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順淑帝姬

鎖定
順淑帝姬(? - 1105年)趙氏,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趙佶的第三女。於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三月,靖康之變(公元1127年)之前去世。母親是楊賢妃
本    名
順淑帝姬
別    名
順慶公主、益國公主
所處時代
北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東京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
逝世日期
1105年3月
主要成就
北宋公主
父    親
趙佶
母    親
楊賢妃
同母兄弟
趙栻

順淑帝姬人物生平

順淑帝姬帝姬封號

順淑帝姬,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三月,封為順慶公主。《宋大詔令集》卷第三十八·皇女三·封拜三中,有冊封順淑帝姬為順慶公主的冊文一篇。
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三月,順淑帝姬去世,追封益國公主
順淑帝姬排行《皇宋十朝綱要》影印版 順淑帝姬排行《皇宋十朝綱要》影印版
北宋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宋徽宗聽從宰相蔡京的建議,皇帝之女仿照周朝的“王姬”稱號,一律改稱“公主”為“帝姬”。由原來的以國號為名,改為美好的名稱。例如:“益國公主”,改稱“順淑帝姬”。“長公主”改稱“長帝姬”、“大長公主”改稱“大長帝姬”。如果曾經封為兩種國號的,則改稱四個字,例如:“周國、陳國大長公主”改稱“莊孝明懿大長帝姬”。“郡主”改稱“宗姬”、“縣主”改稱“族姬”。
最後於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十二月,又追封為:順淑帝姬
順淑帝姬的名字、年齡、與出生日期,史料都沒有記載。
“帝姬”這一制度一共維持了十四年。直到公元1127年靖康之變之後,宋高宗·趙構於同年建立南宋,當時有人認為此號與“帝飢”同音,很不吉利,於是宋高宗在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恢復舊制,仍稱皇帝之女為“公主”。

順淑帝姬同母兄弟

順淑帝姬的母親是:楊賢妃
同母兄弟是,和王·趙栻:為宋徽宗第十七子。
公元1127年靖康之變之後,除順淑帝姬本人,與母親楊賢妃,在此之前已經去世外,趙栻與宋徽宗一起被俘北上,四起北行,押往金國

順淑帝姬史料記載

宋大詔令集》卷第三十八·皇女三·封拜三 [1] 
皇第三女特封順慶公主制崇寧二年三月
門下。朕跡風化之源。則治繇近始。率敦敍之典。則恩必內崇。仁匪私親。禮將明分。皇第三女、柔嘉之則。稟自生知。岐嶷之姿。得之天性。穠華滋發。賢範日新。無煩傅姆之勤。蚤著成人之度。思輔淑質。用加美名。主之同姓之公。視以真王之秩。庸侈皇圖之慶。益昭家道之祥。於戲。詩紀王姬。蓋推車服之盛。漢尊帝女。實優湯沐之封。惟克順承。乃膺多福。可。
宋史》卷二百四十八·列傳第七·公主 [2] 
順淑帝姬:初封順慶公主。薨,追封益國。及改帝姬號,追封順淑。
宋會要輯稿》帝系八
益國公主:崇寧二年三月封順慶公主。四年三月薨,追封益國。政和四年十二月,改封順淑帝姬
皇宋十朝綱要》卷十五
益國公主:崇寧二年三月封順慶公主。四年二月薨,追封益國公主。政和四年十二月,改封順淑帝姬

順淑帝姬親屬成員

皇宋十朝綱要》卷十五·嬪妃十四
賢妃楊氏:生,和王栻,順淑公主

順淑帝姬父親

趙佶(宋徽宗)

順淑帝姬母親

楊賢妃(追封)

順淑帝姬同母兄弟

趙栻(和王,宋徽宗第十七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