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谷停雲

鎖定
阿谷停雲,系春秋時期孔子周遊至曹國仿山(今山東省菏澤市)的美麗傳説。周敬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95年),孔子周遊列國時自衞過曹適宋,途經曹陵仿山。 [1] 
仿山由東、西兩山組成。東山是始封曹叔振鐸至末代曹伯陽的墓地,西山是曹叔振鐸的次子卞和(卞城王)及其後代的墓地。兩山佔地面積3.82公頃,兩山之間有一道寬50米的峽谷,謂之“阿谷”。
中文名
阿谷停雲
拼    音
ē gǔ tíng yūn

阿谷停雲歷史傳説

孔子 孔子
孔子周遊列國時,自衞國楚國去曾從此經過。在幽靜深秀的山谷中,清泉淙淙,溪水悠悠,有一位年輕美麗、耳佩墜子的村姑在阿谷邊浣紗。孔子就對他的弟子子貢説:“你去與那位浣紗的女子談談,試試她的品德如何?”他拿了個杯子交給子貢。子貢前去對村女説:“我是從北邊偏遠的地方來的,準備到楚國去,口裏乾渴,想請你舀杯水喝。”村女接過杯子,從河裏舀了一杯水,放在沙地上,説:“按照禮儀,男女授受不親,請你自己去端吧!”
子貢問孔子 子貢問孔子
子貢回去告訴了孔子。孔子又拿出琴,抽出琴軸,要子貢去讓那村女調琴。子貢又去對那村女説:“剛才聽你説話,如和暢的清風,使我明白許多道理。不過還有一件事想求求你。這個琴沒了軸,想請你給調調琴音。”村女回答道:“我是在偏僻的鄉村長大的女孩,笨拙無知,不懂音樂,怎能為你調琴呢?”拒不接受子貢的琴。
子貢感到很沒趣,又回去告訴孔子。孔子又拿出一塊布交給子貢,要他去給那村女,看那村女如何表示。子貢見了村女,故意拐着彎對村女説:“這是一塊葛布,本想送給你,可這布實在不配你穿在身上,那麼我就把它放在河邊,任人拿去好了。”那村女聽了很生氣,以為這是對她不尊重,就指責子貢説:“你這個走路的,三番兩次的囉裏囉唆,竟然又拿一塊布扔在這裏,我一個小女孩,怎麼能接受呢!你還是快走吧,若再糾纏不休,就不怕落個狂徒的醜名麼?”説的子貢面紅耳赤,閉口無言,回去稟告孔子。聽了村女的回答,孔子感嘆不已,説:“看來這個村女是個通情達理、品行高潔的人。”
據説,此時碧藍的晴空中飄來朵朵白雲,停留在阿谷的上空,孔子觸景生情,讚歎曰:“阿谷停雲也”。雖然阿谷泉已乾涸,但這個傳説卻留傳至今。 [1] 

阿谷停雲歷史記載

阿谷停雲 阿谷停雲
清代名士張彥士《阿谷停雲》:“菏水風清罷仵時,晴嵐靉靆鎖山眉。只今惟有浣紗石,猶帶尼山化雨澌。”
《詩經》:“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這是《詩經·周南·漢廣》裏的四句詩,意思是説:南方有高大的樹,不可在下面休息;漢水上有品德高尚的淑女,不可隨意去追求。)説的就是這個道理啊!觀其女足見此地民有教化,民風淳樸。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