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陝西省生物農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鎖定
陝西省生物農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  依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1 年 11 月經陝西省科技廳、教育廳、發改委聯合批准組建,並於 2004 年 4 月 26 日通過陝西省科技廳、教育廳、發改委聯合組織的現場檢查驗收,正式掛牌運行。
中文名
陝西省生物農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依    託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組建時間
2001 年 11 月
運行時間
2004 年 4 月 26 日

陝西省生物農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下設機構

中心下設綜合辦公室、科研部、發展部、中試基地及研究生班等機構,科研部下設植物化學、農藥毒理、化學化工、農藥製劑、生物工程及生物測定等 6 個研究室。

陝西省生物農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機構領導

中心主任由張興教授擔任,副主任為何軍副研究員和馮俊濤副教授擔任;吳文君教授任技術委員會主任。

陝西省生物農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方向

中心始終在新農藥研究開發中,注重天然產物農藥及高效、低毒化學合成農藥的創制、進行農藥製劑加工技術研究,使高毒農藥低毒化、低毒農藥微毒化、研究施藥新技術,達到農藥使用安全化和運用生物工程技術培育生物源農藥,使整個生產工藝現代化。最終通過原料選擇、加工工藝及施藥新技術、新器具等方面的研究,逐步實現農藥“無公害化”作為研究方向。以無公害農藥研究、科技成果轉化及技術轉讓、對外技術合作與服務和本科教學和研究生培養作為主要工作內容。 [2] 

陝西省生物農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成果

圍繞上述方向,實驗室承擔了一批國家重大項目,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中心”先後開展了國家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863 ”計劃、創新基金、國際合作、教育部、農業部、陝西省科技廳、楊凌專項基金、學校專項、對外合作項目及“中心”自上與開放課題等 50 餘項科學研究工作,獲資助經費近 1500 萬元; 10 項通過省級成果鑑定, 1 項獲商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5 項獲省級科技進步二、三、等獎;申請專利 47 項,其中 20 項已獲專利證書;發表學術論文 300 多篇,其中 20 多篇被“ SCI ”收錄,主編專著 ( 或教材 )10 餘部;研製並轉化農藥新產品 28 個,廣泛應用於農林業生產,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及生態效益。 [2] 

陝西省生物農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培養和建設

中心先後培養畢業博、碩士研究生 80 餘名,本科及專科實習生 100 餘名。 2001 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以“中心”為主體新上了一個專業即製藥工程專業,該專業從 2002 年開始招生,每年招收本科生 60 名;三年來,每年在“中心”完成畢業論文的本科生 30 餘人。
當前,中心擁有化學、化工、植保、昆蟲、毒理、植物、植物生理生化等多學科專業人才。研究人員共 52 人。其中,專職研究人員 27 人,兼職研究人員 15 人;教授 10 人(博士生導師 3 人),副教授 12 人,講師 9 人,助教 1 人,高級實驗師 1 人,科研輔助人員 9 人。研究人員年齡結構合理, 40 歲以下人員佔 70% 以上。在讀博士後研究人員 2 名,博士生 29 人,碩士生 61 人;大學實習生 27 人,其中植物保護學院 14 人,其他學院 13 人。

陝西省生物農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運行管理經驗

“中心”相對獨立,高度開放,由學校直接領導,實行首席專家負責制,重大事項由技術委員會決定。科技人員實行以專職科研人員為主、兼職科研人員為輔的方針;人事管理實行合同制與聘任制,專職、兼職、客座相結合。 [2]  中心借鑑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模式,結合“中心”特點及具體情況,經過幾年運行發展,逐步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當前,“中心”管理科學,運轉良好。制定了“中心”管理條例等 60 餘項規章制度;制定了“中心”實驗室管理有關制度、操作規程等 100 餘項,以加強實驗室規範化管理和儀器設備規範化操作;建立健全了各部門、各崗位責任制,嚴格管理,科學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團結。 [2] 

陝西省生物農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內外學術交流

多年來,中心先後主持了多次全國性農藥會議,於 2001 年 11 月 17 日 ~20 日主持召開了在楊凌舉行的“第二屆全國植物農藥暨第六屆藥劑毒理學術討論會”;於 2004 年 7 月 25 日 ~27 日主持召開了“第八屆全國農藥學科教學科研研討會”。當前,已確立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藥學科在國內的領頭羊地位。同時,在國內外同行中反響良好,樹立了自己的應有地位。

陝西省生物農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發展設想與目標

中心以創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生物農藥為總目標,立足國內,瞄準國際農藥研究前沿和國際農藥市場,以農藥產品及其配套的生產工藝技術作為研究成果的體現形式,以產業化、企業化為橋樑,使理論研究、應用研究和生產實踐全方位的緊密結合。使之成為我國生物源農藥研究開發基地、新農藥創制基地、農藥學人才培養基地,真正成為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型研發實體,出成果、出人才、出產品、出效益。
“中心”今後幾年總體目標是:①在1年內,爭取成為我校具產學研一體化特點的一個亮點;同時成為陝西省和西北地區在農藥研究、教學、成果轉化方面處於領先地位的科研實體;②在2年內,成為全國有影響力的學術羣體和科研實體,搶佔國內無公害農藥研究開發的制高點;③在3~5年內,向國際水平靠攏,力爭成為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力的、代表我國無公害農藥研究先進水平的學術羣體。④在2~5年內,建成1~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或工程中心,在SCI上發表10~20篇學術論文。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