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附枝

鎖定
附枝,漢語詞彙,拼音fù zhī,釋義為樹木的分枝。
中文名
附枝
拼    音
fù zhī
釋    義
樹木的分枝。
注    音
ㄈㄨˋ ㄓㄧ

目錄

附枝解釋

樹木的分枝。 [1] 

附枝出處

《漢書·蕭望之傳》:“附枝大者賊本心,私家盛者公室危。”
《後漢書·張堪傳》:“百姓歌曰:‘桑無附枝,麥穗兩岐。張君為政,樂不可支。’”
唐·權德輿《寄侍御從舅初免職歸東山》詩:“落落幽澗松,百尺無附枝。”
唐·白居易《雲居寺孤桐》詩:“直從萌芽拔,高自毫末始。四面無附枝,中心有通理。”
明·戚繼光《練兵實紀雜集·軍器解上·狼筅解》:“狼筅乃用大毛竹,上截連四旁附枝,節節枒杈,視之粗可二尺,長一丈五六尺。人用手勢遮蔽全身,刀鎗叢刺必不能入,故人膽自大,用為前列,乃南方殺倭利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