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顯聖王廟

鎖定
顯聖王廟,即靈濟昭祐顯聖王廟,又稱漢光武帝廟,位於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會昌街道堤北頭村,始建於元至正十年(1350年) [9] 
顯聖王廟坐北朝南,現存大殿、舞樓和戲樓。舞樓坐南朝北與大殿相對,戲樓在大殿東側 [6]  。顯聖王廟是河南省現存元代木構建築之一,有明確的文獻紀年,是研究河南省元代建築地方手法的實物資料 [8] 
2013年3月5日,顯聖王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顯聖王廟
地理位置
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會昌街道堤北頭村
所處時代
元、清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1181-3-479

顯聖王廟歷史沿革

元至正十年(1350年),在堤北頭村東南約二公里處的小金堤和西古陽堤之間建顯聖王廟 [9]  。一説始建於東漢(25年—220年) [11]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宣慰同知寧德祖將祖上所遺金山寺嶺上二十畝地舍給顯聖王廟 [4]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黃河氾濫,顯聖王廟內許多建築倒塌 [3]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堤北頭村民把大廟中的幾座保存較好的建築整體搬遷至堤北頭村,與漢光武帝廟合建 [9]  ,同時又新建了31間陪房和戲樓 [11]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在大殿東鄰修建舞樓,坐南向北 [8] 
民國十三年(1924年),堤北頭鎮初級國民小學設立在顯聖王廟內。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月,孟縣師範學校也遷入顯聖王廟 [9] 
1984年12月,孟縣對顯聖王廟大殿進行維修 [12] 
1987年春,河南省文化局撥款對顯聖王廟大殿進行了復修 [5] 
1994年,河南省文物局撥專款把舞樓搬遷到顯聖王廟大殿東側,改為坐東向西 [6] 
1996年,河南省文物局撥專款對戲樓進行維修 [6] 

顯聖王廟建築格局

顯聖王廟 顯聖王廟 [7]
顯聖王廟現存大殿(顯聖王殿)三間、舞樓九間、戲樓三間,沒有圍牆、山門。大殿坐北向南,戲樓坐南向北與大殿相對,舞樓在東側 [6]  。顯聖王廟大殿後原有元代建築劉秀殿三間,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倒塌,僅存木構件收藏於舞樓下面 [9] 

顯聖王廟主要建築

顯聖王廟大殿

大殿也稱為三聖殿、顯聖王殿,坐北向南,面闊三間,進深四架椽,單檐五脊懸山造。殿頂坡度平緩,出檐深遠。五彩琉璃蟠螭 [7]  ,殿脊高約三尺,前頂正中,矗立一座七層琉璃彩陶塔,塔高三尺餘,塔底四角由四條鐵鏈與大殿四個挑角相連 [11]  。四條戧脊前端各有一個單腿獨立的陶人,名曰“四短”。覆瓦為明清時期的板瓦和筒瓦,滴水為元代典型的“重唇板瓦”,上刻連珠紋和鋸齒紋。明間置實榻門兩扇,上有門釘九十九顆,門楣上有菊花形門簪四枚,次間板靈窗各一扇 [7]  。大殿正中是三尊塑像 [11] 
大殿斗拱用材較大,當心間施補間鋪作兩朵,次間一朵。轉角鋪作出45度斜栱,前檐下為五鋪作雙下昂重栱計心造斗拱,後檐為四鋪作單下昂計心造斗拱,前後檐均為單材耍頭,其上置齊心鬥,前檐用橑檐枋,後檐用替木。柱頭鋪作用方櫨鬥,補間鋪作用瓜楞圓櫨鬥,鬥幽較深。殿內平面為減柱造,覆盆柱礎,柱子排列有明顯的柱側腳和柱生起。殿內為徹上明造,大梁為元代典型的雙木拼梁 [8-10] 
大殿

顯聖王廟舞樓

舞樓 舞樓
舞樓也稱看樓 [8]  ,位於顯聖王廟大殿東側,坐東向西,面闊九間,雙層捲棚式建築 [6] 

顯聖王廟戲樓

戲樓 戲樓
戲樓坐南向北,面闊三間,雙層捲棚式建築,與大殿相對 [6] 

顯聖王廟文物遺存

顯聖王廟內存有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宣慰同知寧德祖舍田碑記》,即“施田碑” [8-9]  ,鑲嵌於大殿次間檻牆上,字跡清晰,辨認度較高 [10] 
施田碑 施田碑 [10]

顯聖王廟歷史文化

顯聖王廟廟宇合建

《孟縣誌》記載,元至正三年(1343年),在孟縣(今孟州市西南八里的堤北頭村建漢光武帝廟,後被河水淹沒,改建於堤北頭村東北隅。
顯聖王廟原位於堤北頭村東南約二公里處的小金堤和西古陽堤之間,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黃河再次發大水,洪水氾濫成災,大水破防河堤衝入顯聖王廟,許多建築倒塌。此後幾年,黃河又多次決口。位於黃河岸邊的村莊被迫開始向北邊高地搬遷。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堤北頭村民在搬遷時,把顯聖王廟中的幾座保存較好的建築整體搬遷至堤北頭村,與漢光武帝廟合建。
顯聖王廟大殿後原有元代建築劉秀殿三間,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倒塌,僅存木構件收藏於顯聖王廟舞樓下面 [9] 

顯聖王廟傳説軼事

王莽追劉秀
相傳,西漢末年,王莽篡奪政權之後,整日追殺劉秀。一日劉秀剛渡過黃河,在黃河北岸趕路,被王莽的追兵發現。追兵順着腳印向劉秀撲來。在這千鈞一髮之時,天上忽然降下三員天將,一手持大刀,一手握長矛,呼喝着向王莽兵將衝殺過去。經過一番激戰,王莽的兵將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不一會兒便全軍潰散了。此時,劉秀心想,幸虧三員天將搭救,才免遭一死。如他日稱帝,封三員天將為顯聖王。劉秀稱帝后,就按照當年的許諾追封劉展雄、焦雄信、伍子胥三員天將為顯聖王,在河陽(今孟州市)黃河灘的小金堤,建造了一座顯聖王廟 [1] 

顯聖王廟保護措施

1986年11月21日,顯聖王廟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2004年7月,河南省人民政府重新調整劃定顯聖王廟的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經河南省建設廳、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公佈 [1] 
文保碑 文保碑 [6]
2013年3月5日,顯聖王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顯聖王廟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顯聖王廟位於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會昌街道堤北頭村。
  • 交通信息
自駕:從孟州市政府出發,途經大定南路、聯盟路到達顯聖王廟,路程大約6.7千米。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