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韋國

(古代國名)

鎖定
韋國,古國名,有七類:豨韋,彭元哲包豕韋,劉累御龍氏,商代劉姓,韋伯國,北方缽豕韋,周代豕韋。
中文名
韋國
類    別
古國名

韋國最早豨韋國

豨韋氏是文字以前的遠古帝王之號,古老的一個氏族稱號,夏前今河南省滑縣一帶便有豨韋國,此國是豕韋的前身。此古國很古老,且很早就有原始的卜文化,《中國水書探析》雲:“水書是古代數易”,這已是無爭的事實。關於中國古易的傳承去處,《莊子·大宗師》有載:‘豨韋氏得之,以挈天地;伏羲得之,以襲氣母……”他把豨韋得易列於首位,列於伏羲的前期。

韋國元哲豕韋國

《竹書紀年》:“伯靡(彭祖曾孫)殺寒浞少康自綸歸於夏邑(乙巳年)”少康復國,封伯靡之子元哲於豨韋立國,《帝系譜》記載夏帝少康封元哲為風姓包氏豕韋以守三皇之首包羲之祀,因豕韋氏善於養豬,並用豬皮製作室韋,被稱為室韋國。故包豕韋《唐書》載豕韋氏為風姓。

韋國劉累豕韋國

夏代孔甲立劉累為豕韋國君。《竹書紀年》:“帝孔甲,元年乙巳,帝即位,居西河。廢豕韋氏,使劉累豢龍。三年,王畋於掞山。五年,作東音。 七年,劉累遷於魯陽。”劉累養龍(鱷魚),被稱為御龍氏,龍死,逃到魯山。根據清華簡記載商湯所滅豕韋為祁姓。

韋國商代豕韋國

根據清華簡記載劉姓豕韋不斷遷徙,至夏朝末年,居於河南滑縣,被商湯伐滅。《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杜宇注曰:“以劉累代彭之豕韋,累尋遷魯縣,豕韋復國,至商而滅,累之後世復承其國為豕韋氏。””至商武丁四十三年打敗豕韋氏國,武丁五十年滅風姓包豕韋氏逐至北海之州為缽室韋部,又封劉累後人為豕韋氏,《國語·晉語八》:“自 虞 以上為陶唐氏 ,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 。

韋國韋伯國

韋伯國與豕韋國有一定聯繫,前者為後者後裔所建。武丁在傾盡國力征服豕韋國後,對豕韋國進行了燒殺,《殷虛書·契後編》(甲骨文刻):“癸未卜、燒俘韋”,豕韋國子民四散逃難。其中一部分往西逃跑,逃至湋水、灃水一帶,《殷契粹編》(甲骨文刻)雲:“甲午卜、韋、貞、住羌”,並逐步建新方國,稱韋伯國。

韋國周代豕韋國

武王姬發討伐殷商,籛遐率領軍隊參加征討,大封諸侯,封韋伯籛遐於祖先的封地豕韋,建立豕韋國;後遷移至萬福河西岸(今山東西南成武縣、定陶一帶),仍稱豕韋國。周朝末年(公元前256年)周赧王(姬延)聽讒致使魯國兼併豕韋國。
歷代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