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耽

鎖定
陳耽(?—185年),字漢公,東海(今山東江蘇交界一帶)人。 [5]  以忠正稱,歷位三司,在漢靈帝時擔任過司徒。 [3]  光和五年(182年),朝廷令公卿檢舉官員,陳耽上言公卿包庇宦者子弟、虛糾無辜,因此遭到了宦官的怨恨和誣陷。 [1]  [4]  中平二年(185年)十月,陳耽被下獄,最終死於獄中。 [13] 
全    名
陳耽
漢公
所處時代
東漢
逝世日期
185年
最高官職
司徒

陳耽人物生平

陳耽字漢公,東海人。 [5]  以正直、忠誠而見稱,歷位三司。 [3] 
熹平三年(174年)二月,太常陳耽擔任太尉。 [5] 
熹平五年(176年)五月,陳耽被免官。 [6] 
熹平六年(177年)十一月,太常陳耽擔任司空。 [7]  (《後漢紀》則記載陳耽在十二月由太僕升任司空。 [8] 
光和元年(178年)四月,陳耽因災異被免官。 [9-10] 
光和四年(181年)十月,太常陳耽擔任司徒。 [11]  (《後漢紀》記載此事在光和三年。 [8] 
光和五年(182年)三月,陳耽被免官。 [12]  (《後漢紀》則記載陳耽在光和四年夏季因不堪其任被罷免。 [8] 
在光和五年,朝廷下詔令公卿按民謠檢舉刺史、二千石為害之人。當時太尉許戫、司空張濟看着宦官的臉色行事,收取賄賂。宦官子弟賓客,貪污卑鄙,許戫與張濟不敢過問,卻虛報糾舉二十六個處於邊遠小郡清廉惠政的人。吏人來到京師申訴,陳耽與議郎曹操上書:“公卿的檢舉,大都包庇各自的私黨,是所謂‘放鴟梟而囚鸞鳳’。”其言忠切,漢靈帝劉宏因此責備許戫和張濟,並將因謠言而被問罪的官員全部拜為議郎。宦官怨恨陳耽,於是共同誣陷陳耽。中平二年(185年)十月,陳耽與諫議大夫劉陶因直言而被下獄,最終二人皆死於獄中。 [4]  [13] 

陳耽人物評價

鍾敬伯:“人有死重於泰山者,非以其能死也,以其死而不死也。劉陶、陳耽,忠言逆耳,可對漢先帝於地下而無愧,非所謂重泰山之死哉。” [2] 

陳耽軼事典故

《後漢書·陳寔傳》記載,楊賜、陳耽每次被拜為公卿時,羣僚都來祝賀,而楊賜等人常嘆陳寔未登大位,對自己先於陳寔身居高位感到慚愧。 [16-17] 

陳耽史料記載

陳耽無本傳,其事蹟主要見《後漢書·卷五十七》
《後漢書·卷五十七·杜欒劉李劉謝列傳第四十七》 [14] 

陳耽文學形象

陳耽在小説《三國演義》第2回中有登場,為司徒。劉陶將被靈帝處死時,陳耽入宮苦諫,以頭撞階,靈帝下令將陳耽牽出,與劉陶皆下獄。同夜,十常侍於獄中謀殺二人。 [15] 
參考資料
  • 1.    呂紹綱,呂美泉編著.中國曆代宰相志.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01:66-67
  • 2.    匯評三國志演義: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3-26]
  • 3.    《後漢書·卷五十七·杜欒劉李劉謝列傳第四十七》:時司徒東海陳耽,亦以非罪與陶俱死。耽以忠正稱,歷位三司。
  • 4.    《後漢書·卷五十七·杜欒劉李劉謝列傳第四十七》:光和五年,詔公卿以謠言舉刺史、二千石為民蠹害者。時太尉許𢒰、司空張濟承望內官,受取貨賂,其宦者子弟賓客,雖貪污穢濁,皆不敢問,而虛糾邊遠小郡清修有惠化者二十六人。吏人詣闕陳訴,耽與議郎曹操上言:“公卿所舉,率黨其私,所謂放鴟梟而囚鸞鳳。”其言忠切,帝以讓𢒰、濟,由是諸坐謠言徵者悉拜議郎。宦官怨之,遂誣陷耽死獄中。
  • 5.    李賢注《後漢書·卷八·孝靈帝紀第八》:熹平……三年春正月,夫餘國遣使貢獻。二月己巳,大赦天下。太常陳耽為太尉。【耽字漢公,東海人也。】
  • 6.    《後漢書·卷八·孝靈帝紀第八》:五年夏四月癸亥,大赦天下。益州郡夷叛,太守李顒討平之。復崇高山名為嵩高山。《前書》武帝祠中嶽,改嵩高為崇高。大雩。使侍御史行詔獄亭部,理冤枉,原輕系,休囚徒。五月,太尉陳耽罷,司空許訓為太尉。
  • 7.    《後漢書·卷八·孝靈帝紀第八》:六年……十一月,司空陳球免。十二月甲寅,太常河南孟𢒰為太尉。庚辰,司徒楊賜免。太常陳耽為司空。
  • 8.    後漢孝靈皇帝紀中卷第二十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6-10]
  • 9.    《後漢書·卷八·孝靈帝紀第八》:光和元年……夏四月丙辰,地震。侍中寺雌雞化為雄。司空陳耽免,太常來豔為司空。
  • 10.    《後漢孝靈皇帝紀中卷第二十四》:是月,太尉孟鬱、司空陳耽以災異罷。太常〔來〕(袁)豔為司空。
  • 11.    《後漢書·卷八·孝靈帝紀第八》:四年……冬十月,太常陳耽為司徒。
  • 12.    《後漢書·卷八·孝靈帝紀第八》:五年春正月辛未,大赦天下。二月,大疫。三月,司徒陳耽免。
  • 13.    《後漢書·卷八·孝靈帝紀第八》:(中平二年)冬十月庚寅,司空楊賜薨,光祿大夫許相為司空。前司徒陳耽、諫議大夫劉陶坐直言,下獄死。
  • 14.    卷五十七 杜欒劉李劉謝列傳第四十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6-10]
  • 15.    三國演義(第2回)國學子部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4-06-10]
  • 16.    卷六十二 荀韓鍾陳列傳第五十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6-10]
  • 17.    《後漢書·卷六十二·荀韓鍾陳列傳第五十二》:太尉楊賜、司徒陳耽,每拜公卿,羣僚畢賀,賜等常嘆寔大位未登,愧於先之。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