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山寺

(陝西旬陽市青山寺)

鎖定
青山寺,位於陝西省安康市旬陽市桐木鎮青山村,據明弘治二年(1489年)所立《重修青山寺記錄碑》雲:寺因青山得名,在縣之洵河裏沙溝河桐木溝。
中文名
青山寺
地    點
陝西省安康市旬陽市桐木鎮青山村

青山寺寺廟歷史

青山寺,位於陝西安康市旬陽市桐木鎮青山村,據明弘治二年(1489年)所立《重修青山寺記錄碑》雲:“寺因青山得名,在縣之洵河裏沙溝河桐木溝。肇啓唐,歷宋元,至我皇明。”可知青山寺創建於唐代。明弘治二年僧明順,募化十方,建造石室佛殿一座:內造像三尊;正德間(1506~1520年),沙門悟性募工修葺,並創修外殿、廊廡、山門。迨至清康熙七年(1668年),有南來僧人啓泰,重修殿廡,清嘉慶二年(1797年)殿廡毀於兵燹,同治、光緒年間重修。

青山寺佈局結構

青山寺歷經滄桑,殿宇大部分譭棄,現存正殿一楹,前殿及兩廡亦椽桷傾折,鴦瓦多摧。寺後舍利塔一座,系鑿石迭砌而成,通高6.7米。正殿為青山寺主體建築,座西面東,通體石築。無斗拱,無樑柱,系四角各豎一大條石,交錯成“井”字形,上砌至檐部後,逐漸收頂,內視為覆鬥形。面闊及進深均為5.3米,高約6.6米。四壁上端朝外分別伸出五個石樁,石樁上棚條石,條石上座泥,泥上施瓦以成屋檐。屋頂為四角攢尖,攢尖上飾橢圓形“寶珠”。四垂脊有漢文裝飾。門為四塊條石鑿合而成,門坊上有石匾額,鐫“青山古剎”四字。殿內正面舊鑄鐵佛三尊,為一佛二菩薩,中間系阿彌陀佛,兩邊為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像高均在2.27米。惜“文革”中被毀,現存菩薩頭像一尊,被旬陽縣博物館收藏。頭像上戴寶冠,冠前飾祥雲,正中有化佛,化佛後有背光。冠下沿飾寶珠,額前垂鬟髻,長眉彎目,兩耳垂肩,面容端莊秀麗,是觀音菩薩造像。造像頭重32.5公斤,高38釐米,據碑文載,應是明弘治二年之物。
青山寺雖然大部譭棄,但現存正殿、前殿及兩廡、舍利塔等,依然為一處比較完整的明清建築羣,特別是正殿,通體石築,是安康珍貴的古建藝術遺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