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非典型孤獨症

鎖定
非典型自閉症是一個醫學名詞,又稱非典型孤獨症,被歸類為一種由於非典型神經系統失調導致的發育障礙,其病徵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溝通能力、興趣和行為模式。自閉症是一種廣泛性發展障礙,以嚴重的、廣泛的社會相互影響和溝通技能的損害以及刻板的行為、興趣和活動為特徵的精神疾病。
中醫病名
非典型孤獨症
外文名
Atypical Autism
別    名
待分類的廣泛性發展障礙
多發羣體
0-6兒童;多見於男孩
常見病因
遺傳因素是主要病因
常見症狀
社會社交障礙、交流障礙、興趣狹隘

非典型孤獨症病症介紹

非典型孤獨症—Aypical Autism
待分類的廣泛性發展障礙,又稱非典型孤獨症。
是一種瀰漫性發育障礙,僅在3歲後才出現,並缺少診斷孤獨症所需的精神病理學3方面異常(即社會交往異常;溝通異常;侷限、刻板,或重複行為)中的1個或2個,但在其他方面有特徵性異常。與童年孤獨症不同之處在於起病年齡較遲,或不能滿足孤獨症全部診斷標準。非典型孤獨症最常見於嚴重發育遲滯和嚴重特定的感受性言語發育障礙患兒。 [1] 

非典型孤獨症病因

兒童孤獨症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具有生物學基礎的心理發育性障礙,是帶有遺傳易感性的個體,在特定環境因素作用下發生的疾病。
遺傳因素是兒童孤獨症的主要病因。
環境因素, 特別是在胎兒大腦發育關鍵期接觸的環境因素也會導致發病可能性增加。

非典型孤獨症臨牀表現

起病年齡:兒童孤獨症起病於3歲前,其中約 2/3的患兒出生後逐漸起病,約1/3的患兒經歷 了1~2年正常發育後退行性起病。
臨牀表現:3個核心症狀:社會交往障礙 、交流障礙 、興趣狹窄和刻板重複的行為方式 。

非典型孤獨症檢查和檢查

  1. 詢問病史
  2. 精神檢查
  3. 體格檢查
  4. 心理評估
  5. 其他輔助檢查
  6. 診斷標準

非典型孤獨症鑑別診斷

非典型孤獨症:發病年齡超過3歲或不同時具備臨牀表現 中的3個核心症狀,只具備其中2個核心症狀時診斷為非典 型孤獨症。非典型孤獨症可見於極重度智能低下的患兒、智商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患兒,也可見於兒童孤獨症患兒到學齡期時部分症狀改善或消失,不再完全符合兒童孤獨症診斷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