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海職業技術大學

鎖定
青海職業技術大學(Qinghai Vocational Technical University)是經青海省人民政府批覆,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是國家骨幹高職院校、青海省首批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國家建設類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試點高校 [2-3] 
學院前身是青海省交通技術學校,始建於1976年12月;2002年4月,學校升格為高職院校,改名為青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2]  2024年5月,教育部批准學校設立為全日制公辦本科大學“青海職業技術大學”。 [15] 
截至2023年9月,學校佔地面積達831.51畝,總建築面積31.41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約1.96億元,設備8928台套,圖書館館藏圖書總量110.15萬冊;設有9個二級學院,開設6個本科專業 [15]  、36個高職專業;有教職工686人。 [2] 
2024年6月13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通知,青海職業技術大學為公辦本科層次職業學校,由省政府領導和管理。 [16] 
中文名
青海職業技術大學
外文名
Qinghai Vocational Technical University
簡    稱
青海職大
所在地
西寧市
創辦時間
1976年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學校類別
理工類
學校特色
省屬普通專科高校
國家骨幹高職院校(2014年)
青海省首批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2016年)
國家建設類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試點高校(2018年)
主管部門
青海省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王志宏
高職專業
36個 [2] 
本科專業
6個 [15] 
院系設置
9個二級學院
校    訓
厚德、篤學、求實、創新
地    址
青海省西寧市城北區生物園區經二路66號
院校代碼
12973
主要獎項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青海職業技術大學辦學歷史

1976年12月,省交通局在原交通局幹部訓練班的基礎上成立青海交通技術學校(同局幹訓班合署辦公),屬技工學校性質;
1979年7月升格為青海省交通學校,屬中專學校性質;1984年12月省交通廳在青海省交通中學的基礎上成立青海省交通職工中專學校,同時在省運輸二中的基礎上成立青海省交通技工學校;
1996年6月,省交通廳決定交通職工中專學校與交通技校合併,保留交通技工學校牌子;
2001年2月省交通廳決定省交通學校與省交通職工中專學校合置辦公。學校先後有青海交通技術學校、青海交通學校、青海省交通技工學校、青海省交通職工中專、省交通廳幹部訓練班五個教育部門
2002年4月,經青海省人民政府批覆,教育部備案,學校升格為“青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9] 
青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青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5張)
2024年5月,教育部批准學校設立為全日制公辦本科大學“青海職業技術大學”。 [15] 
2024年6月13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通知,根據《教育部關於同意設置青海職業技術大學的函》(教發函〔2024〕111號)精神,青海職業技術大學為公辦本科層次職業學校,由省政府領導和管理,全日制在校生規模暫定為8000人。首批設置的6個職業本科專業招生按教育部有關規定辦理。 [16] 

青海職業技術大學辦學條件

青海職業技術大學院系設置

截至2023年9月,學校設有9個二級學院,開設6個本科專業 [15]  、36個高職專業。 [2] 
院系名稱
本科專業
高職專業
汽車工程學院
汽車服務工程技術
汽車運用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電子技術
交通土木工程學院
道路與橋樑工程、工程造價
道路橋樑工程技術、工程測量技術、公路工程檢測技術、公路監理、工程造價、公路工程管理、市政工程技術、鐵道工程技術
機械工程學院
鐵道機車智能運用技術
焊接技術與自動化、鐵道機車、鐵道車輛、工程機械運用技術、無人機應用技術
信息工程學院
計算機應用工程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信息與通信工程方向)、數字媒體應用技術專業(原圖形圖像製作專業)
管理工程學院
現代物流管理
旅遊管理、酒店管理、物流管理、寶玉石鑑定與加工技術、空中乘務、會計、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
[10-12]  [15] 

青海職業技術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3年9月,學校教職工686人(在編教師570人,聘用教師116人),其中專任教師467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任教師169人,佔專任教師總數的36.19%,其中正高級專任教師57人,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學位的教師240人,佔專任教師51.39%,專任專業課教師372人,“雙師型”教師205人,佔專任專業課教師55.11%。 [2] 
類別
名單
省級骨幹教師
尹萍、王海峯、蘇國娟、鐵爭鳴、劉建廷、黃偉
省級教學名師
王海峯
全國優秀教師
夏美藝 [4] 

