨保甲人員軍事訓練班”學習。半年後被分到孝感齊仙鄉任户籍員。兩個月後,撂下挑子,回家種起田來。
1939年10月,經孝四區孫厲鄉鄉長何輝炎和周以成同志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饒民太開闢湖區根據地

饒民太入黨後。孝感縣委決定調饒民太任縣獨立四大隊副大隊長。他同大隊負責同志一起勤奮工作。至1940年6月,孝感已組建了孝四、孝二、孝三、孝一4個區的區中隊,促進了孝感抗日武裝力量的發展。
1940年9月,孝感縣委為進一步擴大抗日根據地,經慎重研究決定開闢孝感南部湖區,並任命饒民太為孝感南部湖鄉區(後改為孝七區)區長。
9月中旬,張宗國、饒民太帶縣警衞連手槍隊一行20餘人,奔赴湖區塘口,着手湖區抗日根據地的開闢工作。
孝感南部湖區,自日寇侵入孝感後,一些湖霸、豪紳地主乘混亂之機,利用封建迷信,紛紛組織紅、白、黃學地主武裝,各霸一方,上款派捐,欺壓羣眾,湖區人民深受其害。為解除人民的痛苦,饒民太在深入發動羣眾的同時,積板開展統戰工作,向四方紳士、地主、社會名流一一寫了統戰信,告以我黨抗日政策,曉以民族大義,繼而冒着風險奔走大户名流之家,登門拜訪,面商抗日大計,爭取了不少富有民族感、愛國心的開明士紳,開明地主。但確有一些不以民族利益為重的頑固派,如半邊街的劣紳黃松平(黃天元)就是其中一個。
黃松平憑藉手中有一股地主武裝,再三拒絕饒民太勸告,傲慢地説:“四屋咀姓黃不姓饒,想打我的主意辦不到!老子是吃硬不吃軟的人!”饒民太對黃松平的工作已做到仁至義盡了。在徵得縣委同意後,他集合手槍隊,嚴肅地對隊員們説:“我們的原則是先‘禮’後‘兵’。”隨即帶游擊隊,出擊四屋咀,只經1小時戰鬥,黃松平的黃學地主武裝就被掃除。
四屋咀首戰告捷,打擊了湖霸的囂張氣焰,振奮了羣眾情緒,游擊隊的名聲大揚。乘此,饒民太率領游擊隊,一鼓作氣,打東山,擊東嶽,取何廟,奪北涇咀,解除了湖區數股地主武裝,至1941年夏初,己建立了三新、魯鋪、澡德、何廟、毛陳5個鄉抗日民主政權,成立孝七區區委和區抗日民主政府,區抗日武裝已發展到百餘人槍。
1941年5月,鄂豫邊區和五師部隊,為擴大經濟來源,派五師十三旅旅長周志堅和政治部主任慄在山率十三旅三十七團二營和三十九團一個連,出師孝感東山頭。饒民太率游擊隊積極配合,進攻伍洛寺、戴新店、三邑鎮,拔除敵偽據點,把孝感南部湖區的抗日根據地擴展到雲夢東南部和漢川邊界;繼而南進,取辛安渡,奪柏泉山,把根據地推進到漢陽邊界;然後揮戈東進,激戰馬家河,把根據地發展到陂孝交界處,僅2個月的揮戈四戰,東西進擊,初建了地跨孝感、雲夢、漢川、漢陽、黃陂5縣及武漢市郊區姑嫂樹的漢孝陂邊區抗日根據地。7月,在漢孝陂的中心東山頭成立了漢孝陂邊區工委和軍政聯合辦事處。慄在山兼任工委書記,饒民太任辦事處主任兼敵工科科長。
1941年8月,饒民太率漢孝陂游擊隊配合周志堅夜襲孝感城,給日寇重要後方補給基地捅了一刀。全殲日宣撫班、日偽縣保安大隊,重創日憲兵隊,打死日宣撫班長小松等日偽軍50餘人,燒燬敵運輸汽車兩輛,繳獲我急需食鹽、布匹兩船,震懾武漢及近鄰日偽。戰鬥結束後,周志堅、慄在山率五師部隊回防大小悟山。饒民太領導着漢孝陂游擊隊,堅持戰鬥在漢孝陂湖區。爾後,敵偽雖數次對漢孝陂進行“掃蕩”“圍剿” ,但饒民太依靠羣眾,憑藉着河湖港汊,蘆葦叢生的有利條件,指揮游擊隊,採用靈活多樣、聲東擊西的戰術與敵人周旋,往往使“進剿”之敵撲空。而漢孝陂游擊隊如同一把鋒利的鋼刀,牢牢插入敵人心臟;漢孝陂這塊敵後抗日根據地,如同一棵傲雪的青松,在敵偽的夾縫中巍然屹立。

