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雷澤文化風景區

鎖定
雷澤文化風景區位於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胡集鎮境內,面積2100畝,主要包括雷澤寺和堯皇生態園二部分,是菏澤市中華祖源景區項目的主題景區之一。 [1] 
菏澤乃伏羲桑梓,堯舜故里,是中華先人祖源聖地。據考,伏羲生於雷澤;堯生於鄄城,都平陽(成陽故城),葬於濟陰谷林,帝堯陵在今菏澤胡集;舜生於馮諸(今山東鄄城),耕歷山,漁雷澤,今鄄城有舜王廟。 [2-3] 
中文名
雷澤文化風景區
地理位置
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佔地面積
2100 畝
著名景點
雷澤寺
帝堯陵

雷澤文化風景區簡介

雷澤文化風景區 雷澤文化風景區
雷澤文化風景區主要圍繞帝堯祭祀與堯舜文化進行深度開發,挖掘上古歷史文化資源的旅遊內涵。該風景區佔地2100畝,計劃總投資3.5億元,主要包括雷澤寺和堯皇生態園兩部分。 [1] 
其中雷澤寺佔地600畝,包括牌坊、山門、放生池、大雄寶殿、景觀綠化等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建設。堯皇生態園佔地1500畝,主要包括農業觀光園和蔬菜採摘園等。 [1] 

雷澤文化風景區主要景點

雷澤文化風景區帝堯陵

帝堯陵 帝堯陵
堯陵是上古五帝之一堯的墓地,為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存。位於鄄城縣西南7.5公里的富春鄉趙千莊村南。堯陵座北朝南,自漢代始歷經多次大規模的重建,陵區內現存封土、堯陵墓碑、堯陵祭文碑及享殿、東西朝房、更衣亭等古建築舊址。2006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4] 
明嘉靖初,都御史陳鳳梧委知州張寰建堯廟,賜祭田一頃二十畝。陵前現存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祭文碑”和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帝堯陶唐氏墓碑”各一棟。“帝堯陶唐氏墓碑”立於堯陵封土前,墓碑陽面共25字為濮州知州繆潤書丹。碑正中大字為“帝堯陶唐氏墓”六個大字,上款書“皇清光緒二十九年八月”,下款書“濮州知州繆潤 立石”。祭文碑乃明嘉靖二十四年秋濮州知州薛孟率百官祭堯陵時所立,現仍立於堯陵之前。碑高195釐米,寬84釐米,厚26釐米龜趺龍首。全文162字,行草,清晰可辨。 [4] 

雷澤文化風景區雷澤寺

雷澤寺 雷澤寺
千年古剎——雷澤寺,是我國佛教聖地之一,位於胡集鎮政府東北。恢復後雷澤古寺,規模佔地2400畝,計劃投資6億元,建築包括山門、大雄寶殿、禪堂、唸佛堂、藏經閣、觀音閣、地藏殿、鐘鼓等。
據文字記載,雷澤古寺應建於隋朝隋煬帝年間,當初為治理黃河氾濫、京杭大運河免受黃河水衝襲所建。隋朝後,六朝皇室則把雷澤古寺作為鎮災、鎮邪之寶,加持修繕。1855年之後,由於黃河改道、20多年水患,雷澤古寺被掩埋地下。2008年4月以來,胡集鎮黨委政府為弘揚傳統文化,決心恢復重建雷澤古寺,打造雷澤古寺風景區。

雷澤文化風景區公祭堯舜

公祭堯舜 公祭堯舜
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六日(陽曆4月22日),全球公祭堯舜大典在菏澤市牡丹區胡集鎮堯舜禹主題公園舉行,來自俄羅斯、香港、福建、河南、青島等地的海內外堯舜後裔與菏澤本地堯舜後裔宗親齊聚一堂,共同祭祀華人先祖堯舜。祭祀活動舉行鳴炮、擊鼓、鳴鑼、上香、108拜等祭祀儀程。獻花焚香,全體祭祀人員肅穆,深深緬懷先祖堯舜。 [2] 
2022年4月22日上午,壬寅(2022)年春公祭伏羲堯舜禹大典在菏澤市牡丹區胡集鎮堯舜禹主題公園舉行。 [5] 

雷澤文化風景區考古發掘

帝堯陵 帝堯陵
據考,胡集鎮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乃伏羲桑梓,堯舜故里,是中華先人祖源聖地。胡集鎮位於《禹貢》中雷夏澤東南岸,上古曰成,五帝時代曰平陽;西周文王第七子叔武封此為成國,稱成陽。春秋成國亡,複稱平陽,為魏國東境重鎮。秦、漢、魏、晉、北朝為濟陰郡成陽縣,北齊廢縣;隋文帝於成陽故城復置縣,因地近雷澤,曰雷澤縣;唐、五代、宋、金八朝因之。金正隆雷澤城圮於黃河,降為鎮,金、元稱雷澤鎮。明洪武初,河決雙河口,淹雷澤鎮,僅餘三尺城牆。明於此置屯田,曰平陽屯。清代胡姓於此設集市,改稱胡集。 [2] 
2007年春,在菏澤市歷史與考古研究所所長潘建榮的多方協調下,由菏澤市文物事物管理處和牡丹區文物管理所聯合組隊,對該遺址進行初步考古調查和勘探工作。 [3] 
2008年山東省考古所在成陽城內發現堯舜時代的龍山文化遺址和城西堯王寺遺址,這為“舜生姚墟”在考古學上找到了依據。接着山東省考古所對堯王寺村堯陵遺址進行了勘探,證明是面積達四萬平方米的龍山文化遺址,文化堆積厚達11米,可證有虞氏在其上生活年代之長。這也為胡集鎮堯舜故里奠定科學依據。 [2] 
雷澤文化風景區 雷澤文化風景區
2008年,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高明奎帶隊,對故城及堯陵遺址進行試掘工作。勘探結果證明,此遺址屬古城牆,初步探出東牆垣長648米,南牆垣長900米,北牆垣長1084米,但是,沒有找到西牆垣及南牆垣、北牆垣的西段。 [3] 
2017年初,經過多年努力發掘,終於發現西牆所在位置,並最終認定該城牆南牆長1475米,北牆長1457米,東牆長690米,西牆長700米,周長4327米,面積達1036000平方米。
2017年11月4日至5日,“成陽故城與帝堯陵研討會”在牡丹區胡集鎮成功舉行,中國先秦史學會副會長、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院研究員宮長為主持會議,國內歷史、考古學界學者杜勇、王永波、沈長雲、辛德勇、陳泳超、袁廣闊、張翠蓮、高明奎、潘建榮等共計200人蔘會。在實地考察遺址後,專家們進行專題研討並達成共識:牡丹區胡集鎮地下故城系先秦古城;成陽故城西二里堯王寺村面積達七萬平方米的龍山至漢文化遺址,系文獻中的堯陵遺址。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