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雪梅香·景蕭索

鎖定
《雪梅香·景蕭索》是北宋詞人柳永所作的一首詞。上片以清秋楚鄉的寥廓、迷濛以及瀰漫其上的凜凜寒氣,寫出了他鄉遊子的落寞和惆悵;下片寫出了温情的美麗和短暫,但卻無法避免一朝離別、兩相暌違的悲劇結局。全詞上下片互相映證,共同營造了一個悽苦而優美的意境。
作品名稱
雪梅香·景蕭索
作    者
柳永
創作年代
北宋
出    處
樂章集
作品體裁

雪梅香·景蕭索作品原文

雪梅香
景蕭索,危樓獨立面晴空。動悲秋情緒,當時宋玉應同。漁市孤煙嫋寒碧,水村殘葉舞愁紅。楚天闊,浪浸斜陽,千里溶溶
臨風。想佳麗,別後愁顏,鎮斂眉峯。可惜當年,頓乖雨跡雲蹤。雅態妍姿正歡洽,落花流水忽西東。無聊恨、相思意,盡分付徵鴻 [1] 

雪梅香·景蕭索註釋譯文

雪梅香·景蕭索詞句註釋

①雪梅香:詞牌名。又名《雪梅春》,柳永自度曲。雙調,九十四字。前段九句四平韻,後段十一句五平韻。
宋玉:又名子淵,宋國公族後裔 ,楚國文人。
③嫋:繚繞的煙霧。
④溶溶:水流動的樣子。
⑤鎮斂眉峯:雙眉緊鎖的樣子。
⑥乖:相違。雨跡雲蹤:男女歡愛。
⑦無聊:又作“無憀”,無奈。
⑧分付:託付。徵鴻:遠飛的鴻雁,即憑書信相互問候。 [2] 

雪梅香·景蕭索白話譯文

在景色蕭索的秋天裏,我獨自登上高樓遙望萬里晴空。俯瞰四野,蒼涼的大地深深的觸動了我悲秋的情懷,這和當年宋玉因悲秋而寫《九辯》的心情應該是一樣的吧。秋天的漁市是那樣冷落寂寥碧煙嫋嫋;水村殘存的葉子在風霜中獵獵發紅。楚天分外遼闊一望無際,江水浸泡着尚未落盡的夕陽,浪打浪波濤翻滾。
憑欄臨風,我想起來遠方的佳人,離別的時日多了,想她亦是愁容滿面,久鎖雙眉了吧。可惜當初,我們突然匆匆別離,有如雨雲消散,天各一方。當初種種的美好情態,萬般的和睦歡樂如今形同流水落花東飄西散,遙守天涯一方,望眼欲穿。難耐此恨無窮無盡,綿綿的相思縈繞在心間,我願把這份相思託付給遠行的大雁。 [3] 

雪梅香·景蕭索創作背景

柳永一生中除了追求功名利祿,便是寄情紅顏歌酒,當他在科場失利無法躋身權力階層時,便以酒色狎戲人生。天聖二年(1024年),柳永第四次落第,憤而離開京師,與情人(或為蟲娘)離別,由水路南下,填詞為生,此詞為作者遊荊湘所著。 [4] 

