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圍村圍屋

鎖定
長圍村圍屋,又稱燎原長圍, [1]  位於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羅壩鎮燎原行政村長圍自然村。 [2]  長圍村圍屋是長方形結構的客家圍屋,建於1855年(清朝咸豐五年),佔地面積3265.6平方米。 [2-3] 
長圍村圍屋由圍樓、祖堂和民居組成,坐北向南。 [2-3]  整座民居為河石瓦木構築。圍內中間天井,二層四周出靠欄。民居青磚瓦木構築。中間祖堂,三廳二井。兩側民居,二廳四房組合,地面鋪薄青磚。 [2]  長圍村圍屋是始興縣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重要新發現。整組建築保存完好,是典型的客家圍屋,具有“全國第一長圍”美譽,對研究清代客家民居建築有重要價值。 [2]  [11] 
2011年,長圍村圍屋被列入廣東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十大新發現”。 [2]  2013年,長圍村圍屋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5] 
中文名
長圍村圍屋
別    名
燎原長圍
地理位置
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羅壩鎮燎原行政村長圍自然村
佔地面積
3265.6 m²
保護級別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國務院
編    號
7-1280-3-578
民居類型
客家民居
建築類型
客家圍屋、客家圍村、客家圍堡、客家圍寨

長圍村圍屋歷史沿革

長圍村圍屋主人秀才曾毓蔚被老師推薦為貢生,在等待外放當官期間,曾毓蔚經營起了桑蠶產業。 [6] 
長圍村圍屋
清朝咸豐五年(1855年),被鄉人尊稱為“人文公”的曾毓蔚開始建造長圍村圍屋。 [2]  [6] 
清同治二年(1863年),長圍村圍屋竣工。 [7] 
20世紀70年代,長圍村圍屋每間房子仍住滿人,最多時住了30多户。 [2] 

長圍村圍屋建築特色

長圍村圍屋結構

長圍村圍屋為河石青磚瓦木構築,由圍樓、祖堂和民居組成,坐北向南。 [3]  由一圍三排屋組成的長圍,採用了青磚砌築,其結構是堅固的圍聚向內式。 [8]  面闊52米、進深92.2米,四層高15米。 [2]  圍內中間天井,二層四周出靠欄。有木梯可登樓。圍牆牢固結實,底層外牆厚1米。中間祖堂,三廳二井。兩側民居,二廳四房組合,地面鋪薄青磚。 [2]  長圍村圍屋內外都有天井,圍內地面東邊挖了一口水井,能提供圍內近百人飲用。因為圍樓內中間有天井,所以氣流暢通、光線充足、冬暖夏涼。 [8]  圍樓前還有三棟屋,設有祖堂,兩邊也可以居住。 [6] 
長圍村圍屋前部分為三廳四房組合,為上廳、中廳和下廳,兩旁各有四房子,上廳供奉祖先神位。正門青花石方形門框,河石砌牆基,青磚砌到頂,頂呈尖峯狀蓋青瓦。前部分祖堂兩側的民居二廳四房組合,廳居其中,分前、後廳,房居廳的兩側各有二間。方窗用紅砂岩鑿成,青磚砌牆整齊劃一。祖堂和廳的地面鋪薄青磚,棟與棟之間的檐街、巷道筆直,水溝用紅砂岩鋪砌。前部分有門坪和水塘。後部分為長方形圍樓,面闊52米,進深16.9米,四層高約15米,底層外牆厚1米,砌築2米高河石牆腳,二層以上青磚砌牆到頂。頂層四面出檐,四角稍凸出呈扇形的炮角。底層紅砂岩石鑿成的圓形小窗,二、三層紅砂岩石鑿成的豎一字形窗,四層方形窗。花崗岩石砌拱門,門楣“人文蔚起”行書,陽刻。圍內中間是天井,二層以上天井四周出靠欄(走廊),每層樓有28間房。圍內有木梯可登樓。有水井一口,紅砂岩石鑿成的圓形井圈,直徑0.85米。圍樓門前的天井鋪上河卵小石。 [3] 
長圍村圍屋第四層的東南、南西、西北、東北四角,各設計了兩側伸出外牆的“V”型炮角樓和瞭望孔,可以清晰地看見外牆地面的情形。 [6] 