饒民太特殊的戰鬥

1942年9月,上級為加強對漢孝陂抗日根據地的領導,正式成立了漢孝陂邊區縣委和縣抗日民主政府。饒民太任命為縣委委員、縣委社會部(後為城工部)部長兼縣公安局局長。税收工作,是漢孝陂抗日民主政府的一項重要任務。為勝利完成這一重要任務,饒民太嘔心瀝血,指揮了一次又一次“特殊戰鬥”。
白龍潭是孝感南部湖區一塊財源茂盛的地方。孝感日偽縣長朱坤宇,派日偽縣大隊長郭發鼎率別動隊,坐鎮白龍潭,搜刮民脂民膏。眼見人民血汗錢裝進日偽腰包,饒民太日夜心神不安。他對手槍隊員們説:“一定要想辦法奪回白龍潭。”但別動隊抱着日寇的腿,樹大根深,怎麼個奪法?饒民太反覆思索,決定智撤別動隊,奪回白龍潭。
郭發鼎有一個副官叫饒子奎,是饒民太安插在日偽縣大隊的我地下工作人員。饒民太通過孝感城我地下聯絡站,交給饒子奎一封信,讓饒子奎利用工作之便,將信放在朱坤宇的枕頭上。
朱坤宇拆信一看,兩手如篩糠,一身冷汗濕透內衣。經反覆思考,在權衡利弊之後,終於下令撤回了別動隊。自此,白龍潭回到了我抗日民主政府手中。隊員們連連稱讚:“饒科長真有三斧頭,一封信竟嚇跑了一個別動隊。”
孝感城,交通方便,生意興隆,人稱“小漢口”,歷來是地方税收的主要地區。但在當時,孝感城為日冠重兵駐守,日偽縣政府也一直盤踞於此。眼看白花花的銀元落入敵偽口袋,手槍隊員和税收人員十分焦急。饒民太看在眼裏,計在心頭。他打趣地向隊員們説::“你們急什麼?俗話説心急吃不得熱粥,要動動腦子,辦法總是人想的嘛!”在饒民太的啓發下,辦法終於想出來了。10餘名精幹手槍隊員化裝成日偽縣長朱坤宇的勤務兵,大搖大擺來到孝感城西門外朱坤宇的岳父家。手槍隊副隊長湯風傲叫開大門,走上堂屋彬彬有禮對朱的岳父説:“今日天氣晴和, 奉朱縣長命,接你一同出城兜風遊玩。”岳丈大人喜出望外,即更衣隨隊員們上路了。走着走着,他感到勢頭很不對勁,就大叫起來,賴着不走。為了不驚動敵人,隊員們堵住了他的嘴,一口氣抬到了根據地。後經饒民太多次工作,令他十萬火急給朱坤宇寫了一封信,按我指定的款數、槍彈和地點,準時送到,否則性命難保,他順從了。
朱坤宇看信後,雙手發抖,腦子裏想着那神出鬼沒、如同天兵天將的手槍隊,只好硬着頭皮如數地送來了款子、槍支和子彈。
1943年5月,許明清調漢孝陂縣委工作,任縣委書記兼縣長。饒民太任敵工部長兼縣公安局長。其時,敵人多次“清剿”失利之後,仍不死心,便改變手法,派出數股便衣特務、收羅叛徒,暗中捕殺我工作人員和游擊隊員,威嚇羣眾,對我造成威脅。對此,饒民太採取相應對策,針鋒相對。一是廣設情報網,先後建立了孝感城、三軍台、毛陳渡、何廟、塘口等6個交通站,取得了“敵動我知的效果”;二是派出有敵工經驗的同志,暗中跟蹤、監視特務的活動,並在羣眾中開展鋤奸運動;三是處決叛徒,消除內患;四是利用敵人矛盾,離間敵偽關係,促其互相殘殺。這些得力措施的貫徹實施,終於打擊了日偽的囂張氣焰,安定了人心,有效地保衞了漢孝陂抗日根據地的建設。
1944年,饒民太千方百計安排敵工人員柳志華等打入日偽鄉(區)政權和日偽軍內部,包括駐孝感、漢口的日寇憲兵隊裏也安有我方耳目。在他的佈置下,在漢口設立了“德安客棧”(位於統一街) 和“漢平元糠行”(位於漢正街)兩個聯絡點,爭取了孝感“紅幫”大爺洪某應、漢、雲孝一帶著名特務張漢卿,分別掛名經理。然後建立了漢口、姑嫂樹、黃花澇等根據地的地下運輸線。一批批槍支彈藥、布匹、醫藥和大宗税款,突破敵人封鎖,從漢口等地源源不斷運到新四軍五師十三旅,保證了部隊的給養供應。
1944年5月,饒民太接情報員郭大順偵察報告,有兩輛載彈藥的日寇軍車,將由漢口開往雲夢。他立即組織羣眾在雲夢三邑鎮呂家河橋上巧施機關,致使日寇車翻人亡,70餘箱彈藥和其他軍用物資均被我繳獲。饒民太派鄭為福用木船送到了大悟新四軍司令部。
多年來,饒民太巧妙地把抗日武裝鬥爭、統戰工作和白區地下鬥爭結合起來,打了一次又一次的特殊戰鬥,出色完成税收任務,為鞏固抗日根據地、支援抗日前線,作出了重要貢獻,曾受到當時豫鄂邊區《七七報》和《挺進報》的表揚。漢孝陂根據地被譽為支授新四軍五師的“搖錢樹”,饒民太成為羣眾互相傳頌的“傳奇式”的抗日英雄。

