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雲崖寺和陳家洞石窟

鎖定
雲崖寺和陳家洞石窟,位於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是南北朝至明朝時期的古建築遺存。 [3-4] 
雲崖寺石窟始建於北魏太平真君初年;陳家洞石窟,開鑿於北魏晚期。雲崖寺石窟位於平涼市莊浪縣關山西麓的韓店鎮郭漫村峽谷地帶,面積約2.4萬平方米。雲崖寺石窟開鑿在丹霞山體之上,是最為顏色血紅的一座北魏時期就開始開鑿的石窟。陳家洞石窟,又名“龍泉山石窟”,位於平涼市莊浪縣通化鎮陳堡村森林深處。雲崖寺石窟洞窟19座、石造像20尊、泥塑72尊,殘存壁畫約14平方米、明代石碑2通。陳家洞石窟利用天然崖坎,以石條、土坯砌牆建洞而成。窟羣分佈在長約100米、高約60米的崖壁上,現有洞窟9座、康熙《重修龍眼山寺碑記》以及乾隆、嘉慶、民國時期碑刻6通,以及金代天德四年、泰和六年石刻題記。洞窟外一崖壁上,鐫刻有北魏三尊立式摩崖雕像,分別為迦葉佛、釋迦佛和彌勒佛。雲崖寺石窟6號、7號窟明代泥塑保存較好,被譽為“中國晚期石窟的集大成者”,是中國石窟建造史上大規模開窟造像之風的最後止息地,對研究佛教石窟造像具有重要考古價值;陳家洞石窟是莊浪縣保存最完好、最具藝術和文物價值的北魏石刻。 [3-5] 
2006年5月,雲崖寺和陳家洞石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雲崖寺和陳家洞石窟
地理位置
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
所處時代
南北朝至明朝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6-868-5-058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雲崖寺和陳家洞石窟歷史沿革

雲崖寺石窟始建於北魏太平真君初年;陳家洞石窟,開鑿於北魏晚期。 [3-4] 
陳家洞石窟自北魏創修以來,宋、元、明、清諸代均有修葺。清初以前建有三清宮、大雄寺、玉皇閣、玄帝殿、觀音洞、聖母祠、韋馱庵等。清同治年間遭兵燹毀。清光緒中葉後,又曾幾度修葺,但終未恢復原貌。 [6] 
2020年12月15日至2021年2月3日,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石窟寺專項調查工作隊開展了石窟寺田野調查。 [2] 

雲崖寺和陳家洞石窟建築格局

雲崖寺和陳家洞石窟
雲崖寺和陳家洞石窟(2張)
雲崖寺石窟位於平涼市莊浪縣關山西麓的韓店鎮郭漫村峽谷地帶,面積約2.4萬平方米。雲崖寺石窟開鑿在丹霞山體之上,是最為顏色血紅的一座北魏時期就開始開鑿的石窟。陳家洞石窟,又名“龍泉山石窟”,位於平涼市莊浪縣通化鎮陳堡村森林深處。 [3-4] 

雲崖寺和陳家洞石窟主要建築

雲崖寺石窟
雲崖寺石窟
雲崖寺石窟(2張)
雲崖寺石窟洞窟19座、石造像20尊、泥塑72尊,殘存壁畫約14平方米、明代石碑2通。其中6號、7號窟明代泥塑保存較好。 [4] 
雲崖寺石窟 雲崖寺石窟
6號窟為方形平頂窟,正壁為一佛二菩薩,均為石胎泥塑,表現為釋迦遊四門的傳説,在佛像雕塑的背後,有殘存的佛像背光光環壁畫。在洞窟在上部牆角,有殘存的浮雕樓閣和人物雕塑,四周還有泥塑羅漢、菩薩和天王雕像。 [5] 
雲崖寺石窟
雲崖寺石窟(1張)
7號窟為五方佛窟,內容為密教題材,表現的為五方如來,四周均有泥塑,共有五佛十菩薩和其他精美泥塑浮雕。洞窟中的壁畫保存下來不少,佛像周邊擺放了不少殘破的雕像,據説這些都是從牆上掉落下來,或附近洞窟中收集而來。 [5] 
陳家洞石窟
陳家洞石窟
陳家洞石窟(2張)
陳家洞石窟利用天然崖坎,以石條、土坯砌牆建洞而成。窟羣分佈在長約100米、高約60米的崖壁上,現有洞窟9座、康熙《重修龍眼山寺碑記》以及乾隆、嘉慶、民國時期碑刻6通,以及金代天德四年、泰和六年石刻題記。洞窟外一崖壁上,鐫刻有北魏三尊立式摩崖雕像,分別為迦葉佛、釋迦佛和彌勒佛。三尊造像雕於高5.5米、寬約5米、長約5米許的青灰色巖巨石之上。巨石兩側凹凸不平,呈斜坡狀,東側平正。古代匠師這塊天然石砂塊平正的一面雕成三尊高5米許的巨型造像。三佛均為立式,中間佛高5.1米,施無畏與願印,右側佛高4.9米,左側佛高4.7米,均施無畏印。三佛均作高肉髻,面相方圓,雙目微睜,笑態可掬。身着通肩袈遊裟,胸前結帶,外露僧祗支。大衣前擺垂於腹下,衣袖寬大拖於腿下,衣紋呈弧形階梯狀。下着密摺長裙,赤足立於蓮台之上,分別為迦葉佛、釋迦牟尼和彌勒佛。在唐塔三佛的背光外,雕有小坐佛13尊,背部均為尖拱形背光,結跏趺坐於蓮台上。在大佛左側右壁上,有“泰和年四月二十一日梁石記至”題記一處。造像風格和涇川縣南石窟寺有較多相似之處,作為典型的北魏晚期風格,在莊靜地區的石窟中較罕見。 [3] 
唐代磚塔 唐代磚塔
石窟峽谷石台上,有一高約8米的六角七級空心樓閣式磚木結構唐代殘塔,其風格和西峯肖金塔、西安大雁塔建造風格類似。唐代磚塔建於長10.7米、寬約6米、高4.1米的龜形巨石之上。塔與三巨佛相為映襯,現殘存四層半,具有鮮明的盛唐造塔風格。塔為空心樓閣式,塔底呈平面六角形,系磚木結構(其中木構件已朽無存)。現存四層半,殘高約8米,外徑約5米,內徑2.8米,壁厚0.7米。塔的每層出檐較淺,各角均有簡單的仿木裝飾,每面正中檐下有一朵仿木斗拱,呈六角形角錐體,從其風格來看,磚塔應為唐僖宗文德年間所建。 [6] 

雲崖寺和陳家洞石窟文物價值

雲崖寺石窟6號、7號窟明代泥塑保存較好,被譽為“中國晚期石窟的集大成者”,是中國石窟建造史上大規模開窟造像之風的最後止息地,對研究佛教石窟造像具有重要考古價值;陳家洞石窟是莊浪縣保存最完好、最具藝術和文物價值的北魏石刻。 [3]  [5-6] 

雲崖寺和陳家洞石窟保護措施

2006年5月,雲崖寺和陳家洞石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雲崖寺和陳家洞石窟旅遊信息

雲崖寺和陳家洞石窟地理位置

雲崖寺和陳家洞石窟位於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 [3-4] 

雲崖寺和陳家洞石窟交通信息

自駕:自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雲崖寺和陳家洞石窟,路程約32.8千米,用時約44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