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題李愬畫像

鎖定
《題李愬畫像》是宋代詩人惠洪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此詩全篇以古人古事作類比映襯,講述李愬足智多謀、忠君愛國的大將風度。詩人用論贊體,以議論驅駕史事的藝術構思突出表現他居功不傲、善識大體的政治品質和對朝廷的赤膽忠心,從而表達出對宋王朝能出現忠心為國、智勇雙全的將領的渴望。
作品名稱
題李愬畫像
作    者
惠洪
創作年代
宋代
出    處
全宋詩
作品體裁
七言古詩

題李愬畫像作品原文

題李愬畫像
淮陰北面師廣武,其氣豈只吞項羽
君得李佑不肯誅。便知元濟在掌股
羊公德行化悍夫,卧鼓不戰良驕吳
公方沉鷙諸將底,又笑元濟無頭顱
雪中行師等兒戲,夜取蔡州藏袖底
遠人信宿猶未知,大類西平擊朱泚
錦袍玉帶仍父風,拄頤長劍大梁公
君看齁橐見丞相,此意與天相始終 [1] 

題李愬畫像註釋譯文

題李愬畫像詞句註釋

①李愬(sù):唐代名將,其妻為德宗之女唐安公主女兒。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他以鄧州節度使於雪夜襲蔡州(今河南汝南縣),生擒淮西節度使叛將吳元濟封涼國公後,又歷任武寧、昭義、魏博等地節度使。
②淮陰:指韓信,韓為淮陰人,後又封淮陰侯。廣武:指李左車,漢初名將兼謀士,曾受封廣武君。李左車初仕於趙,韓信率兵攻趙。李左車為趙獻計拒韓,未見納。韓用背水陣破趙,擒趙王、斬陳餘、生俘李左車。韓親為李釋縛,奉為師,執弟子禮甚恭。受李指點。迅速攻破燕齊。
③李佑(yòu):叛首吳元濟的勇將,李愬設計擒之,厚待,佑感恩獻計,助李愬破蔡州。
④元濟:淮西節度使吳少陽之子。父死,自領其軍,據申、光、蔡三州而叛。李愬破蔡州,生擒之,押送長安受誅。掌股:掌握之中。
⑤羊公:指羊祜。晉大將羊祜守荊州十年,行仁政,惠士民,圖攻滅東吳。此處再提李愬感化李佑事。羊祜偃旗息鼓,隱蔽滅吳意圖,李愬效之,麻痹吳元濟戒心。
⑥鷙(zhì):勇猛兼且深沉。無頭顱:吳元濟被囚至京師,斬於獨柳,其夜,即失其首。
⑦雪中聯:兩句寫雪夜突襲蔡州之況。袖底喻軍事計劃之隱秘也。
⑧遠人:指蔡州吳元濟等人。信宿:此次奇襲雪中行軍連續兩日夜。西平:李愬父李晟,以擊破朱泚功封西平郡王。朱泚:唐盧龍節度使,率兵叛唐,建元稱帝,自號漢元天皇,據有長安,唐德宗逃奔。李晟回師夜襲,破之。
⑨錦袍玉帶:李晟、李愬父子待將士甚厚,皆嘗解錦袍玉帶贈部將,激勵忠義。拄頤長劍:佩劍聳起,碰及面頰,喻大將威儀風度。大梁公:大涼公,李愬以功封涼國公,食邑三千户。
⑩鞬橐(jiàn tuó):古代盛弓箭之具。丞相:指裴度,實為平叛破蔡最高統帥。李懾破蔡後,按兵等待裴度。度至,戎裝禮謁,足見李愬知禮識度,顧全大局。天:皇帝、皇朝也。指李愬忠於朝廷之志始終不渝。 [2] 

題李愬畫像白話譯文

當年淮陰侯以北面之禮師事廣武君,他的豪壯氣概豈止壓倒區區項羽?
而從你俘獲李祐而不誅殺,從此吳元濟的命運就在李想的掌握之中。
羊公以德行教化手段來對待兇悍的吳國武夫,閒置軍鼓不起戰端目的正是為了使吳人驕而不備。
你深於謀略在諸將中深沉地斂抑英雄氣概,示敵以弱,不露聲色的時候,心裏正在嗤笑吳元濟恃強而驕,不加戒備,馬上就要掉腦袋了。
雪夜入蔡州,是軍事上攻其不備的大膽行動,夜襲蔡州其容易好比把東西藏進袖裏。
蔡州吳元濟等人第二天還不知道此次奇襲雪中行軍連續兩日夜,這種直搗心腹的戰術頗類西平郡王擊破朱泚之亂,直擊泚所盤踞的宮苑。
畫像上你錦袍玉帶儼然繼承父親遺風,身佩長劍神情又如唐初梁國公。
看一看你以櫜鞬之禮迎接宰相,為國盡忠此心此意自可與天地相始終。 [1] 

題李愬畫像創作背景

此詩創作於北宋末期,當時西夏、遼、金遞相侵擾。趙宋王朝一貫重文輕武,積貧積弱,朝廷缺乏抗敵破虜的強將。於是詩人作此詩讚揚了李愬深謀遠慮,夜襲蔡州,建立奇勳,突出表現他居功不傲、善識大體的政治品質和對朝廷的赤膽忠心,從而表達出對宋王朝能出現忠心為國、智勇雙全的將領的渴望。 [1] 