饒民太生死考驗

1945年2月,饒民太奉命調往鄂豫邊區黨委黨校學習。他抓緊時機,孜孜不倦地學習革命理論,認真總結自己的工作經驗教訓,準備將來更好地戰鬥。同年7月,饒民太回到了漢孝陂根據地投入了緊張戰鬥。
1946年4月,饒民太奉命擔任雲孝工委書記兼縣長,率縣大隊一個長槍連和手槍隊留在湖區堅持鬥爭。6月,蔣介石準備內戰之後,一下調集30萬大軍,將我中原部隊團團圍住,妄圖一口吞掉,我中原局和中原部隊,根據黨中央指示,積極作好準備,突出敵人重圍。下旬,雲孝縣委召開會議,傳達了鄂中地委突圍決定。會議確定饒民太留在漢孝陂堅持鬥爭,並下達了堅持游擊戰、轉送突圍幹部、保存革命力量的3項任務。
26日,饒民太返漢孝陂,召開工委擴大會議,認真研究了就地堅持和護送兩項工作。會上饒民太告誡留下堅持的同志“要在精神上樹立壓倒一切敵人的優勢,堅持到最後的勝利。”饒民太率領這支隊伍分乘16艘木船巡弋在武漢外圍的東西湖區,憑藉湖灣港汊,蘆葦深處與敵周旋,以牽制敵人,掩護我大軍突圍,並有計劃地組織根據地的幹部分散、隱蔽,保護我黨大批幹部安全轉移。
這時,國民黨軍隊漸入湖區,奪佔地盤,饒民太急忙將留在和轉移到漢孝陂地區的幹部,分3批轉移護送出去,隨軍突圍,將留下堅持的人員迅速轉移到柏泉山北面的王母垸。王母垸地處孝感、漢陽、漢川的接壤處,敵人的力量較弱,羣眾基礎較好。兩個月後,國民黨部隊開到湖區,先後搶佔了卧龍潭、白龍潭、東山頭、戴新店、三邑鎮、辛安渡。敵人所到之處嚴令羣眾:通匪者殺,窩匪者殺,知情不報者殺。在湖區製造了空前的白色恐怖。饒民太領導的游擊隊同羣眾的聯繫卡斷了,生活愈來愈困難,最後連稀飯也吃不上,幹部戰士只好撈魚摸蝦,採擷蘆根、雞頭苞梗充飢,頑強地堅持鬥爭。
1946年底至1947年1月,敵人施展了封湖“圍殲” 的毒辣手段。經過幾次戰鬥,又有不少同志犧牲,打散了,身邊只有12人。最後深夜轉移到手槍隊副指導員、饒民太警衞員熊錦文(熊三毛)的家鄉孝感塘口易家台子。此地也是四周駐紮偽軍,不是久留之地。饒民太冷靜思考後,將大家招在一起沉重地説:“在強大敵人層層包圍中,能戰鬥到今天,説明大家是經得起考驗的。你們都是革命的火種,想法保住它。現在四面臨敵,大家只有埋掉槍支,分散隱蔽,保存力量。請大家相信,我們一定會勝利,等到這一天我會親自把同志們接回”。話音剛落,同志們抱頭痛哭,不願分離,大家表示:“我們不走,要死大家死在一起”。但迫於當前形勢,經饒民太反覆解釋,大家只好依依不捨各自走了。
最後只剩下饒民太、副指導員鄭天風、熊錦文和隊員王海清,乘黑夜在熊錦文父親帶領下,迅速轉移到神靈口熊錦文舅父家。經仔細商量在熊錦文舅兄李炳春幫助下,埋好槍支,以做麻糖生意為名,化裝轉移到武昌金水閘手槍隊副隊長饒春福妹丈張宗祿家隱蔽。
1947年1月6日,饒民太等人終於轉移到武昌金水閘南畝山張宗祿家,與先期到此的饒春福、楊錚會合。為安全起見,張宗祿將饒民太等同志安插在2裏遠的餘榮萬孤老家居住。不久由張宗祿、餘榮萬出面邀約了一堂私塾,饒民太教書,鄭天風、熊錦文、饒春福、王海清做散工、挖藕、砍柴,楊錚操持家務,組成了1個革命家庭。6個黨員組成了黨支部,鐃民太任黨文部書記,鄭天風、熊錦文為支委,定期過組織生活。

