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靈安州遺址

鎖定
靈安州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庫倫旗扣河子鎮黑城子村村北,是遼代時期的古城遺址。 [2] 
靈安州遺址建於羣山環抱的盆地之中,平面略呈方形,南北向。1988年5月,哲盟文物普查時,對盟庫倫旗境內的黑城子古城進行了調查,並發現遼代“靈安州刺史印”一方,確定了靈安州遺址。遺址的發現,填補了《遼史》等史書對靈安州的失載,對研究遼代社會地理區劃提供了準確的地理方位。 [3-4] 
2013年5月,靈安州城遺址被國務院核定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靈安州遺址
地理位置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庫倫旗扣河子鎮黑城子村村北
所處時代
遼代
佔地面積
408000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0070-1-070

靈安州遺址歷史沿革

靈安州遺址 靈安州遺址
1975年5月,文物普查時,對靈安州遺址做過調查,基本認定為遼代州級城。 [2]  [5] 
靈安州刺史印拓本 靈安州刺史印拓本
1988年5月,哲盟文物普查時,對盟庫倫旗境內的黑城子古城進行了調查,並發現遼代“靈安州刺史印”一方,確定黑城子古城即是遼代的靈安州。 [3]  [4] 

靈安州遺址遺址特點

綜述
靈安州遺址建於羣山環抱的盆地之中,平面略呈方形,南北向。城牆上築有馬面,東、南、北各闢一門。城內建築基址密佈,城外西南面的官山上下各有一處寺廟址。 [4]  [5] 
城牆
靈安州遺址 靈安州遺址
北牆,保存較好,東風因蝕和流水破壞而斷斷續續。保存較好的牆段斷面呈饅頭狀。馬面殘存6座,其中門左右兩座高15米,寬40米,其餘均高10~18米,寬30米。門設在城牆中部,寬20米,外有長方形甕城,甕城長60米,寬30米,牆基甕門寬10米。城牆全長540米,牆基寬20米,殘高8~10米,頂殘寬3~5米,夯層厚0.2米。
西牆,基本保存完整,無門。城牆全長700米,牆基寬20米,殘高7~10米,頂殘寬4~6米,夯層厚0.2米。每隔30米左右有一座馬面,共有馬面10座。每座馬面寬25~30米,高8~10米。
東牆,破壞較重。正中設門,寬28米,有甕城,現殘。城牆全長650米,牆基寬20米,殘高5米,頂殘寬4~6米,夯層厚0.2米。馬面情況已不可辨。
南牆,基本破壞。西段保存較好,可辨馬面2座,每座寬25米,高15米。東段已與村舍相連,破壞嚴重。據當地老人回憶,南端正中原有門址,與北牆門寬相同。城牆全長600米。 [4]  [5] 
城內遺蹟
靈安州遺址 靈安州遺址
城內闢為耕地,對地貌破壞十分嚴重,建築基址多已無法辨清,較明顯的是南門與北門相對有一條直街,與東門內的一條大街垂直,形成城內“十”字形街道。東門大街南北兩側有排列較為整齊的建築基址。城內靠西牆正中有一高台建築址,南北長60米,東西寬30米,高出地面2米。 [4]  [5] 
城外遺蹟
官山,位於城西2.5千米,其主峯南坡有一個向東南開口而背風向陽的山窩,地表平坦,其上散佈着大量的青色溝紋磚、灰色布紋瓦及灰色泥質點紋陶片、銅器殘片。官山頂峯南側有一巨大石崖,石崖下面有一片人工修築的平台,南北寬7米,東西長50米,平台東部地表散佈着大量磚瓦,平台東南部又有一人工削平山脊鑿成的石台,高出平台70釐米,南北長約7米,東西寬約5米。石台上亦殘留一些磚瓦。石台北面是繞石崖的斜坡,斜坡上殘留三段石牆,石牆內外殘磚斷瓦比比皆是,陶片、瓷片夾雜其間。根據遺物特徵推斷此處當為遼代寺廟遺址。石崖南面,距平台表面約9米高的石壁上,從東向西排列三個石洞,俗稱大喇嘛洞、二喇嘛洞和三喇嘛洞。大喇嘛洞是借天然石縫加以人工開鑿而形成的,深約3米,洞口直徑約2米,西南向,洞南壁開有35釐米見方的小龕。洞口上部內壁有一墨書題記,字跡不清,可辨識者僅“此洞日雲光洞”六字;二喇嘛洞亦為人工開鑿而成,直徑與洞深均2米許,洞側兩壁各有一個40釐米見方的小龕;三喇嘛洞亦借天然石縫開鑿而成,直徑約2米,深4米,兩側石壁均有墨書題記,多漫漶。根據山下遺址、山上遺蹟所散佈的遺物與城中遺物相同,説明山上山下遺蹟與古城是同時代的建築,當是遼代建於州城之外的佛寺或道觀。 [4]  [5] 

靈安州遺址文物遺存

綜述
靈安州遺址出土大量建築材料,其中遼代蓮花瓦當、獸面瓦當及布紋板瓦、簡瓦、青磚居多。建築材料還有金代的花紋瓦當和死代三用形滴水。出土瓷器中有遼瓷、宋瓷,亦有金元鐵花瓷,同時出土許多宋代銅錢。根據古城的規模形制和大批的出土遺物,反映此城是一座比較重要的古城。從古城中出土大批的遼代遺物推斷,此城建於遼代,金沿用。 [4]  [5] 
靈安州刺史印
靈安州遺址靈安州刺史印 靈安州遺址靈安州刺史印
靈安州刺史印,紫銅鑄造,扁方鈕,鈕高2.5釐米,寬3釐米,厚1釐米。印為正方形,每邊長6釐米。厚1釐米,通高4通米。背有二層台,邊緣齊正,印文較深,文字清晰,為陽刻九疊篆文“靈安州刺史印”。 [3]  [5] 

靈安州遺址研究價值

靈安州遺址的發現,填補了《遼史》等史書對靈安州的失載,對研究遼代社會地理區劃提供了準確的地理方位。靈安州遺址周圍的官山等有許多佛教石窟寺和寺廟,可以推斷出州城的主人可能是佛教信徒。通過解讀石窟寺中的文字、文物信息,可以瞭解遼代晚期佛教在當時各地的傳播及發展變化。 [3] 

靈安州遺址保護措施

2013年5月,靈安州城遺址被國務院核定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靈安州遺址旅遊信息

靈安州遺址地理位置

靈安州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庫倫旗扣河子鎮黑城子村村北。

靈安州遺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庫倫旗扣河子鎮政府開車前往靈安州遺址,路程約7千米,用時約12分鐘。
參考資料
  • 1.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4-13]
  • 2.    靈安州遺址  .多彩內蒙古[引用日期2023-04-13]
  • 3.    郝維彬.科爾沁歷史考古[M]: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136.
  • 4.    通遼市政協文史學習委員會.玉珠文叢 科爾沁史話[M]: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200.
  • 5.    賁鶴齡.內蒙古庫倫旗發現遼代靈安州城址[J].考古,1991,6: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