題李愬畫像作品鑑賞

題李愬畫像文學賞析

起首兩句,撇開題目,從楚、漢相爭時的史事着筆。廣武君獻計,韓信採納,遂平燕、齊,項羽勢孤。兩句敍其事,並參以議論。説“其氣豈止吞項羽”,言外意謂,韓信此舉充分顯示其遠略和大將風度,豈止消滅一個項羽而已。用反詰語氣,更顯得氣勢充沛。緊接着三四兩句,攬入本題,引出李愬事。李愬俘獲李祐而不加誅,説“不敢誅”,正見李愬此舉是經過周密考慮的。這件事最足以説明李愬的政治遠略和大將風度。一二句與三四句,時代遠不相及,事情的性質與結局卻很相似,二者並寫對映,用歷史的類比突出了李愬的形象。
接着五到八句,又舉史事作類比,説羊祜行仁政,惠士民,暗示李愬在淮西之戰中所推行的也正是這種德化政策。這兩句分別承上啓下。下面七八句讚揚李愬採用羊祜卧鼓不戰以驕吳的策略,也是李愬“沈鷙”性格的具體表現。這兩句承上,進一步揭示李愬深於謀略,沈鷙勇猛的性格,這和前面所強調的德化政策,從不同的側面表現了李愬的深謀遠略。
接下來九到十二句,寫平蔡戰役的神速秘密。是大膽而果決的行動,實際上是建築在謹慎周密的調查判斷基礎上,而在不明就裏的人看來,不免等同兒戲了。這裏的“等兒戲”,正是極贊其取勝之輕鬆不費力。如此神速秘密,“遠人信宿猶未知”,宜乎稱之為“藏袖裏”了。李愬的父親李晟(封西平王,故稱“西平”)在德宗時平定朱泚之亂,直擊泚所盤踞的宮苑,“披其心腹”,用兵韜略與李愬襲蔡頗為相似。這裏於敍述平蔡之役後順帶一筆,正所以見李愬韜略得自家傳,故用兵有乃父之風。這就進一步突出了名將後代李愬的形象。這幾句夾敍夾議,突出讚頌了李愬的歷史功績——夜襲蔡州,以及在這一戰役中所表現出來的傑出的軍事才能。
第十三十四句落到畫像上,讚美畫中的李愬像當年的唐朝功臣梁國公狄仁傑。“仍父風”承上“大類西平”,銜接圓轉自然,狄梁公是詩人崇敬的興唐功臣,《謁狄梁公廟》詩有“使唐不敢周,誰復如公者”之句,這裏將李愬與其父西平王及狄仁傑並提,正表明在詩人心目中,他們的功績是先後輝映的。
最後兩句,抓住“鞬櫜見丞相”這一典型事例,突出表現了李愬不居功自傲、善識大體的政治品質,表明了他對朝廷的赤膽忠心和政治遠見,為李愬的形象增添了光彩照人的一筆。“此意與天相始終”,這裏所盛讚的“意”正是李愬的忠貞與遠見。
這首詩的構思特點,即運用歷史的類比來突出主人公李愬的形象。全篇每一層都以古人古事作類比映襯(韓信師廣武、羊祜行德化、西平擊朱泚、狄仁傑拄頤長劍的形象)。這種類比,由於與主人公的行事非常相似,因而對主人公的形象和性格起着有力的襯托映照作用。這種方法作為整體的藝術構思的主要手段,在全篇中貫串始終。像這樣有意識地運用歷史類比手法,在詩歌中還不多見。詩用論贊體,議論的成分很濃,但由於能以議論驅駕史事,議論本身又挾帶着濃郁的抒情色彩,整體感覺並不顯得枯燥。詩氣勢恢宏,語詞鋪張,大有山谷詩風。全詩簡潔精煉,沉着雄辯,突出地表現出李愬足智多謀、忠君愛國的大將風度。 [3] 

題李愬畫像名家點評

近代詩人陳衍:“抵段文昌一篇碑文,不啻過之。”(《宋詩精華錄》) [4]  [4] 

題李愬畫像作者簡介

惠洪(1071-1128年),北宋末南宋初江西筠州清涼寺僧。亦稱慧洪、德洪,字覺範,號寂音尊者。俗姓喻,筠州新昌(江西省宜豐縣橋西鄉潛頭竹山裏)人。少孤,嘗為縣衙小吏,黃庭堅喜其聰穎,教其讀書並令出家。及長,學問淵博,工詩能文,亦能醫。19歲入京師,於天王寺剃度為僧。後南歸廬山,依歸宗寺真靜禪師,又隨之遷靖安寶峯寺。政和初年(公元1111年),張、郭以“元佑黨案”被貶,惠洪亦牽連決配朱崖(海南省瓊山市),久乃北歸,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終老於潭州小南台寺。代表作品有《冷齋夜話》《天廚禁臠》《石門文字禪》《筠溪集》《僧寶傳》《臨濟正宗》等。 [5] 
參考資料
  • 1.    陶文鵬主編.宋詩精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01:第444頁
  • 2.    楊潔瓊,許華偉選注.唐宋文庫 詩歌卷 詠史詩精華:京華出版社,2002.01:第291頁
  • 3.    繆鉞著.宋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06,:第796頁
  • 4.    孔壽山著.中國題畫詩大觀:敦煌文藝出版社,1997年:第297頁
  • 5.    廖養正編著.中國曆代名僧詩選 上:中國書籍出版社,2004.12:第3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