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闊納齊蘭遺址

鎖定
闊納齊蘭遺址,又稱齊蘭古城,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柯坪縣阿恰勒鎮齊蘭村東約7千米的荒漠中,是清朝時期的古遺址。 [2]  [4] 
闊納齊蘭遺址地勢北高南低,遺址平面呈長方形。東牆保存較好,南北端有碉堡遺蹟,南部碉堡平面呈長方形,頂部建築坍塌無存,夯築而成;北部碉堡保存較好,平面呈正方形,可見頂部的堆堞。南北碉堡之間有一道牆垣,其上有整齊的堆堞。城門設於城牆中部,牆基夯築而成,其上為土坯建築。南牆及西牆南端可見牆基痕跡,北牆破壞嚴重。遺址內有長方形建築物,破壞嚴重,可見磚等,構築法與碉堡不同。闊納齊蘭遺址是南疆保存較好的大規模的清代建築遺址,它的單元佈局和建築風格深受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影響,保持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傳統做法,具有鮮明的中原古代建築文化藝術和地方特色,對研究清代新疆建築風格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2]  [4] 
2013年5月,闊納齊蘭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闊納齊蘭遺址
地理位置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柯坪縣阿恰勒鎮齊蘭村東約7千米的荒漠中
所處時代
清朝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0514-514

闊納齊蘭遺址歷史沿革

清代齊蘭作為軍台在清道光八年(1829年)設置。 [4] 
20世紀20年代,齊蘭廢棄。 [4] 
1983年,國家文物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聯合組成南疆重點文物普查隊來闊納齊蘭遺址調查。 [2] 
闊納齊蘭遺址 闊納齊蘭遺址
2022年,在柯坪縣人民政府的支持下,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將對縣域內文物資源進行全面調查並編制文物保護與展示利用總體規劃。完成克斯勒塔格佛寺遺址、闊納齊蘭遺址、丘達依塔格遺址羣等三十餘處遺址野外調查和測繪。 [3] 

闊納齊蘭遺址遺址特點

闊納齊蘭遺址 闊納齊蘭遺址
闊納齊蘭遺址是對清代西路軍台天山南路台站體系中“齊蘭台”遺存地面建築羣的稱呼。台站是中國邊遠地區所設置的一種類似驛站的機構,是對驛站、軍台、營塘等交通、通訊轉運機構的總稱。台路由台站構成,是連接天山南路綠洲城市的生命通道。在清代,影響新疆和平與穩定的和卓後裔之亂以及阿古柏之亂等都以毀壞台路為重要目標,意在切斷中央王朝與天山南路諸城市的信息往來,對中央王朝在天山南路的控制與管理構成威脅。因此軍台及台路的安全與暢通直接關係到天山南路的和諧與穩定,進而影響到清朝西北邊疆的安全與穩定。 [4] 
闊納齊蘭遺址
闊納齊蘭遺址(2張)
闊納齊蘭遺址地處柯坪縣阿恰勒平原上,地勢北高南低。遺址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約122米,東西長約110米。東牆保存較好,南北端有碉堡遺蹟,南部碉堡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約9米、東西長約20米、殘高約5米,頂部建築坍塌無存,夯築而成;北部碉堡保存較好,平面呈正方形,邊長約12米,可見頂部的堆堞。南北碉堡之間有一道牆垣,長約90米,其上有整齊的堆堞,間距0.5米,殘高約3.9米。城門設於城牆中部,牆基夯築而成,其上為土坯建築。南牆及西牆南端可見牆基痕跡,北牆破壞嚴重。遺址內有長方形建築物,破壞嚴重,可見磚等,構築法與碉堡不同。 [2]  [4] 

闊納齊蘭遺址文物遺存

闊納齊蘭遺址曾出土“光緒通寶”錢幣。 [2] 

闊納齊蘭遺址研究價值

闊納齊蘭遺址 闊納齊蘭遺址
闊納齊蘭遺址是南疆保存較好的大規模的清代建築遺址,它的單元佈局和建築風格深受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影響,保持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傳統做法,具有鮮明的中原古代建築文化藝術和地方特色,對研究清代新疆建築風格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2] 

闊納齊蘭遺址保護措施

闊納齊蘭遺址 闊納齊蘭遺址
2013年5月,闊納齊蘭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闊納齊蘭遺址旅遊信息

闊納齊蘭遺址地理位置

闊納齊蘭遺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柯坪縣阿恰勒鎮齊蘭村東約7千米的荒漠中。

闊納齊蘭遺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柯坪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闊納齊蘭遺址,路程約52.8千米,用時約57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