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門巴木碗

鎖定
門巴族生活的地方,有十分豐富的竹木資源,他們特別擅長竹篾藤條的編織工藝。竹方盒、竹斗笠、藤背 簍、竹筐等製品堅固耐用,工藝精美。特別是他們製作的傳統手工藝品――木碗,久負盛名,不僅是日常生活器皿,而且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中文名
門巴木碗
主    調
以橘紅色為主調
形    狀
大型木碗,呈罐形,有蓋
直徑約
13釐米
關於木碗的來歷,有一個有趣的傳説:很早以前, 藏區的人都使用泥碗,有一天,一位門巴木匠去森林伐木,不小心將泥碗摔碎了。聰明的木匠臨時加工了一隻大木勺使用。後來,人們覺得這木勺輕便,耐用,逐漸也就產生了木碗並進入了人們的家庭。
木碗是用用質地堅硬的桐樹、桑樹或樺樹的樹幹、樹節或樹疙瘩做原料,經過切削刮制而成,不變形、不褪色、不易碎,用它盛酒或酥油茶,還有一股特有的香味。精細的木碗,要經過五、六道工序,紋路清晰,厚薄均勻, 再塗上鮮紅的染料,令人愛不釋手。門隅北端的麻瑪村,是聞名的“木碗之鄉”。
門巴木碗都是圓曲線組合結構,以橘紅色為主調,明亮、華麗、造型豐富,大型木碗,呈罐形,有蓋,底座厚約1.5釐米,直徑約13釐米,罐腹圓凸,口徑有圓槽,口沿外卷,體積大但很輕巧;中型木碗碗底圓平,碗壁外展,口徑約10—12釐米,是常用的一種;小型木碗底座收分,口沿外卷,口徑約5—6釐米,小巧玲瓏。
門巴木碗選料考究,工藝精細,工序複雜,造型美觀,是門巴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