雪梅香·景蕭索作品鑑賞

雪梅香·景蕭索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觸景傷感,懷鄉戀情之作。作者浪跡楚天,秋風蕭瑟之時,登高望遠,愁腸百轉。詞的上片寫景悲秋,秋愁的氣氛渲染強烈;下片見景動情,想念佳人,思緒無限,流露出作者懷念風塵女子真摯的情懷。
上片“景蕭索,危樓獨立面晴空。”首句景象的蕭索衰敗,隱含着秋意,為全詞奠下了傷悲的基調。詞的第一句脱口而出,直接點出秋景的蕭瑟。詞人獨自登上高樓仰望着萬里晴空。“動悲秋情緒,當時宋玉應同。”次句是全詞的立足處,下文均是詩人獨立高樓面對晴朗的秋空時所見所感。登樓望遠,往往會觸動人的愁緒,這是古老中國上人傳統的普遍的“情結”;何況,此刻詩人是一個人“獨立”着,更添一絲孤獨無依的悲涼。“漁市孤煙嫋寒碧,水村殘葉舞愁紅。”兩句極美的對句,是精煉的詞的語言。這兩句寫秋風中漁市、水村的冷落、淒寒。雖是碧煙紅葉也是秋涼的感覺。詩人舉目所見,漁鄉村市上面的寒冷碧空中,一股炊煙裊裊上升;臨水村邊的楓樹落葉,在秋風中旋舞着紅色。“楚天闊,浪浸斜陽,千里溶溶。”末韻三句氣象極開闊而壯美,江水託着未落的斜陽。這裏説江水一瀉千里,波浪浩蕩。末韻連上文第三韻展現出一幅帶有動態的古老中國水村晚秋畫面:遠景是蘭天孤煙,中景閃着金光的溶溶水波,近景則是水村錯落的紅葉。
下片“臨風。想佳麗,別後愁顏,鎮斂眉峯。”別後,她一定滿臉愁顏,深鎖眉頭,心中痛苦不堪。“可惜當年,頓乖雨跡雲蹤。”大概他倆情意相投,是客觀環境迫使他們不得不分離。“雅態妍姿正歡洽,落花流水忽西東。”她是如此美麗動人、温柔體貼,兩人相處得十分融洽歡悦,誰知忽然像落花流水那樣各自西東了。這兩句是七言對句,“正”和“忽”兩個虛字,生動地寫出了客觀環境和主觀情意的矛盾。前一句如膠似漆,後一句東分西散無法復回;形成強烈的反差,加重了抒情的力度。“無聊恨、相思意,盡分付徵鴻。”無聊,煩悶,潦倒失意,心情無所寄託,這就點明瞭自己無聊的怨恨和對佳麗的情思情意,離別的恨是那樣愁悶,無所事事,難忍難耐。“徵鴻”為高樓所望見,這與開頭“危樓獨立”遙遙呼應,“盡分付”三字表示濤人想竭力擺脱悲秋情緒所帶來的種種煩悶與苦痛。
此詞上景下情,看似平鋪直敍,然而寫景抒情都極有層次,由近至遠,虛實相間,或一氣貫注,或曲折盡致,詞意明白而細密。這種平淡無奇、不見技巧之作反倒是一般詞人所難以企及的。 [1]  [5-6] 

雪梅香·景蕭索名家點評

清賙濟《宋四家詞選目錄序論·附錄》:“景蕭索”本闋,結句似在“意”字逗。 [7] 
清鄧廷楨《雙硯齋詞話》:“柳耆卿以詞名景祐、皇祐間。《樂章集》中冶遊之作居其半,率皆輕浮猥媟,取譽箏琶。如當時人所譏,有教坊丁大使意。惟《雨霖鈴》之“楊柳岸,曉風殘月”,《雪梅香》之“漁市孤煙嫋寒碧”,差盡風雅。” [4] 

雪梅香·景蕭索作者簡介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敍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 [8] 
參考資料
  • 1.    (宋)柳永著.柳永詞選注: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01:第128頁
  • 2.    羅立剛編注.戀上古詩詞書系 多情自古傷離別 柳永詞: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05:第5頁
  • 3.    丁華民,孟玉婷主編,文豪書系 范仲淹 柳永 周邦彥 陸游 李清照 第十七卷,吉林文史出版社,吉林音像出版社,2006.3,第29頁
  • 4.    馬瑋主編,柳永,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14.01,第150頁
  • 5.    錢鴻英著.柳周詞傳 柳永、周邦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第83-85頁
  • 6.    陳祖美主編;陶然編著,楊柳岸曉風殘月 柳永集,河南文藝出版社,2015.07,第190頁
  • 7.    羅立剛編注,多情自古傷離別 柳永詞,山東文藝出版社,2015.03,第6頁
  • 8.    唐圭璋 等.唐宋詞鑑賞辭典(南宋·遼·金).上海市: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2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