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真仁

鎖定
陳真仁(1919—2006),原名陳錦雲,陝西寧羌(今寧強)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傅連璋的夫人。1934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紅軍長征時先後為紅軍總司令部四局、糧食總局二連、中央衞生所工作人員。新中國成立後,曾任解放軍總後勤部衞生部藥材處副處長、總後勤部衞生部顧問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 [3]  文革時期曾遭迫害,2006年在北京逝世。 [1-2] 
中文名
陳真仁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19年
逝世日期
2006年
職    業
軍人
主要成就
參與組織藥材生產支援抗日前線
出生地
陝西寧強
軍    銜
上校

陳真仁人物生平

陳真仁的老家在陝西寧強縣,是當地叫得響的大户人家
生於1919年,排行第9,是家中最小的女兒。她那當鄉紳的父親,品性開明,曾在大旱之年傾其儲糧救助災民。
1935年2月,紅軍解放寧強,陳真仁和父親、三個哥哥、三個嫂嫂、三個侄女,一家三代11口人加入了紅軍。紅軍到達四川旺蒼壩時,陳真仁的大哥、二哥和三哥被編入作戰部隊,率先向西開進了,後來再無音訊。渡過嘉陵江後,父親留下來管理紅軍的菜地。
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後,衞生所隨紅軍總部來到寧夏的同心城。朱德聽説傅連暲和陳真仁相戀的事後,説:“同心城這地方好,地名也好,而且目前形勢已稍安定,有了結婚的條件。我批准你們結婚。” [4] 
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晚年的陳真仁最為欣喜的一件事,是與長征路上兩個失散的侄女破鏡重圓,是上海電視台“長征·世紀豐碑”節目組幫助她找到親人的。1996年10月,上海隆重舉行紀念長征勝利60週年文藝晚會,特地把她們姑侄估分別從北京、陝西、四川請上了舞台。 [4] 

陳真仁親屬成員

大哥:陳錦章 [5]  ,原中共陝南特委委員,革命烈士
二哥:陳文華 [5]  ,革命烈士
丈夫:傅連璋,衞生部原副部長
兒子:傅維暲 [5]  ,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科技企業局原局長
兒媳:柯小薇 [5] 
大侄女:陳亞民,翻越達拉山即將進入大草灘時掉隊
小侄女:漢蘭子 [6]  ,強渡嘉陵江後,託付給一個老婆婆收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