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陽成天皇

鎖定
陽成天皇(ようぜいてんのう,868年—949年),諱貞明,日本第57代天皇(876年—884年在位)。清和天皇的長子,母親為藤原高子。九歲即位,後因種種行為太過荒誕,被他的舅舅藤原基經所廢。
本    名
貞明
別    名
陽成天皇
所處時代
平安時代
民族族羣
和族
出生地
京都染殿第 [1] 
出生日期
868年
逝世日期
949年
父    親
清和天皇
母    親
藤原高子
在位時間
876~884年

陽成天皇人物生平

陽成天皇的母親藤原高子,是當時的攝政大臣藤原基經的妹妹。他出生在京都染殿第,是清和天皇的長子;染殿第是藤原良房的宅邸,日後清和天皇退位後移居於此,於是又稱清和院。 [1] 
陽成天皇陵
陽成天皇陵(2張)
陽成天皇被描述成一代暴君。他在做太子的時候鬥雞走馬,放蕩不羈。陽成天皇於9歲成為天皇,朝政由藤原基經一人包辦,依然成天賽馬、舞槍弄棒,沒有一點做人君的樣子。藤原基經擔心朝中大臣不服,不得不推讓一下,甚至不上朝以示退避。天皇便天天派專人往他家送公文,於是留下攝關都在家辦公的先例。 [2] 
爾後,陽成天皇更加怙惡不悛,動輒把勸諫他的親信殺死。藤原基經不得不進宮阻止他的胡作非為,禁止他除了參加新嘗祭之外的公開露面。884年,在藤原基經的逼迫下,17歲的陽成天皇被迫以身體有病為由退位,做了太上皇。藤原基經不顧別人的反對,立與自己關係親切的表兄、時已55歲的時康親王為光孝天皇。時康親王從輩分上是陽成天皇的叔祖父,本來不太可能繼位;經由這次政變,之後的天皇全部都是光孝天皇的子孫,原本的長房皇族就被排除在繼承序列之外。
退位後的陽成上皇相當放蕩不羈,曾讓人把婦女的衣服扒光,用琴絃綁起來,扔到水池裏面把她淹死。直到949年,陽成上皇以82歲的高齡駕崩。儘管他和他的兄弟們已經無緣帝位,但是他們的子孫後來成為顯赫的清和源氏,該氏族以武藝為才能,逐漸成為世族並攫取政治權力;十一世紀末,源氏出身的源賴朝成立了鎌倉幕府以後,成為日本實際上的統治者。

陽成天皇主要作品

陽成天皇做上皇時,留下了一首和歌, 後被收錄到《小倉百人一首》: [3] 
筑波嶺のみねより落つるみなの川戀ぞつもりて淵となりぬる
直譯: 筑波山 出峯漩落 男女河 細脈積 深淵渦
意譯: 飛流直下筑波嶺 相思積成萬尺淵
〔歌意探析〕
水無乃川從筑波山的頂峯飛瀉直下,日夜不停、激振盪漾,正如作者心中的戀情,山下那一汪深邃的潭水,不就是這傾訴不盡的戀情所積蓄起來的嗎。用“淵”來比喻“戀”,兩者在“深”上有着共通之處,作者並沒有提到“深”,但卻能讓人感到“深”,這確實是個絕妙的比喻。這首深情而奔放的情詩送給綏子內親王,綏子內親王后來成了陽成院的皇后。一般認為,這首和歌應該是陽成院年少時向綏子求愛的作品,作於退位之前。
參考資料
  • 1.    林明德.悠遊京都:探索京都庭園、佛寺、神社、河川、町家:均恆智慧,2015:318
  • 2.    藤原時平、菅原道真、大蔵善行、三統理平.日本三代実録:大和朝廷,901:元慶5年2月9日條
  • 3.    劉德潤.小倉百人一首.中國大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