饒民太黎明前的戰鬥

1948年春節過後,饒民太到雲夢葫蘆壩宿營。為掌握敵情,派人找到了以做長工為掩護的原手槍隊偵察員楊水。楊水彙報了當地敵情後,憤恨地説:“可惡的是那些偽保長和叛徒,帶着敵人捉去了不少的同志。”饒民太聽後怒不可遏:“不除掉這幫傢伙,無以緬懷犧牲的戰友。”於是集合部隊,星夜趕到戴辛店,抓住了叛徒戴同山、楊和尚和偽保長戴培成,就地處決,並開列罪行公諸於眾。一時,“饒民太打回來了”的消息風馳電掣般傳遍了湖區。不少隱蔽的同志聞訊紛紛前來歸隊。在短短的數月中游擊隊發展為上百人的地方武裝。
1948年4月初,中共雲孝縣委正式恢復,邵敏任縣委書記,朱道平任縣委副書記兼縣長,饒民太任城工部長兼副縣長。饒民太奉領游擊戰士,馳騁戰場,接連掃除了戴辛店、三邑鎮、塘口、白龍潭、東山頭、龍店等偽區鄉政權,解放了飽受國民黨反動派蹂躪的雲孝湖區人民,建立了隸屬雲孝縣的第四、六、八、十、十一等6個區的人民政權。
經過一系列的組織派遣工作,1949年1月,雲孝縣委城工部派遣的地下城工人員陸續在武漢站住了腳根,建立了活動據點,廣交朋友、發展關係,打下了良好的組織基礎。這時,人民解放軍三大戰役勝利結束,饒民太遵照鄂中地委指示,要求雲孝城工人員大力發展組織,放開手腳,大刀闊斧地開拓武漢地下鬥爭的新局面。不久,雲孝城工部已是一支擁有130餘人的地下尖兵隊伍,先後建立了8條地下交通線,插入了敵人的心臟,為配合解放軍渡江南進,迎接武漢解放作出了貢獻。
1949年4月6日,饒民太、曹正科率雲孝獨立營直撲孝感城,守城敵軍聞風喪膽,棄城南逃,我軍秩序井然,雄赳赳在羣眾的鑼鼓鞭炮聲中開進孝感城。

