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雷州黃牛

鎖定
雷州黃牛主要主產於雷州、徐聞、遂溪3縣;尤以雷州數量最多,居全省之首。是中國優良黃牛品種之一,1994年被農業部列入《國家種質資源保護目錄》,是廣東省馳名特產。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中文學名
雷州黃牛

雷州黃牛特色

雷州黃牛,肌肉豐滿,肉質嫩滑,甘香醇厚,味美可口,屠宰率高,淨肉平均可達48%,也是享有盛名的菜牛。上世紀二十年代起,進入香港市場,佔香港牛肉市場60%以上,風行半個世紀。牛肉在湛江人的眼中,向來視為補身和食療的佳品,具安中益氣、健脾養胃、補益腰腳、強體壯身功能,牛肉在肉類中佔重要一席。酒樓食肆,必有牛肉佳餚,家庭設宴也少不了牛肉這道菜。1980年經國家專家組鑑定,雷州黃牛正式列入全國優良黃牛品種,是全國10大優秀地方禽畜之一,統一命名為“雷瓊黃牛”。雷州黃牛貼上名牌標籤,成了湛江的品牌,輸出量大增。隨着農業機械化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雷州黃牛肉用地位凸顯,湛江不少地方都建有雷州黃牛商業集團式、高科技產業化飼養基地,雷州黃牛將進入新的歷史時期。

雷州黃牛外貌特徵

雷州黃牛外型酷似瘤牛,毛色以橙黃為主,夾有黑色,外表特徵為十三黑:鼻鏡、兩眼圈、兩耳尖、四蹄、尾線、陰鞘和陰囊下部為黑色。公牛頭頸粗短,肩峯高聳,脊腰平直;母牛體型清秀,頸細長,角短小。
外貌特徵 外貌特徵

雷州黃牛生產性能

雷州黃牛體重,初生犢體重15kg,成公牛達400kg,母牛達250—300kg。其體型較大,肌肉豐滿、耐濕熱、耐粗飼、適應性強,役用性能好。其性成熟早,母牛一般一歲半性成熟,公牛二歲可配種。繁殖性能力,一般一年一胎,優秀的四年五胎。其肉質細嫩,屠宰率高,平均48.8%。

雷州黃牛歷史背景

晉張勃《吳錄地理志》載“合浦郡徐聞縣牛多,其頂上有特骨、大如漏斗,日行三百里。”徐聞縣屬合浦郡,在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南北朝齊武帝元年(483年),而張勃成書在晉朝,由此推算雷州有牛已有2000多年。近年,徐聞漢墓出土有陶牛塑像,更充分證明雷州有牛的歷史久遠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