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雲峯寺石佛殿

鎖定
雲峯寺石佛殿,位於山西省晉中市介休市綿山鎮綿山抱腹巖,是明朝至清朝時期的古建築遺存。 [3] 
雲峯寺,唐貞觀年間(627~649年),敕建;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重修;清朝年間,屢有修葺。雲峯寺上層寺院現存建築石佛殿為明代遺構;下層建築全部為1995~1998年復建。雲峯寺石佛殿,又稱為空王佛真身殿,坐北朝南,石木混合建築,面寬三間,進深一間,歇山頂。兩山與後檐包砌石牆,前檐明間施兩扇小板門,次間施檻牆與直欞窗。雲峯寺石佛殿,不用木柱承擔屋頂的重量,門窗部位跨度用長厚石料,為防止斷裂,門上採用了兩塊斜撐石料,石料下邊雕有對稱波浪形,既傳遞了重力,又增加了門的美觀,保證了門處的荷載強度。窗部除採用了上述方法外,還在中部加置一根小石柱,使荷載力更大。石佛殿這種建築形制,以及次間直欞窗均保存了明代以前的風格,全國少見,具較有較高的科學價值與藝術價值;包骨真身(肉身)彩繪泥塑像是彩繪肉身坐化雕塑品,是重要的歷史文物,有着重要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2013年5月,雲峯寺石佛殿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雲峯寺石佛殿
地理位置
山西省晉中市介休市綿山鎮綿山抱腹巖
所處時代
明至清代
佔地面積
約 3932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0880-3-178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雲峯寺石佛殿歷史沿革

雲峯寺,唐貞觀年間(627~649年),敕建;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重修;清朝年間,屢有修葺。 [3] 
雲峯寺上層寺院現存建築石佛殿為明代遺構;下層建築全部為1995~1998年復建。 [1] 

雲峯寺石佛殿建築格局

雲峯寺
雲峯寺(2張)
雲峯寺原稱抱腹寺,又稱靈官仙窟、大雲寺,佔地約3932平方米。寺坐北朝南,寺內建築因地勢走向分上下兩層,朝向不一,高低參錯,高處全修以懸空的棧道,連通各個殿宇。現存古建築有空王殿、千佛殿、介推祠、五龍殿、明王殿、馬鳴殿、羅漢堂、眼光菩薩殿及僧房、客舍等近百間。 [3] 
雲峯寺石佛殿 雲峯寺石佛殿
雲峯寺石佛殿,又稱為空王佛真身殿,坐北朝南,石木混合建築,面寬三間,進深一間,歇山頂。兩山與後檐包砌石牆,前檐明間施兩扇小板門,次間施檻牆與直欞窗。檐下柱頭科三踩單昂斗栱,斗栱與樑架不對位。明間平身科一攢,大斗之上出45°斜昂。次間平身科兩攢,同柱頭科。殿內施三架樑,樑上中施蜀柱、隨檁枋、合沓,承脊檁。石佛殿正中供奉空王佛塑像,左為普賢坐像,右為文殊菩薩騎獅,都是泥塑金身。二菩薩兩側分別還有摩斯、銀空二弟子,以及綿山二龍王、五龍王。 [3-4]  [6] 

雲峯寺石佛殿文物遺存

石碑
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抱腹寺重修空王佛正殿碑》記載:“太宗禮畢,敕賜空王佛號,包塑真容,創剎織女,感送袈裟,匾名抱腹寺也”。可知空王佛塑像為“包塑真容”,也就是田志超坐化後的包骨真身塑像。包骨真身是彩繪肉身坐化雕塑品,更是重要的歷史文物。 [4]  [7] 
明萬曆七年(1579年)九月《重修彌陀碑記》古碑,碑文脱落多處,但仍可看清其中有“敕賜蘆芽山傳宗第一代正宗法王者”字樣,説明綿山與寧武蘆芽山的佛教、僧侶曾有過密切聯繫。 [5] 
塑像
塑像 塑像
雲峯寺石佛殿保存有歷代彩塑、包骨真身像。 [3]  [5] 

雲峯寺石佛殿歷史文化

空王佛
空王佛俗姓田名志超,祖籍陝西馮翊(今大荔)縣,後移居山西榆次源渦。他27歲時為反抗官府、地痞的盤剝,為民請命慘遭迫害後離家出走,先後在太原開華寺、河北正定臨濟寺研習佛法而得道。唐武德元年(618年),他參加唐朝開國大典,受唐高祖特殊禮遇。唐武德五年(622年),輾轉來到綿山抱腹寺修煉。唐貞觀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李世民到綿山祈雨,高僧田志超賜雨長安。次年春,李世民來綿山禮佛謝雨,剛巧田志超圓寂,李世民仰天長嘆:“寡人真乃福淺,此行空望佛矣!”“空王佛”之稱便由此而來。寺內的空王佛像,據傳是田志超的“包塑真容”。據説,這裏還有田志超留下的佛掌印、五龍殿、明王殿、空王磨等遺蹟。 [4] 
包骨真身
包骨真身是指古代一些修行較高的道教或佛教人士坐化後,遺體不做處理卻能夠完好無損,後人將其肉身塑像,予以膜拜,此稱包骨真身。包骨真身塑像是以真人肉身為胎骨來塑造的,在人體真身之上,用穀子秸稈等物包裹纏扎於真身上形成塑像胎體,在谷稈上直接施敷細草拌泥完成大體雛形,再在其上分兩次施兩層細泥,完成各部細節後再敷一層細的白泥漿做底子,然後彩繪。 [7] 

雲峯寺石佛殿文物價值

雲峯寺石佛殿,不用木柱承擔屋頂的重量,門窗部位跨度用長厚石料,為防止斷裂,門上採用了兩塊斜撐石料,石料下邊雕有對稱波浪形,既傳遞了重力,又增加了門的美觀,保證了門處的荷載強度。窗部除採用了上述方法外,還在中部加置一根小石柱,使荷載力更大。石佛殿這種建築形制,以及次間直欞窗均保存了明代以前的風格,全國少見,具較有較高的科學價值與藝術價值;包骨真身(肉身)彩繪泥塑像是彩繪肉身坐化雕塑品,是重要的歷史文物,有着重要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6] 

雲峯寺石佛殿保護措施

雲峯寺石佛殿遺址碑 雲峯寺石佛殿遺址碑
2013年5月,雲峯寺石佛殿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雲峯寺石佛殿旅遊信息

雲峯寺石佛殿地理位置

雲峯寺石佛殿位於山西省晉中市介休市綿山鎮綿山抱腹巖。 [3] 

雲峯寺石佛殿交通信息

自駕:自山西省晉中市介休市人民政府開車前往雲峯寺石佛殿,路程約29千米,用時約61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