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垣

(甘肅農業大學教授)

鎖定
陳垣,男,1963年4月出生,博士,教授甘肅通渭縣人,中共黨員、甘肅農業大學教授。四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農學院中草藥系主任。感動甘肅·十大隴人驕子提名獎獲得者,甘肅省中藥材產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甘肅省生物醫藥產業創業投資基金顧問組專家、中藥炮製機械分技術委員會委員、全國中藥材物流專家委員會委員。
主要從事中藥材上生產研究。先後主持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科技重大專項等項目16項;發表學術論文86篇,其中SCI論文2篇;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5項,發明專利13項,技術標準5項,指導博士研究生6名,碩士研究生32名。
中文名
陳垣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3年4月
畢業院校
甘肅農業大學
出生地
甘肅通渭縣
代表作品
《新型多熟種植研究》《 青藏高原甘南藏藥植物誌 》

陳垣個人經歷

1987年畢業於甘肅農業大學農學系,獲農學學士學位,1992年在甘肅農業大學獲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碩士學位,1999年在甘肅農業大學獲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博士學位。
現為甘肅農業大學農學院藥用植物資源與利用系主任,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藥用植物資源與利用專業碩士生導師。甘肅省中藥材種植協會副理事,中國生態學會農業生態專業委員會會員,甘肅省農業工程學會會員。
主要從事藥用植物栽培與育種、中藥材加工、瀕危野生植物家栽馴化、旱地農業、生態農業及農業環境保護的教學與科研。帶頭創建了甘肅農業大學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和中草藥資源標本室,已與甘肅奇正藏藥集團、甘肅扶正藥業等各大型藥業集團建立了合作關係,為學生教學實習開闢了良好的基地。

陳垣學術成就

主要參加完成“隴中半乾旱區旱地農業生態技術系統綜合研究”、“中藥材引種與開發”、“黃土高原西部少免耕技術研究”、“半乾旱地區覆蓋條件下施肥與水肥互作機理研究”、“甘肅省高產農田土壤肥力可持續性研究”、“半乾旱偏旱區農田水肥耦合正向互饋作用研究”、“黨蔘保質貯藏技術研究”、“甘肅地道藥材‘當歸、大黃'規範化種植研究”、“甘肅省中部旱農區降雨集聚與節水農業技術研究”、“甘肅省生態示範區建設技術規範與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等15項科學研究項目,獲獎10餘項,其中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8-28),省高校科技進步和省農牧漁業豐收三等獎2項(2-8,6-8),“環境杯”科技三等獎1項(2-3)。主持完成甘肅省科技攻關項目“蔵茵陳、手掌參、翼首草、獨一味、濕生扁蕾質量標準及規範化栽培(GAP)研究”(2GS042-A43-013-06),國內領先水平(1-25);主持完成甘肅省扶貧項目“臨潭縣野生道地藥材秦艽、羌活無公害生產基地建設”,國內領先水平(1-25),其中“秦艽温室育苗及地膜覆蓋栽培技術”2006年獲國家專利(1-15)。主持《苦蔘質量標準和規範化作品(GAP)研究》《甘肅貝母組培快繁與脱毒研究》等科研項目。
參編專著有《新型多熟種植研究》《青藏高原甘南藏藥植物誌》(副主編)、《中國綠洲農業學》。參編高校統編教材有《旱農學》和《中藥資源學》(副主編)。在《中國農學通報》、《乾旱地區農業研究》《耕作與栽培》《中藥研究與信息》《Cryobiology》《Australia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griculture》《中國蔬菜》、《高等農業教育》《中國農村水利水電》《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西北園藝》《甘肅農業大學學報》《甘肅農業科技》《甘肅科技》等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2篇Sci收錄,4篇國家級),其中獨作、一作和通訊作者30餘篇(1篇Sci收錄,2篇國家級)。
陳垣,目前主要從事中藥材上生產研究。先後主持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科技重大專項等項目16項;發表學術論文86篇,其中SCI論文2篇;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5項,發明專利13項,技術標準5項,指導博士研究生6名,碩士研究生32名。 [1] 

陳垣人物榮譽

曾獲甘肅省全省科技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
2022年9月23日,被作為2022年甘肅省五一勞動獎章擬表彰人選公示。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