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項湘藻

鎖定
項湘藻(1858—1918),字苕甫,博通時務,以才幹見長,創辦方言館之後,協同孫詒讓組織富強礦務公司,開發永嘉孫坑礦業。
中文名
項湘藻
別    名
字苕甫,博通時務
出生日期
1858年
逝世日期
1918年

項湘藻人物生平

項湘藻(1858—1918),協同組織大新輪船股份公司,租湖廣商輪開往上海、寧波、瑞安間,為瑞安海上航運之開端。又於温瑞塘河創辦永瑞汽輪公司,便利瑞安至温州水運交通。項申甫(芳蘭)撰《創設永瑞汽輪公司碑記》。民國四年(1915),創辦通濟輪船公司,于飛雲江渡口創設輪渡,以輪渡代替舢板。項湘藻逝世後,其實業由子項沇同、女婿沈公哲承繼,陸續創辦電力廠和澱粉廠等。民國期間,項湘藻堂弟項蔭軒(項傅梅孫)相繼開拓實業,通濟輪船公司又開闢瑞安至平陽、平陽至敖江內河汽輪航線,敖江至温州可乘汽輪直達,開通浙南客貨航運。後又開辦一些工廠實業。 [1] 

項湘藻主要功績

項湘藻興學助教

光緒三十四年(1908),孫詒讓去世後,“瑞安普通學堂”經歷了一場風波,因經費無着,有不少人主張停辦,社會上形成主辦與主停兩派之爭。結果在縣城明倫堂展開辯論,雙方各執己見,一時無法統一。最後,多虧項湘藻和項芳蘭兩兄弟聯手,挺身而出,力排眾議,當即表示願意由項家出資續辦,從而在關鍵時刻,使中學堂得以保存,為鄉邦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項湘藻創辦實業

光緒三十一年(1905),一艘載重量為300噸的“湖廣號”動力輪船,正緩緩地駛近岸邊。這艘“湖廣號”是項湘藻創辦的大新輪船公司,通過上海商會會長朱葆山的關係,剛剛租賃過來的動力客貨輪,準備用它開通瑞安與寧波之間的航線,從事客、貨運輸。
然而,幾個月經營下來,卻事與願違。由於當時瑞安至寧波的乘客寥寥無幾,加之貨運量亦很有限,致使航運業務難以為繼,結果半年租期一到,不得不即行解約。項湘藻並不氣餒,不久,自購了一艘汽輪船,將目光轉向温瑞塘河的航運上。
温瑞塘河俗稱“七鋪河路”,是瑞安通往郡城温州的交通要道,人貨往來相當頻繁。當時,載人運貨靠的還是人力划槳的木船,耗時費力效率低。項湘藻引進的汽輪船,利用煤炭生火、蒸汽推動,馬力足、速度快,而且既可載客,又能裝貨。一經投入航運,塘河兩岸立即為之轟動。其間,雖曾遭到一些靠划船謀生者的抵制與阻撓,但畢竟社會發展乃大勢所趨,此舉最終還是得到廣大羣眾的普遍認同。
項湘藻的通濟輪船公司越辦越紅火。1915年,他又購置汽輪,進一步將航運業務擴展到飛雲江的輪渡上,從而改寫了飛雲渡口依靠舢板木船擺渡的落後歷史。竹籤代票,也就是當時應運而生的一項創舉。汽輪擺渡既安全又快捷,深受旅客歡迎。不久,公司又開闢了飛雲江南岸至平陽的內河汽輪航線,進而將温、瑞、平三地連成一片,有力促進了浙南地區交通事業的發展。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