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韓城九郎廟

鎖定
韓城九郎廟,位於陝西省渭南市韓城市古城區金城大街北段東側,始建年代不詳,是為祭祀春秋時晉國舍子營救趙氏孤兒的賢程嬰而建。 [1] 
韓城九郎廟坐北面南,總建築面積1660平方米。此廟為一廟多神多組古建築。廟內沿軸線南起依次為前殿、獻殿(現已無存)、奕應侯大殿,軸線東側是三聖廟,祭祀關帝、財神、火神。韓城九郎廟的正殿建於元代,保存完好,為元代建築遺存,是研究元代建築的範例,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1-2] 
2013年3月5日,韓城九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中文名
韓城九郎廟
地理位置
陝西省渭南市韓城市古城區金城大街北段東側
所處時代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1427-3-725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建築面積
1660 m²

韓城九郎廟歷史沿革

韓城九郎廟始建年代不詳,是為祭祀春秋時晉國舍子營救趙氏孤兒的賢程嬰而建。 [1] 
至大元年(1308年)、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 明天啓年間(1621~1627年)、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韓城九郎廟多次進行重修。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韓城九郎廟一直由韓城供銷聯社佔用並負責保護。 [1] 

韓城九郎廟建築格局

韓城九郎廟坐北面南,總建築面積1660平方米。此廟為一廟多神多組古建築。廟內沿軸線南起依次為前殿、獻殿(現已無存)、奕應侯大殿,軸線東側是三聖廟,祭祀關帝、財神、火神。廟內還有一座磚砌神洞,捲棚頂,洞額名為正陽洞,祭祀的是藥王孫思邈 [1-2] 
韓城九郎廟

韓城九郎廟主要建築

正殿
韓城九郎廟的正殿,單檐歇山頂,布筒瓦琉璃脊吻,通面闊16米五間,明間3.8米,次間3.20米,稍間2.90米,進深六椽,長度9米。屋面坡度緩和,出檐深遠。殿內前後金柱兩排共八柱,前四柱對第一縫 槫,後四柱正對第二縫槫。檐柱平均高度為4.50米,柱徑約為柱高十分之一,側腳、生起部都比較顯著。柱身上下兩端都緊殺如覆盆狀,柱身之下均置素面作凸圓形的礎石。內柱平均高於檐柱70釐米,外檐柱頭間施闌額普柏枋,普柏枋兩端 均自角柱上外伸出,並垂直截割。前後金柱的柱身上也都有闌額普柏枋。外檐斗拱只有柱頭鋪作及轉角鋪作兩種,無補間鋪作。柱頭鋪作為五鋪作重拱,出雙下昂,內轉三鋪作重拱,出雙抄並計心,總高1.20米。殿內樑架徹上露明造,在前後柱頭鋪作之上,施通檐六椽栿,其上用四椽栿平梁,蜀柱、叉手,槫縫下並用單材襻間。正殿從外觀、斗拱形制、材契比例和樑架結構手法等,與明清建築相比,都有極大的差別而符合一般元代建築的特徵。 [1] 

韓城九郎廟歷史文化

名稱由來
韓城九郎廟的“九”字取自諧音,“九郎”又稱“救郎”,與歷史上著名的“趙氏孤兒”案有關,相沿成習又稱“救郎廟”。九郎廟裏便是為祭祀救出“趙氏孤兒”的忠義之士——程嬰、公孫杵臼以及“孤兒”趙武而修建的廟宇,這也表達千百年來韓城人民對“可為忠義死”這種崇高精的傳頌。 [2-3] 
古時晉國朝廷內晉靈公的寵臣屠岸賈設計滅殺趙朔全族三百餘人,僅剩遺孤趙武被義士程嬰救出。為斬草除根以絕後患,屠岸賈下令將全國與逃走遺孤年齡相近的嬰兒全部殺盡。程嬰遂與老臣公孫杵臼逼不得已上演了一場“苦肉計”,犧牲了自己的孩子,在險象環生中保全了趙氏一族唯一血脈。趙武在程嬰的教導下,健康成長,後為族人除去奸佞,大仇最終得報。為了報答恩情,趙武不僅為程嬰守孝三年,並且在百年之後選擇與程嬰、公孫杵臼埋葬在一起,現位於韓城市南衞東鄉堡安村“龜鶴寨”,當地百姓稱其墓為“三義墓” [2] 

韓城九郎廟文物價值

韓城九郎廟的正殿,保存完好,為元代建築遺存,是研究元代建築的範例,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1] 

韓城九郎廟保護措施

2013年3月5日,韓城九郎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韓城九郎廟旅遊信息

韓城九郎廟地理位置

韓城九郎廟位於陝西省渭南市韓城市古城區金城大街北段東側。

韓城九郎廟交通指引

韓城市人民政府距離韓城九郎廟約2.8千米,駕車約8分鐘到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