饒民太重任在肩

1949年6月,饒民太接上級指令,隨軍南下。在應城稍事休整後,南下沙市。地委在沙市召開會議,鑑於松滋縣敵情複雜,饒民太有着豐富的地方鬥爭經驗,決定將他調松滋縣工作,任命為松滋縣縣長。
松滋地形複雜,全縣有大小山頭126個,大小湖泊13個。而且土匪、特務、漢流(幫會)、國民黨殘餘部隊菌集,階級鬥爭錯綜複雜。饒民太到松滋後,首先選擇羣眾基礎好、交通方便的5個區鋪開工作,發動羣眾開展剿匪鬥爭,紮下腳跟。接着召集士紳、國民黨松滋縣未走的要員開會,積極開展統戰工作,鼓勵他們改惡從善,站到人民一邊,同時又爭取了被俘的一些人員,給他們以立功贖罪的機會,讓其返回匪區,進行策反工作。由於饒民太出色的武裝鬥爭和政治瓦解工作,因而攜槍向人民政府投誠者天天不斷。
1949年秋,饒民太根據羣眾揭發逮捕了偽裝積極的國民黨國大代表、中美合作所松滋縣負責人唐東谷及其同夥3人。農曆臘月,反動分子王虛誠、楊鳳翱藉機密謀舉行反動暴亂,誘騙正在做堤民工4000餘人,包圍了縣政府所在地新江口,眼看一場流血事件將要發生。饒民太臨危不懼,先與各區通了電話,要求區鄉幹部馬上深入到羣眾中,作解釋工作,後在縣政府大門口架起4挺機槍,謝絕同志勸告,親自出面平息事件。在場幹部為他的行為捏了一把汗。
饒民太態度從容地站在縣政府大門口台階上,大聲説:“我就是縣長,現在是人民政府,人民羣眾對自己的政府有意見,可以提,但現在這麼多人我就不知聽哪個的是,同大家商量,請大家選出代表,到縣政府坐下來從容地提意見。”代表選出來了,人羣慢慢散去,一場流血事件避免了,敵人的陰謀破滅了。
事後縣委向全縣人民公佈了這一反革命事件的真相,號召全縣人民提高警惕,並在全縣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清匪反霸運動,松滋工作局面打開了。唯王家大河一股土匪幾次清剿收效不大。王家大河,地處湖北、湖南兩省交界處,河湖交叉,野草叢生,而且是漢流的窩子,土匪出沒無常,清剿困難較大。饒民太決心集中力量予以圍殲。於是他親自率縣指揮部兩個連前往,通過強大政治攻勢的分化瓦解和武力征剿,終於拔除了這個土匪窩子。至1950年上半年,松滋境內成股的土匪基本肅清,人民情緒安定,很快在全縣掀起了減租減息、清匪反霸、興修水利的高潮。

饒民太特等勞模

1952年3月,黨中央為解除荊州地區人民水患,決定興建荊江水利工程。饒民太率松滋縣6000民工,承擔了修築虎渡河攔河壩的重要任務。饒民太在工地上召開了誓師大會,指出工程的重要性和艱鉅性。會後,帶領大隊、中隊負責人仔細觀察了地形,明確了各隊的任務。在工程施工中,饒民太身先士卒,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始終食宿於工地,經半個多月的奮戰,虎渡河兩岸土堤已推至河中,河面被壓成窄口,此時洪水暴漲,填下的土石均被沖走。蘇聯專家主張用船裝石沉船攔水,哪知135噸的大船沉下去就被水沖走,再沉第二隻,船未及轉身,即被折為兩半,專家一時束手無策。攔河大壩工程到了極為關鍵時刻。饒民太急工程之所急,吃不香睡不安,他連續召開各種會議,鼓舞羣眾想辦法、出主意。民工丁永善、丁人偉等27人提出了“八字拋枕法”的方案。即兩岸成八字形打樁用卵石壓柳條捆築堤,使合龍口逐漸縮小,以減輕洪水衝力。饒民太高度讚揚了民工的“創造精神”。他及時與工程總指揮部及其專家仔細研究後,認為方案可取。
饒民太組織民工,備好卵石、柳條,突擊修築八字形上堤。4月15日桃汛猛漲,峯高三尺,搬運卵石的船隊難以接近捆枕隊。見此,饒民太跳上木船,向駕船的民工説:“要死我先死,你們跟我來。”他拿起撐篙與潮水搏鬥,終於船靠了捆枕隊,隨後的船隊源源而來,保證了工程進度。在工程突擊合龍的3個晝夜,饒民太始終在最危險的地方指揮戰鬥。
4月17日,攔河大壩終於合龍了。饒民太被評為荊江分洪工程特等模範和特等勞模縣長。
1952年7月,饒民太任中共松滋縣委書記。
1953年6月, 饒民太調往中共荊州地委,任地委常委、專員公署副專員,主管水利建設。
1979年6月11日,饒民太因長期奮戰,積勞成疾,醫治無效,與世長辭。 [1] 

饒民太後世紀念

為了永遠紀念饒民太的歷史功績,荊州地委將他的墳墓建造在漳河水庫主壩側的山頭上。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