青海職業技術大學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教學樓 教學樓
截至2023年9月,學校有國家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骨幹專業2個,國家骨幹專業4個、國家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1個、國家級精品專業1個、國家級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重點專業2個、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2個、省級示範專業8個、省級重點專業6個;有校內教學實訓場所177個,產教融合實習基地175個,生產(經營)性實訓基地4個,其中崗位實習基地84個。 [2] 
類別
簡介
國家級精品建設專業
道路橋樑工程技術
省級示範專業
汽車運用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道路橋樑工程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焊接技術及自動化、汽車檢測與維修、公路施工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公路工程檢測技術
省級精品課程
焊接方法與設備、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
國家緊缺人才實訓基地
汽車運用技術專業實訓基地
省級實訓基地
焊接技術及自動化專業實訓基地、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實訓基地、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實訓基地
隊伍建設
2020年4月,入選首批高等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典型案例名單。2021年,入選教育部第二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立項建設單位名單。 [5]  [8] 
  • 教學成果
截至2023年9月,學校獲國家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個、全國優秀教師等國家級榮譽16項、青海省傑出教師等省級榮譽48項,獲青海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學生獲國家級技能大賽獎項50餘項、省部級獎項60餘項。 [2] 

青海職業技術大學學校榮譽

時間
獎項
2021年7月
該校“高原高寒車路協同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入選教育部職業教育示範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培育項目公示名單。 [7] 
2022年5月
2022年5月,青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數字媒體201901班團支部被授予“青海省五四紅旗團支部”稱號。 [13-14] 

青海職業技術大學學術研究

青海職業技術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9月,學校有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建設青海物聯網技術應用協同創新(工程)中心6個。 [2] 

青海職業技術大學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9月,近五年來教科研項目累計立項118項,其中國家級3項,省部級31項,市廳級9項,其他75項。獲得青海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開發專利和軟件著作權172件;制定地方標準10項、團體標準1項、省級工法1項;發表論文400篇,其中中文核心91篇。 [2] 
項目名稱
成果名稱
項目負責人
取得時間
級別
頒發部門
青海省交通科技項目
青海省公路橋涵水文分區的修正及應用研究
李捷
2012年
省級
青海省科技廳
《汽油車建議穩態工作排放測試系統工況模擬關鍵技術的研究及評價》
李恆賓
2012年
省級
青海河湟區域厚層基材植被保護坡技術應用試驗研究
侯鐵軍
2013年
省級
汽車發動機燃用乙醇汽油和普通汽油在青海高原環境下的對比性研究
李文時
2011年
省級

青海職業技術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3年9月,學校圖書館館藏圖書總量110.15萬冊,生均圖書131.58冊。 [2] 

青海職業技術大學文化傳統

青海職業技術大學形象標識

  • 校徽
校徽 校徽
學院校徽

青海職業技術大學精神文化

  • 學院精神
腳踏實地、勇攀高峯 [2] 
  • 校訓
厚德、篤學、求實、創新 [2] 
  • 校風
文明、守信、勤學、自強 [2] 
  • 教風
修身、敬業、求真、善教 [2] 
  • 學風
勤勉、睿思、善學、礪能 [2] 

青海職業技術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王志宏
副院長
王海春、張宏、孫平、呂少鋒、黃平、周國慶、王榮
資料來源: [6] 

青海職業技術大學教學團隊

學校現有教職工649人,其中專任教師455人,教授47人,副教授99人,博士26人、碩士219人,“雙師型”教師218人。現有國家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個,“全國優秀教師”4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西部之光”訪問學者6人,省級“135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9人,青海省高端創新人才千人計劃1人,“崑崙英才·教學名師”7人,青海省技術能手6人,青海省優秀教師6人,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教師團隊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 [1] 

青海職業技術大學所獲榮譽

青海職業技術大學先後榮獲黃炎培職業教育優秀學校、全國職業教育先進集體2次、全國高職院校服務貢獻50強3次、全國普通高校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