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顧達昌

鎖定
顧達昌,男,一級作曲。江蘇江陰人,1942年出生。浙江小百花越劇團藝術部主任。浙江戲曲音樂學會會長。
2018年9月7日凌晨,戲曲音樂家,國家一級作曲顧達昌逝世。 [1] 
中文名
顧達昌
出生日期
1942年
逝世日期
2018年9月7日
畢業院校
上海音樂學院
出生地
江蘇江陰
代表作品
雙玉蟬
大觀園
陸游與唐琬

顧達昌人物生平

1967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學生時期與同班同學合作,首創京劇大合唱“回答今日世界”(賀敬之詩),在第六屆“上海之春”演出獲得成功,從此與戲曲結下了不解之緣。畢業後分配浙江,在戲曲音樂領域辛勤耕耘已30年,創作了《雙玉蟬》、《大觀園》等大小戲曲劇目的音樂百餘部;《花燭淚》、《唐伯虎》等影視音樂80餘部(集)。

顧達昌主要成就

陸游與唐琬》、《西廂記》與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的《大禹治水》、《西施斷纜》分別獲文化部第三屆、第四屆、第六屆、第七屆“文華”音樂創作獎,《荊釵記》獲第六屆中國戲劇節優秀作曲獎。獲國務院“特殊貢獻”津貼獎勵。創作特點為擅長抒情優美、注重結構佈局、講究個性特色。特別在引進現代科學作曲技法、把管絃樂創作以及多聲部合唱創作與戲曲音樂創作緊密結合方面作了大量實踐與探索,取得了開拓性的成果。代表唱段《菱花鏡》是越劇新創作並廣為傳唱的曲目之一,其起伏跌宕、多層次展開的曲調,以及高難度演唱技巧的設置,為演唱者提供了情感充分發揮的條件,使何英顏佳陳藝、周豔、熊飛等演員通過演唱此曲,在全國比賽中頻頻獲獎,此曲已成為演唱教學中的重點保留曲目,也是越劇大獎賽的“熱門”曲目。再有一些以吸收、融化各種戲曲、曲藝音調進行創新的插曲性唱段,如《西廂記》、《陸游與唐琬》中的“碧雲天”、“柳絲長”、“釵頭鳳”以及《西施斷纜》中的“無詞歌”等,均各自營造了深邃的情感意境,一首首新穎獨特而富有韻味。另外,為曲目《惜別離》(盧炳容作曲、賀仁忠改編)、《西湖山水》(張茵唱腔設計、賀仁忠音樂整理)、《晴雯補裘》(盧炳容作曲)等通過運用現代作曲技法進行編配後,更加展示了抒情優美的藝術特點,而廣為專家與羣眾歡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