長圍村圍屋特點

長圍村圍屋與其他客家圍不同,長圍村圍屋採用的是長方形結構。 [2-3] 
長圍村圍屋內部
因為曾毓蔚是做木材生意的,瞭解木材,因此長圍村圍屋內部都用高品質木材做樓板、門窗和靠欄,可以經久不爛。 [6] 
長圍村圍屋還有個特點是可以防盜防匪,退守圍內可堅守半月至數月。 [2]  長圍村圍屋第四層的東南、南西、西北、東北四角,各設計了兩側伸出外牆的“V”型炮角樓和瞭望孔,可以清晰地看見外牆地面的情形,可以非常好防護守衞圍樓。 [6]  長圍村圍屋圍樓與三棟屋用青磚連成一個整體,只要把門關上,就是牢固的防禦工事。三棟屋之前有一口大池塘,那是自古以來,人們在建立村莊的習慣,也有吉祥、發財的寓意,池塘本身不但具有防禦作用,只要圍樓有火災之類的事故,也可以很快取得水源,以絕後患。因此,長圍不僅具有一般的民居特點,它還有具有一般客家圍屋的防禦功能,同時它又巧妙地把民居與圍樓融合為一個整體,是圍中有圍,村中有村的結構,給了人們家的環境,又給了家人圍樓牢不可破的自信與安全的處所。 [6] 

長圍村圍屋文物遺存

長圍村圍屋門楣陽刻“人文蔚起”。上款:大清咸豐五年乙卯歲桂吉旦,下款:曾盛堂立。 [2-3]  這幅牌匾一語雙關,既有人文蔚起結碩果,人才輩出為明天之意,又紀念了圍樓興建人“人文公”曾毓蔚。 [6-7] 
雖經數百年風吹雨打,長圍村圍屋圍樓上用杉木做成的椽頭、走廊、橫木等仍保存完好,凸顯了在防潮、防腐技術上的高超水準。 [9] 

長圍村圍屋文化活動

2011年3月,廣東省紀念建黨90週年獻禮影片《戰時省委》在長圍村圍屋拍攝部分外景。 [2] 

長圍村圍屋文物價值

長圍村圍屋的主體建築保存較好,是一座規模較大、設計合理、結構嚴謹、頗具地方特色的清代客家民居建築。整組建築保存完好,是典型的客家圍屋,對研究清代客家民居建築有重要價值。 [2]  [8]  雖然經過幾百年的風吹雨打,但是長圍村圍屋圍樓上用杉木做成的椽頭、走廊、橫木等仍保存完好,防潮、防腐的工藝技術在現代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8] 

長圍村圍屋保護措施

2011年,長圍村圍屋被列入廣東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十大新發現”。 [2] 
2012年,始興縣政府出台《始興縣圍樓認養試點工作方案》。 [10] 
2013年,長圍村圍屋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5] 
2016年,始興縣政府出台《始興縣圍樓保護(認養)工作方案》,2017年11月,始興縣政府對2016年的工作方案進行補充完善。 [10] 
2016年,始興縣博物館長圍村圍屋保護規劃採購項目招標。 [3] 

長圍村圍屋旅遊信息

長圍村圍屋地址

長圍村圍屋位於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羅壩鎮燎原行政村長圍自然村。

長圍村圍屋門票

免費

長圍村圍屋交通

自駕:從廣州出發:駕車經樂廣高速與南韶高速或京港澳高速、武深高速/南韶高速,約300千米;從深圳出發:駕車經武深高速與新博高速或長深高速、武深高速,約330千米。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